这是一本畅销了半个世纪的书。
中文亚马逊自学类图书排行榜第2位。
豆瓣评分8.5分
简书签约作者彭小六曾经用10多篇读书笔记分拆过这本经典到不行的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在阅读这本书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经典的评价、理性的读书笔记。
那么我这篇笔记要做什么?
与其纯粹描述读书方法,不如实际展现一次分析阅读的具体应用。
首先,我们要明确分析阅读适用于非虚构类论说型的书籍,像小说不在分析阅读的范围之内。分析阅读是阅读的较高的层次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注重我们随后的应用。
其次,我们要明确分析阅读的流程。
书中提到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原则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然后,我们才能开始一本书的分析阅读,我们根据所选书籍的不同,适当的变化了一下其中的相关步骤,而这也是本书提到的。
中国诗学
为什么选一本这样的书?
因为原打算只是读一下丰富诗词的鉴赏,但没想到这本书居然非常有助于我们在做诗词鉴赏方面的一些可寻的章法。
这是我关于中国诗学鉴赏篇做的一个基本的思维导图
明确了整本书的架构,我开始系统的进行分析阅读。
一.谈什么的问题
分类
我将本书的分类归为实用类,原因是作者的目的是告诉我们如何按照他书中提到的诗歌鉴赏规则进行鉴赏,这是典型的实用类图书。
主题
从读者的悟境、作品的诗镜、作者心境三个标准进行诗的完全鉴赏
主要论述按关联性举例
本书按照如何达到读者的悟境、如何理解作品的诗境、如何体会作者的心境三个大的层次进行学习,并且通过例举杜甫、王安石、李商隐、贾岛等中国诗学上典型的人物作品进行分析。
大纲如下:
读者悟境
作品诗境-作品的内容与作品的形式两个广角
作者心境
确定作者想要我们做什么
作者最终的目的是想要我们学会诗的鉴赏方法
二、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关键字
我认为在本书中重要的关键字是悟境、诗境、心境、还有拗救的意思。
我将这四者一一作了诠释。
悟境--读者还原作品的能力。
诗境--诗的表现能力。
心境--作者的身世背景及风格。
拗救--不依照常用的平仄格式进行的补救。
由最重要的句子抓住作者的主旨
因为作者之前归纳总结了很多要点很明确,所以这一条规则我将与下一条规则合并进行探讨。
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构架出来
“就一首诗而言,有其诗境;就创作一首诗而言,便有作者的心境,与所表现的诗境二个境域,但若就鉴赏一首诗而言,则在作者的心境与变现的诗境以外,还得具备读者的悟境。”
创作是将心境印入诗境,由诗境射入读者的悟境,欣赏则是以悟境闯入诗境,由诗境进窥作者的心境。
插图作品诗境
所以我们鉴赏一首诗要从读者的角度入手,一点点闯入作者的内心。
一、如何提升读者的悟境?
1.广学识以明诗义
例如陆游的诗:
自起吹灯读汉书。
如果是不了解的古人没有火柴时候,就会质疑为什么吹灯来读书,但真实情况是古人吹燃灯火不像今天那么方便,要用打火石与纸捻,或者是灶灰,这才能更好的明白诗中半夜起床点灯读书的兴致才是极高的!
2.富历练以察兴会
学识好能看得更深一层,有左右逢源之乐,触类旁通;经历多则可以设身处地去体会,容易体察诗人的寄兴,唤起记忆的共鸣。
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帅西征》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这两句如果是真的经历过西北的那种疾风之人才能体会,所以洪吉亮在《北江诗话》里提到“大抵读古人之诗,又必身经其地,身历其险,而后知心惊动魄者,实由于耳闻目见得之,非妄语也。”
3.谙作法以识匠心
谋篇布局
欣赏诗必须先了解人们公认的方法,以及诗人们个人特殊的风格。譬如五言绝句,以“调古”为上乘,以“情真”为得体。五绝以古朴真切为第一义。
欣赏五绝,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调的高古、情的真切、内容的茂朴蕴藉上,偏重于“质”
欣赏七绝,主要着眼于句的精炼、意的婉顺、声调的雄健高亮,它是偏重于“文”的。
五律以“清空真澹”为上乘,要“不着一毫声色,天然高贵”;七律则藻赡精工,气象闳丽,以“高亮”为创作准则,“所谓庄严则清庙明堂,沉着则万钧九鼎,高华则朗月繁星,雄大则泰山东岳,圆畅则流水行云,变幻则凄风苦雨,一篇之中,必数者兼备,乃称全美。”
盛唐诗讲究“厚”,所以含蓄;中晚唐讲究“畅”,所以流动。
五古的基本要求是淡逸自然,意象浑融,天真自露。七古的基本要求铺叙畅然,开合灿然,气概超然,以雄俊铿锵为本色,最忌庸俗软腐。
三四贵流动,宜写情,五六防塌陷,宜写景,律师通法。
杜甫诗惯法:“二必开,七必阖。”
楚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鸥饥。
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杼悲。繁忧不自整,终日洒如丝。
李商隐律诗惯法“五六提笔振起,七八冷语坐收”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贾岛诗五律是起结皆平平淡淡,前联十字,一串带过,后联十字,极其用工,而忌讳用典,只是搜求眼前的景物,予以深刻的锤炼。贾岛的绝句喜欢起首两句“以拙起”,第三句“唤出巧意”,结语则“俱堪讽咏”。
绝句之法,本已“婉曲回环”“句绝而意不绝”为主,所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局发之。
锻句练字
五言诗,三字二字作两截
七言“一句三折”
在练字方面,诗人们喜欢说的“诗眼”,通常谓七言诗的第五个字和五言诗的第三个字是“诗眼”所在,诗眼用实字或“响字”就得力。
字法中还有“转品”的方法。
4.知校雠以定是非
欣赏诗,正确的方法是凭底本谈鉴赏,除非证据确实,万勿凭鉴赏去随意改底本。
如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首诗的敦煌卷子本第一句是“昔人已乘白云去”,把我们熟知的内容推翻了,而本书提到这首诗在唐代人编辑的两本诗集中都还是白云,到了元代变成了黄鹤,直到清代的金圣叹凭私心而更改,其实这首诗二白云二黄鹤,两两对峙才妙。
5.分平仄以辩格律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上去入都是仄声。
平仄之音有时需得用方言才能解决,所以这一块是较为复杂的,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强烈建议读本书来决定。
二、如何体味作品诗境
诗的形成要素,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相当于内涵与结构的二分法。我们在体味诗也要从内容与结构两大方面体味。
(一)诗的内容
诗的内容可分为字面上显示的内容,及字面外潜藏的内容,还有种族性的大传统内容。
1.显示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三个大的角度来分析
时空角度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是用今日与来日相对应,采用的问答体,问是假设作现在问,答是假设作将来答。将今日与来日的温婉缠绵写尽。由今日的处悲而思欢,待他日的处欢而思悲,将今昔不同的时间指向同一个空间来,形成一幅绝美的诗境。
情景角度
如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两句写景物,后二句写情事,看似上下分隔,却上下牵连,短短四句一线叙下,用俊爽直达的快调,写快心露骨的感慨,把怀古忧时的情感,吐露得非常痛快。
情感角度
如王安石的《对客》
心知帝力同天地,能使人间白日长。
诗人以情感改造时间,深信时间的疾徐能受人为的影响。热心治国的王安石,深知政治的力量与天地的力量相等,可以缩短人的黑暗,使人间的白昼延长,对这种无理的设想起信不疑,是诗人的宇宙观、诗人的呓语,具有别样的感人力量。
2.潜藏的内容
本书将潜藏的内容分为四类
象征 象征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取某一易见的事物,代表某一不易见的意义,取两者间强弱、邪正、兴衰的模拟性,引起特殊认知。
影射 明说一套,暗藏一套,指桑骂槐、颂古讽今、声东击西、讳言权威、借物喻人等。
歧义 寓以多重可能的内涵。
调侃 一半开玩笑、一半针对某些缺失,含有嘲弄的意思,言者不直接取笑,闻者自感残沮。
3.大传统的内容
中国诗中植物世界 桃花轻薄、葡萄是龙珠、石榴代表人丁兴旺
中国诗中动物世界 杜鹃啼血,鹤是仙人工具,猿鸣是断肠的,雾中豹是隐居的,风从虎,苍蝇和蚊子都是趋炎附势之辈。
中国诗中矿物世界 玉代表儒家,丹砂代表道家,松代表儒家,柏代表道家,麟代表儒家,鹤代表道家。
以用典为妙的传统,中国人写诗喜欢用典,因为中国是一个喜欢“尚同”的民族,谁写诗能与古人的心思相应合一,读者反而更喜欢。
以隐士为高的传统,陶渊明的五柳先生、林逋的梅妻鹤子,都在诗人的国度里树立了永恒的铜像。此种苟全性命不求闻达而又满腹才学的隐遁者,中国人喜欢称他们为“高士”。
以遗民为尊的传统,中国人爱以气节论英雄,不以成败论英雄。
以同性友谊为义的传统。以代作为乐的传统。以贫病易动人的传统。以拟古为雅的传统。以怀古的题材引起共鸣
以奔逬呼号尽情宣泄的感情为不祥不寿的传统。如屈原、李贺,都以写哀激的感情,尽情宣泄,视为不祥不寿的预兆。
(二)诗的形式。
就诗的形式而言,表现在文字上的有结构、辞采、声律;表现在文字外的有神韵。许多美的主题,都须凭借美得组织形式来激发美感的经验。
1.结构的美欣赏
结构上又分为承接美、交综美、翻叠美、对比美。
拿一首诗举例,如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以第二句解释第一句,第三四句又去解释第二句,使一意蝉联直下。本诗,“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本诗极紧凑,全诗如七宝楼台,自成整体,不能割裂,不能摘句,使全诗成为首尾应合的有机体,四句恰好、不能再做增减。这就是从结构上的承接,非常流畅。
2.辞采美的欣赏
大凡修辞设色,锻句炼字,都属于辞采美的范畴。如巧与拙,平与奇,浓与淡、雅与俗、刚与柔、藏与露,皆有不同的美感。
3.声律美的欣赏
声律美的考究,首先须在造句的句型上讲究,进一步讲究“音节”,再进一步讲究“拗救”,最后讲究“协律”。
4.神韵美的欣赏
诗境中往往具有含蓄性,联想性,改造性,实感性,感悟性,新奇性,无限性的美感。
三、如何体味作者的心境
1.考查创作的年代可以推测当时的时事
2.考查创作的地点可以省察当地的情状
3.考查作者的性向可以认识作品的风格
4.考查作者的交游可以指正作品的疑窦
5.考查作者的际遇可以明白作品的背景
确定作者为什么要我们这么做
因为诗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净化人的心灵。
三、评论这本书
本书使用一种系统的评论标准来鉴赏诗学,可以让对诗学有兴致但基础薄弱的读者有一个整体的鉴赏方向,一首诗可以从读者到作品到诗人来细细体会。
不过本书关于描写同性友谊的部分,我认为作者一味的强调了诗中的正面与纯粹的友谊,是否太过主观也未可知。
这是我关于阅读方法主题阅读的第四篇读书笔记,深刻理解阅读的本质,改善自己的思维观念,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