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受过P.E.T.培训的家长已经向我们证明,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将惩罚永远的摒弃——所有类型的惩罚,而不仅仅是体罚。父母可以无需依赖恐惧这一武器,就养育出富有责任感和严于律己的孩子。”
以上是《P.E.T.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中的第一章导语,在我看本书之前,对此持有保留态度,我觉得一定的惩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必须的,太小的孩子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又无法自律,是需要使用劝导和惩罚结合的,古话也说“不打不成器”,摒弃惩罚是不切实际的。但看完本书以后,确实给了我一些不同的思考并决心实践这样一种教养模式。
P.E.T.全称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作者是托马斯戈登,一位职业心理学家。他创造了一种“戈登方法”起初用于改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主要技巧包括“积极倾听“,”你—信息”,”没有输家”等,后来这种方法发展为一种用于改善所有人际关系的通用模式。
戈登博士说,所有父母都可以被毫无例外地归为三类:胜利者(父母赢孩子输),失败者(父母输孩子赢),以及摇摆者(前两种模式间歇性转换)。从亲子关系的长期发展来看,这种非赢即输的模式都是有害的,父母赢孩子输的方法是父母通过运用权力或权威强迫一个孩子去做某事,他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和自我责任感的机会;父母输孩子赢的方法,让父母产生深深的挫败,也让孩子对父母的爱产生不安全感,并且会对孩子未来人际交往模式产生困扰。而通过“没有输赢”的沟通方法,我们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同时照顾父母和孩子的需要,并且在亲子冲突的处理过程中,让孩子学会思考,引导自律,增进亲子关系。
这本书可以当作工具书来使用,一些实例和系统的操作,在这里无法一一概述,讲几点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
是你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父母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把亲子关系中出现的每个情况进行分类,即这个问题是归属于谁?
如果是属于孩子的问题(作业太难/被朋友拒绝/不喜欢老师等等,和家长的需求没有冲突),我们就要运用“积极倾听”的技巧,去认同孩子的真实情感需求,使孩子敞开心扉,引导孩子自己找到解决办法。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需要提出解决方法,有的时候仅仅是倾听,问题就迎刃而解。
如果是属于父母的问题(与父母自身的需求相冲突,陪玩与休息相冲突,拖拉与出行计划相冲突等等),就要使用对抗法,给孩子送出一条“我-信息”:对不可接受的行为的描述+父母的感受+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找到问题的归属,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赞扬也是一种沟通障碍?
戈登博士在书中阐明了12种常见的沟通障碍,分别是1. 命令/指挥/控制;2. 警告/劝诫/威胁;3. 规劝/说教/布道;4. 建议/给出解决方案;5. 说服/教育/逻辑辩论;6. 评价/批评/表示不赞同;7. 赞扬/表示赞同;8. 归类/嘲笑/羞辱;9. 解释/分析/诊断;10. 安慰/同情/安抚;11. 调查/质问/审问;12. 退出/开玩笑/转移话题。
其中第7点,是我没有想到的。赞扬怎么会是沟通障碍呢?原来,一条不符合孩子的自我形象的正面评价(“你很漂亮啊”)会引发敌意或者带来尴尬;如果频繁使用赞扬,一旦得不到孩子会认为是对他的批评,也有可能孩子会对赞扬产生依赖。
从动机上来说,对孩子的称赞常常是处于这样一种意图:父母想让孩子去做自己认为对孩子最好的事或者是相反,这其实是一种操纵性的行为,送出的信息常常包含评价(贴标签)。我的理解是,如果赞扬传达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家长对于孩子具体的事情的感受,真诚且真实,则是可以与孩子分享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多用,大一点也要适度。
生气往往都是一种演戏?
演戏并不是指假装,父母是真的在愤怒。但戈登博士特别强调了怒气是父母有意作出的一种姿态,目的是表达责备和惩罚,或者让孩子接受教训:因为他的行为引起了另一种情绪,也就是首要情绪。
孩子不顾劝告乱跑跌跤了,父母的首要情绪是生气还是心痛?
孩子没有报备晚归了,父母的首要情绪是生气还是担心恐惧?
诸如此类。
如果你可以把你的首要情绪表达给孩子而不是一味宣泄愤怒,也许沟通会更加顺畅。同时,如果我们能够更多的觉察自己的真实情绪(伤心/害怕/失望/尴尬等)并坦率的承认,也许对自己也更加有益。
父母的价值观无法改变孩子?
当孩子确信他的行为没有伤害他人时是不愿意改变这种行为的,所以我们在对抗法中要阐明他是如何真实且具体的影响他人的。
父母也可以向孩子传授他们的价值观,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日常行为的表现,而不是通过强迫孩子按照某些规则来生活。我们可以与孩子分享,想法,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提供意见但不是强行推销,让孩子来自行决定是否接受。
最后如果孩子的价值观与父母不符,我们要允许孩子拥有按照自己的希望成长的自由,我们实际上也只能平静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如果孩子一心想做的话),毕竟孩子是属于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属于父母。
读完整本书后,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其实是关于真诚和尊重,包括父母不应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对孩子虚假的接受;不要指望用假装倾听去窥探孩子从而实现操纵等等,所有的技巧本质上来说,都是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对象来对待,父母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很小的孩子,逐渐发展自己的资源,获得越来越多的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解决他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接管孩子的问题,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甚至操纵孩子的解决方案。我们无法把孩子作为一个动物那样来驯化,抱着操纵和功利的目的只会透支亲子关系,两败俱伤。反思所有的亲密关系不都是如此吗?
最后在亲子冲突当中除了改变孩子,是不是也要改变一下自己?能更好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更好地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能把首要关系放在配偶和自我成长上,也就无需从孩子的行为方式那里寻求对自身需求的满足。
当然,说易行难,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