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领着闺女做手工时,看到一块碎布,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常玩的东西——沙包,也想给闺女做一个玩玩。
这两年,闺女穿的棉衣棉裤都是婆婆亲手做的,家里应该有碎布,趁着做沙包的机会,刚好能练练我的针线手工。对了,前阵子我还给婆婆买了个小型缝纫机呢,刚好可以拿来用用。
有了想法就得赶紧行动,我问婆婆家里碎布多不多,婆婆问我要干什么?我说,想给妞妞做个沙包。婆婆说,有碎布,一会儿她来做。
我说,还是我来做吧,刚好能练练手艺,还能学学用缝纫机呢!婆婆说,就这么几针,哪用得找缝纫机啊,还是她来做吧!
看婆婆比较坚持,我也没再跟她争论,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针线活是婆婆这一代人的强项,我自不必在关公门前耍大刀。
婆婆也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忙完手中的活,就过来找碎布,做沙包了。婆婆缝了四块布后,发现沙包有点大,问我,少缝上一块布怎么样。我虽是手残党,但也是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四块布,会是个什么形状,好看的沙包可是六块正方形的布做成的呢!我说,还是六块布吧,刚好是个正方体,还能让妞妞提前了解一下立体几何呢!
在我的忽悠下,婆婆还是按照我的意思给妞做了个六块布的沙包。婆婆问我沙包里装什么?记得小时候,我们都是用玉米或者小麦,现在不种地了,这些粮食还真不好找。我想起来从老家拿来不少黑豆,我说,我们就装黑豆吧!婆婆怕黑豆掉色,换成了黄豆。很快,一个立体感很强的沙包就完工了。
沙包做的有点大,粮食装的也稍多了些,拿起来确实有分量。
我领着妞妞玩了会,觉得太饱满了,又让婆婆拿出来些豆子。午休时,婆婆趁妞妞睡觉的空,又做了个小一点的。
这两天,有空就领着妞妞玩沙包,这也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课间活动我们盛行玩沙包,几乎每个女孩子衣服口袋里几乎都会装个沙包,下课的时候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印象中,上四年级的时候,二姐用缝纫机给我做了一个沙包,沙包是用很新鲜的碎布拼的,我特别喜欢。上放学都宝贝似的装口袋里,课堂上有时还不忘拿出来细细欣赏。
丢沙包有两种玩法,一种是踢沙包,一种是投沙包。
踢沙包适合人少的时候玩,先用树枝或者砖头块儿在地上画几道线,也可以说竖着写个工和一,然后把沙包丢在一的外侧,开始单脚跳着踢沙包,沙包的走序为一的外侧、一和工之间、工右、工左、工的外侧。当踢到工的外侧时,双脚尖夹着沙包往前扔,要把沙包扔在工和一之间。最后,双脚跟夹着沙包跳起,跳的过程达到两个要求,一是要跳到一的外侧,二是跳起时要从身体一侧用手接住飞起的沙包。整个过程中,若是沙包压线,或者踢沙包者脚着地,亦或者最后一步手没能接住沙包,都算输。
人多的时候,投沙包还是比较好玩的。投沙包至少得三人,人多了更好玩。两头的人负责投沙包,中间的人负责躲。沙包来袭时,如果能躲过,或者接住沙包,都算赢,游戏继续;如果被沙包砸中,就算出局。期间,若接住一次沙包,就给自己多挣了一条“命”,砸中一次,丢一条“命”,若“命”用完,再被砸中,该局结束。
那个时候我特别喜欢投沙包,很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投的时候,一般一次能出局一个人,换我躲沙包的时候,还很会接,常常能挣好几条命。
今天又陪闺女玩沙包,一时兴起,就以地板砖缝为边界,按小时候的玩法踢了会儿沙包,我先是单脚蹦着踢,又是双脚蹦着投,没几下,竟累得气喘腿酸。
真的是不服老不行,很久没有这样孩子气的蹦蹦跳跳了,气喘腿酸给了我缺乏锻炼的信号。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已三十好几,每每忆起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童年,依旧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