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的时候,周围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同学:
有的同学特别刻苦,成绩也很好,真正验证了那句“有付出必有收获”的老话;
可是有的同学,无论怎么努力,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我们经常看到他挑灯夜战,可是成绩还是依然只能维系某个水平;
还有很少一部分同学,每天仿佛都看着他们在玩,可是他们的成绩却数一数二的拔尖儿,好多我们绞尽脑汁想不出来的题,到了他们手上都轻轻松松搞定。这些远远把大家甩在后面,鞭长莫及的同学,有的人说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好头脑,所以不需要特别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从小到大,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刻苦学习的人,我爱画画,爱写小说,甚至还养过稀奇古怪的虫子作为宠物,当然我的成绩也不是数一数二特别拔尖儿的那种,一直在年级五名左右徘徊,偶尔奋发图强了会有一些小突破,当然,长期保持不努力状态的人注定也只能是偶尔。所以我一直信奉“努力论”,要想有好收获,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付出,这种观点一直信奉到现在。当然,我并不是否定了好头脑让学习事半功倍的强大作用,可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告诉我们,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你没有超强大脑,只要你坚持照做,你也有希望当一个优等生,这就是这本书的目的,帮助我们正式开启科学学习之路。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以科学的认知来分析“科学学习方法”,介绍科学家在脑细胞结构以及大脑如何存储信息方面的研究与发现,帮助我们了解大脑的记忆、遗忘和学习是如何相辅相成的;第二部分是具体提供了一些帮助增强记忆的具体方法;第三部分是提供增强、深化理解力的技巧,因为拥有好的理解力是让外在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人能量,进一步为个人服务的必经之路。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两种利用潜意识的方法,以此来提升第二、三部分讲解的技巧的功效。
我本周打算学习完第一部分,认真了解一下我们的大脑的构造,以及它是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记忆、集中注意力、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我相信有了对自身的了解和探索,才能更好地、更深刻地利用科学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第一部分
基础部分——学习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这是我们大脑中用于学习的核心区域:内嗅皮层负责过滤进入大脑的信息;海马区负责构筑新记忆;新皮层是负责存储显意识记忆的地方。这些区域各司其职,任何一件事情,一旦进入大脑,大脑便会对其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反应,以及进行后续的重整,作者用了一个很生动的记忆来形容这幅画面:你上高中的第一天,怯生生的脚步,高年级同学不友善的目光,储物柜上的青铜锁猛然扣上时砰然作响~这就像一段连续的场景在你脑海中一点点被点亮,最后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录像片。这些一点点连接的脑细胞,叫做“神经元”,它的作用便是充当开光,从通道的这头接收信号,然后点亮或者翻转这些信号,再从另一头把它们传递出去,一个又一个的神经元就像密集的网络一样有条不紊地执行着自己的使命。而这一系列串联,叫做神经元突触,记忆每被提取一次,突触就被加厚一次,未来该信号传递速度也就变得更快一些。
记忆存放在哪里?
早在19世纪,科学家就知道我们大脑的某一个部分是专门存放对应的技能的,但是对于记忆的认知,很长一段时间业界都普遍认为他们是均匀地分布于大脑专门存放记忆的那个区域,就像橙子汁充盈在橙子瓣儿里一样。甚至在20世纪40年代,脑神经学家Karl Lashley还通过“跑迷宫的大鼠”的实验来说明:任何控制思维的大脑区域都有记忆功能,如果某部分受到损伤,其它部分就会自动替补上,让整体功能不受损。然后这个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推翻了,从“婴儿脑神经的发育”到“莫莱森海马体被摘除手术”,一个个现象与试验说明了我们大脑中有特定的、不同部位负责构筑不同的记忆,这个部分就是新皮层,这个区域是专门存放记忆的地方,每一不同区域担负着特殊的任务。见下图:
新皮层中的脑组织(大脑最表层部分)是唯一能借助自身所具备的多种“工具”再现记忆的部位,它连带着能开启不同功效的神经元,这也说明了记忆虽然有专门的区域负责存放,但是它并不是单独孤立存在于某个单独的地方,而是沿着大脑新皮层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分布其间。
能够编故事的大脑。
我们的左脑有一个叙事系统模块,科学家把它称为“解释器”,这就是我们的记忆的“总导演”,把一个个琐碎的小片段进行诠释、组合、甚至再创造,不一定是真实记忆,因为大脑完全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去提取不同的片段所用,也就是进行记忆再创造,有可能故意的,也有可能无意识的。
遗忘是为了过滤干扰信息,吸取到更有用的宝藏?
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特别别扭?完全颠覆了你过去对于学习的好习惯、“不可改变的规矩”的认知?是的,这本书就是要来改变你对看似无法理解的“坏习惯”的偏见
当然,遗忘为我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增加了不少尴尬的回忆,甚至让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倍感懊恼。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从生理的角度,遗忘也为我们带来正面的作用。
遗忘的正面作用之一,就是大自然中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功能,这一功能使得人的大脑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只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于脑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专心的遗忘”,因为注意力太集中了,处于这种状态的大脑才会把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自动给屏蔽掉,使之发挥出期望的水平。
遗忘的另一个正面作用与上述主动过滤的功能完全不同。而是正常的遗忘,也就是那种被动的、让人为之哀叹的记忆衰退,其实也是有助于继续的学习的。作者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就如同我们的肌肉锻炼:当我们提取储存的信息时,为了能强化“习得”,一定程度的“损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一星半点的“遗忘”,对长远的学习就没有任何好处。这就跟锻炼之后的肌肉一样,先损耗,后增长。我们的记忆也是如此,有时我们在屏蔽一些无用信息时,会同时屏蔽掉一些有用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是完全消失了,它们常常在以后又会再度出现。为了寻找到我们记忆消失的时间的规律,19世纪70年代,年轻的哲学博士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进行了测试,最终写出了伟大的著作《记忆》,提出了“遗忘曲线理论”,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是一个展示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弭的曲线图。它标示的了新学到的东西将以什么样的速率被v但是却说明了我们可以根据人类遗忘的时间规律而进行复盘,也就是巴拉德称的“回想”,从而加深我们的学习记忆,也就成就了我们记忆的增长。
如何才是正确的“回想”打开模式呢?这里我希望引用一下原文:
如果学习材料是那些没有意义的音节,或者大多数情况下是那些随机选择而没什么关联的单词、短句,那么你的回想能力会低得几乎为零,在一两天之后的考试检验时,的确不会出现“自动提升”的情形。可是反过来,如果学习材料是图片、照片、白描绘画、彩色图画乃至诗歌,也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你的回想能力就会强悍很多,而且这一能力还需要过一小段时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但为什么是“图像式“更有利于记忆的复盘呢?这个论证过程最终得出一个伟大的学习理论:记忆失用理论”,即遗忘式学习。
记忆失用理论的第一条法则便是:
任何记忆都具备两种能力,即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储存能力就是指记忆储存的能力,用来衡量我们学到的东西储存得有多坚实。储存能力首先由我们的学习稳固地建立起来,之后还会越用越坚实。例如我们的学习运算公式,我们的生活基本技能等等,都会因为我们的不断运用而变得越来越强。
提取能力不同于储存能力,是用来衡量某项信息被提取到意识中的难易程度的。这一能力同样也会因为学习和反复运用而变得越加坚实。反之,如果得不到强化的机会,提取能力便会迅速下降。而且,与储存能力相比,能够提取出来的记忆容量很小。在任意时间,我们只能提取与大脑发出的提示与给定的线索有关的记忆,而且仅仅是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这也同时解释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没有意义的符号是无法形成完整的记忆闭环的。
这便是由大脑生物学以及认知科学所得出的科学学习方式所依据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