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前,教科部门的赵婷婷主任推荐了这样两本书,一本是《教育是什么》,一本是《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前一作者是我国的柳袁照,名校长,特级教师,后者作者是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一看两本书的名字,我乐了,一问一答,自带喜感,似乎不用看内容,答案已经明了。果真如此吗?
教师要读书,我喊了三年,之所以用一个喊字,因为还停留在口号。也曾为老师推荐过几本书,也分享过几次,但读书的人无论是面还是量都还少的令人脸红。教书人不喜读书,是普遍的事,是怪事,也是坏事。应该读书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群体性失读,令人深思。
我担心着,国外的教育书刊会不会令我们水土不服?尽管书名令我心驰神往,似乎可以救我于水火之灵药,我还是放弃了。因为《教育是什么》书封上的那句“一所学校的百年故事”吸引了我眼球,百年的学校,生生不息的是什么?校园故事无外乎师和生间的那些事,此处会有特别之处吗?这所学校已是百岁之龄,我银小是四岁之幼,得会从那所旧园子看得到些什么呢?
好奇着,期待着。书就那么一页一页的翻着......
这一百多岁的学校现在叫苏州十中,前身是振华学校,校址在苏州织造署,曹雪芹都曾住过的园子。首任校长是蔡元培先生的师娘,杨绛先生也任过校长,从那校门走出来过“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李政道,费孝通等大名鼎鼎之人。陶行知,胡适等教育大名家也常在那讲学。一边读,一边惊叹,名校之名是有可名之人,且每一个人都深切的爱着它,归去依然是少年赤子。
读完,虽没去看过,但已经感觉到这所“最中国的学校”的美。我喜欢的不只是它移步换景之美,也不只是它簇拥着一批名人学子,我更喜欢的是柳袁照校长能感知母校在学子心中的意义。他是振华的学生,又回到那去做了校长。再回去,他读懂了园子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修旧如旧”,廊亭楼阁,甚至每一块顽石都成了文化的丰碑。再回去,他遍访校友,“倾听天籁”,重整校史,他提炼校魂,传承“真水无香”的教育精神。名校之名,乃是百年铸就的"学校精神"之塑造的,代代传承着,又超越着。
再读某些章节,心里别有一番滋味,被感动,也被刺痛。费孝通先生回忆起他的语文老师,依然记得她手中从来都没有戒尺。作为老师,我对两类学生印象特深刻,要么优秀,要么捣蛋。那学生又会选择记得谁,又忘记了谁呢?是手中有戒尺的还是手中无戒尺的呢?作为教师是把戒尺放心中还是握手中呢?记得小学时候,有一篇文章《我的老师》,作者喜欢那老师把戒尺高高的举起却又总是轻轻的落下。现实中,戒尺已经从老师的手中消失了,但师道尊严也随之消失了,师生之间总像是隔着玻璃,连各自笑脸都令人恍惚,本该向善的园子里与人为善的难找,最该求真的地方真人真心难寻,呜呼哀哉。
再读,在书中柳袁照校长还记载了他的语文,数学老师的故事,他们不闻名,有的甚至默默无闻,有的被生活虐过万变,有的寂寞的离开了世界......在写了那么多名人大家、栋梁砥柱之后,作者为什么要写他们呢?任何一个群体中,领袖人物罕见,多为普通众生,可也就是这些平凡之人,他们的行走才成就了人流的方向,从哪来?往何方?他们的秉持就是品质,他们的操守才是精神。难怪,读他们的故事时,会一霎那被泪水模糊了视线,让我不得不安静的去听作者浓妆淡写的他们的故事,并任其余音绕梁......
教育是什么?是能唤醒每一个体的文化自觉,是一群透着相同气质人的携手同行,是一代又一代生命气息的传递,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