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拆的书是《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
作者:高杉尚孝[日本],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6月出版。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商务人士的工具书,目的是帮助商务人士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R便签】
常言道: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本书的作者也是认为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定义和分类最为关键。今天的R便签位于本书的第10页,内容非常简单明了。
【I便签】
[what]作者主张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分别是:恢复原状型、预防潜在型和追求理想型。恢复原状型,是指不良不好的状况已经发生,希望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目前的不良状况,恢复到之前的正常状态。预防潜在型,主要是指目前还没有出现实际的不良,但如若不采取措施,极有可能会导致不良状态的出现,所以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追求理想型,是指现状并无不良,但有个理想的更高目标,将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视之为问题。
[why]作者为什么这么分类呢?
恢复原状型和追求理想型两类问题,是依据解决问题的目的来区分的。预防潜在型问题,是从时间的维度上依据问题的显在与否来划分的。可以认为恢复原状型和追求理想型是可见的、显在化的问题。
[how]基于作者的分类方式,我们如何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呢?
(1)清晰的定义或描述问题,如:营业额减少、成本攀升、离职率上升、主宾可能突然无法出席、营业额提升7%等。
(2)结合“目的”和“显在化”两个维度,分类问题。如:成本攀升显然属于显在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最低目的是希望恢复到原来的成本水平;主宾可能突然无法出席属于潜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预防这种问题;营业提升7%属于典型的追求理想型。
【A1便签】
之前,遇到问题就立即着手去解决问题,中间缺少了一个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义、分类的环节,难免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A2便签】
以后,在碰到问题时,不着急立即动手去“解决”,应该先花点时间对问题进行准确的定义和分类。问问这个问题是显在的还是潜在的,是为了恢复原状还是为了追求更好,再有的放矢的去制定解决策略。我计划采取的具体步骤如下:
(1)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一句话准确定义问题;
(2)依据本书作者提供的问题类别三分法,对问题进行归类;
(3)在问题分类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4)依照既定措施,解决问题,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