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创之路,是上天堂,还是见阎王?
主持人:许复 Harry / 英国剑桥大学科技政策硕士(MPhil in Tech Policy)。台湾出生的镶黄旗满洲小朋友。中英粤三声道闯江湖多年的电视新闻主播,新闻生涯多年专精国际政治与科技新创议题,采访经验滚遍地球。现转型为国际互联网公司品牌公关主管。
主讲人:杨明浩 Jeffery /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硕士。外表是记者,自认骨子里是学者。钻研科技新创新闻多年,在当记者以前,曾是智库资深研究员,对创投议题尤其有深入研究,也曾经是政党政策顾问,同时是多间媒体的专栏主笔。
Harry
各位全球各地的传媒伙伴们,大家早安及夜安!我是今天 [10问] 的主持人Harry。
如大家所知,我在过往的电视新闻生涯采访了很多青创楷模,但很遗憾的是,这些故事的后续发展几乎都走着类似的轨迹 - 从一开始热血沸腾的励志剧,演变成刀光剑影的江湖剧,最后变成秋风飒飒的悲剧,那些当年个个意气风发的创业英雄,笑到最后的人实际上是凤毛麟角。
今天,就由我来专访另一位对新创议题有深入研究的资深传媒人 - 经常半夜不睡觉,在社群内发表那些只代表他个人言论的台湾中时集团鬼见愁 - Jeffery哥,他不只是资深记者,还待过智库,是位脑子转得比嘴巴还快的学者 (所以我常常要想很久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
今天就请Jeffery来跟我们一起聊聊,为什么这这些窜起如雨后春笋般的新创团队,死得一个比一个快?
Jeffery
大家好,以北京时间来说,这个时候还真晚,谢谢一起参与的各位好朋友,尤其耽误到主播姐姐们睡美容觉的时间,很抱歉。
Harry
那么,就请你竭尽所能提供你的深度观察,来回馈在线的大家。我要提问了。
[10问之1]
Harry
首先,请你概括地说说影响新创公司生死的最大要素,是哪一个?这题不用讲太细。
Jeffery
好的。社群内的朋友可能有部分知道,我自己也曾经是个创业者。我其实常常在和别人聊创业议题的时候,也是在谈我自己的人生故事,悲欢交集。
Harry
好的,我们就悲欢交集地回到题目本身。
Jeffery
好,我觉得关键是创始人,最常见的关键问题是关联到创始人,他们不但会骗团队,骗外人,还自己骗自己,如果和这样的人互动,通常从无法诚实面对一件小事的回答方式就能看出端倪。
其次,创始人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及建立互惠互利的长远关系(但生意上的合作确实很困难就是了)。
[10问之2]
Harry
那么我的第二个问题,就跟创始人有关。你采访过那么多团队,那些表现优异的,你在他们身上,看到什么共通点?这题你也可以总结以上的思路和逻辑来简答。
Jeffery
好的,就是诚实,懂得合作的重要,与各路伙伴共享共创,另外也很重要的是,要能对每个人弯下腰。有些人不愿听难听话或者善意的暗示,或者假装听不懂,这很可惜。
[10问之3]
Harry
接下来,继续讨论新创团队的其他死因,我自己认为愿景不清晰是个很大的问题。请你来说说愿景这件事情,一边是清晰的目标,一边是边走边看的灵活身段,你觉得二者之间如何保持平衡的舞步?
Jeffery
有些团队的题目,或者想要解决或做的事都太小了。对生活与生命的趣味都没有足够的意义和价值。
题目小,或许可以赚到小钱,但走不长远。台湾有个数据是:新创团队,一年内死掉的是90%,五年后还生存下来的,只有1~3%。所以,能不能有一个走得长远的愿景很重要,如果没有愿景,那就什么都不是了,因为很高的机率一定会失败。
Harry
你回答得非常玄妙,我其实应该再继续追问,不过为了时间的掌控,就暂时放过你。
Jeffery
哈哈,那下一题是什么?
[10问之4]
Harry
刚刚讨论的愿景,可以说是一种感性层面的驱动力,姑且就先这样说。我们再回归到理性层面 - 管理的问题。你觉得,在人的管理上,领导者常犯什么错误?
Jeffery
领导人通常会想要抓住团队成员所有的行动,原因是因为财务的压力,必须求快与效果,但愈抓通常会愈抓不住,而且愈乱。所以,与其催促、鞭策,不如想办法激励。
新创圈有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创办人的角色是:娱乐长。这是我看到所有成功新创团队的秘密之一。也就是说,讨论新创团队失败的原因,归根结柢,多是人事没有妥善处理好。
昨天 (社群成员)
娱乐长,方便时可以详细举例说说吗?你们先给予,这个问题可以之后一起讨论,我先不要打扰你们。
Laopan (社群成员)
娱乐长,可以这样讲:原来以为创始人是负责很多牛逼事情的,最后发现原来是负责搞笑的。
Harry
谢谢老潘给我们一个这么精辟的注解。那么我们继续进行下一题。
[10问之5]
Harry
很多团队一直找不到精确的商务模式,问题出在哪里?
Jeffery
我采访过一位矽谷天使创投学者,我就用他的看法来回答这一题:新创团队不论找不到资金、找不到很好的商务模式(市场利基做为起点),归结起来都是一个问题:因为找不到人材!
很多创办人随时处于紧张状态,但真的愈是紧张(因为有财务压力),就愈糟。其实,只有凝聚好人心,事才能够解决。人,不解决,事,只会更乱。因为团队才是一切创业的基础。所以很多早期创投,投到最后,就是在投创始人与团队。资金子弹不足,找不到钱,是很多新创团队死亡的主因。但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连续创业家与团队,即使在没有钱与任何资源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凭靠着经验、与外部的合作及资源连续等等方法而生存下来。
Harry
所以人才是一切问题的源头,也可以是solution?
Jeffery
找到了正确的人才,技术、商业模式、掌握市场发展方向,以及其它的问题都可迎韧而解。
[10问之6]
Harry
那么这一题我就要继续追问你了,找不到人才的原因是什么?
Jeffery
我说个例子,怎么找到好的人才,我认识一个新创圈的创始人,足足花了一年的时间,找他们的技术长:一年多的时间,走啊,看啊,聊啊。可能还有调查、研究,才找到了他们的技术长:在大学里面研究一辈子那种技术的专家。
找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有心"。而且找到了之后,以这个例子来说,这位创始人,必须把技术长奉为上宾。
Harry
所以有没有心是关键。那么我们继续聚焦和延伸问题,如何才能找到好人材呢?
Jeffery
首先,创始人一定要把这件事列为最重要的事;再者,创始人不仅要自己去找,也要向外请包括自己的前辈、该领域专家等各路人脉边忙协寻。
很多新创团队到处找钱,但通常是缘木求鱼,但如果是求才,获得到协助的机会就大多了,这也会提升未来募资成功的机率。所以我觉得与其找钱不如求才(就算是跪求都不过份)。
[10问之7]
Harry
第七题我们就来讲一讲你所熟知的新媒体。这个问题很基础,但我觉得非常关键。为什么掌握新媒体,是现在的新创人应该做好的事情?
Jeffery
掌握媒体的力量真的很重要呀!像我们亚太传媒连线的众位大大,个个都是ip 呀!这些人,写一个字或说一句话的力量,可以抵得过常人的好几倍,有这些人给你力量,你的成功机率怎么可能不增加呢?
Harry
确实,媒体人凝聚的正能量,必定能为大环境带来助益,有了媒体的支持,新创团队也会减少一些吃苦奋斗的时间。
Jeffery
另外,我看很多新创团队的创始人,不少是技术出身,普遍有个问题:不会说故事!这太吃亏了,一个要让大家认识你的新创公司,怎么可以不会说自己的故事?
Harry
说得太好了,下面请你掌握好答题的节奏,我们要控制时间。
[10问之8]
Harry
所以,第八题我们就来聊聊,怎么样说出一个好故事。
Jeffery
在诚实的前提下,要能讲出有血有肉的故事,也要有叙述细节的能力。有媒体采访你,如果你遇到是,像现在这位主持人一样一直催你时间的主播,你还是要有坚持说细节的勇气。
Harry
细节可以说,但是对采访者,股东,投资人,还是客户,合作伙伴,都要字字珠玑,不说废话,因为人人时间宝贵。
Jeffery
对啦,所以要知道自己的亮点有什么,才能够把那些亮点呈现出来。还有,如果你是被记者采访,你要清楚该媒体的属性,给记者他需要的内容。
Harry
是的,这个很重要,我们之后可以单独开一个议题讨论这件事。我要进入下一题了。
[10问之9]
Harry
现在的很多创始人,都在搞新媒体,你要对他们说什么?
Jeffery
好,说说我对新媒体的看法吧。
新媒体对我来说有三个原则,但大家参考就好了,不用放心上:
第一、新媒体不是"做"出来的,是“长”出来的;
第二、新媒体不可能只有Business Model,还有要Social Model,因为会涉及到典范的转移;
第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没有绝对关系,只有部分关系。
我觉得现在许多搞新媒体的人,都在搞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两个主角,一个掌管物质,一个掌管精神:银行与媒体。搞新媒体,就是在对抗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四百年来建立的体系,所以很多人要”做”新媒体,我只能笑笑。
[10问之10]
Harry
最后一题我开放给你,以北京时间GMT+8来说,已经深夜1200了,我们不要影响到群中的主播姐姐们睡美容觉,很多人明天一早还要起来播新闻。
Laopan (社群成员)
最后一题,请Jeffery说说你对新媒体的定义吧!
Harry
老潘问得好,我也想知道你的见解。
Jeffery
这个问题好大,我要讲三天三夜呢,一千零一夜个故事,哈哈哈!
Harry
行了,下次一定给你一个单独时间讲新媒体,那么,我们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以北京时间来说,夜已深。
谢谢Jeffery今次的付出和大家的参与,大家有任何问题,也欢迎随时丢出来进行后续讨论。下回的亚太传媒连线在线论坛,我们还有更精采的内容。下回再会!
亚太传媒连线
亚太传媒连线成立于2017年春天,由一群来自全球使用华语为主的传媒专业人士共同组成,成员包涵目前在各电视台、平面及网路媒体,以及曾经在媒体工作但转到各行各业的媒体菁英及趋势专家、学者等。
我们最大的初衷是透过影响力的集结,透过线上与线下的资源整合,倡导共享及共创,以跨界思维,为意见多元、资讯繁杂的当代社会,建立不同群体之间的更多理解以及相互包容,传播知识并推动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