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四不活动,我越来越让意识到自己的一个模式:太爱提建议了,有时候建议提的都让人感觉是指责了!而和娃起冲突的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我真是要先哭一会儿去),常常惹得她哇哇大叫或大哭,常常反问我:你以为我很笨吗?你以为我不聪明吗?你以为你多了不起吗?……
而我往往还在恼火:明明是为了你好,你却把我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了,然后又自责,明明是好意怎么却让娃有自尊心受挫的感觉呢?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昨天听了《拥抱不完美》,正好听到这一块,我特意反复听了几次,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我那么爱提建议,原因有:1、对孩子的不信任,我不相信她自己可以搞定,我觉得她必须有我的帮助和提醒才能做得好,其实是我对自己的不信任,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我投射了。2、害怕造成一些后果,比如衣服脏了,或是她受到了伤害,我怕麻烦,怕她受到伤害,这是我自己内心焦虑不安的体现,我并不信任生活,我认为生活是不安全的。这与我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我妈妈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焦虑的人,我也习得了这种内在的生活模式,其实我是可以改变的!3、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吧,从小到大在一个不断被提醒、被提建议的环境中长大,我免不了也习得了这种模式,不由自主地去提一些建议,下意识的行为模式。
其实真的有必要提建议吗?昨晚乐乐的一个举动让我知道真的没有必要,昨晚她要吃葡萄干,她拿的时候不小心洒到了地址,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不小心洒了,我说没有关系啦,然后她开始收拾袋子,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地上,发现地上有葡萄干,我差点又提醒她了,终于这次我忍住了,我转身走了。等我再回头上,发现她已经在捡地上的葡萄干了。如果我提醒她了,结果可想而知,她肯定恼火死了,还不一定会把葡萄干捡起来!
给孩子自己一个自省的空间吧,过多、过于频繁的建议、提醒都在破坏孩子内在自省的状态,自省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独有的,我能做的就是不要破坏它!
摘录几句《拥抱不完美》中的话:
直接给答案是有风险的,你确定你给的答案适合对方吗?同时我们直接给答案也在表达一件事:我一定懂你,这是真的吗?人常不自觉的好为人师!有时连状况都还没搞清楚。
聆听:不分析、不批评、不论断、不指导、不建议,这些都是专家的模式,我们不再当专家,叙事者自己当自己的专家。
我们只要聆听,只要问话就好。与其给一个答案,不如问一个好问题。
见识到我的聪明了吧?想要炫耀自己时,你的话不能给别人帮助,反而让对方感觉到被贬意。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批判他人呢?其实这是一种投射,他在批判自己,他在给别人建议,其实也是在给自己建议。很多事我们自己做不到的,就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期待他人可以做到。在传统家庭里,父母对孩子要求、期待特别多就是如此。
现在除非等别人开口,否则我不会轻易地给人答案或教别人什么。同时,就算我开口说话了,我也留意自己内心的意念,尽量不去夸耀自己,这是一种平等心的实践,我们真的没有权利去教别人什么,因为我们都不完美,都是无知的。
以不知道的立场去聆听别人故事,因为不知,我们才给自己一个空间,好好聆听,好好问话。不知道是一种放空!
真的不要随意去批判别人的生命故事,由其当你还不知道脉落时,任谁也没有资格在别人生命的天空中指指点点的。
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