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陳坤丶 陳坤丶 2022-03-11 19:01收录于话题#个人成长4个#习惯1个#命运1个
提示:文中所有黑底红字都是「陳坤丶」公众号曾经解读过的概念关键词,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以方便您了解背景信息。
“如果有人问我,你遇见过最离谱的事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
我为了对方好,对方不仅不领情,还指责我!
不久前,就在我身上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
我尽心尽力帮助同事,在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上,优化流程。
本意是希望,能增加工作效率、简化繁琐的工作内容,
工作起来更从容,更顺心。
不管是于公司还是于个人来讲,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但是却遭到了全方位的极力反对和指责,我百思不得其解。
恍然大悟后,我认为这个现象很普遍,对大家有着重大意义,
现在分享出来我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为什么我为了大家好,反而遭到了反对和指责?
苦思冥想得出结论:自身习惯,是大多数人保持平庸的根本原因。
一旦有人想改变他们的习惯,就会让他们产生抗拒,并用反对和指责来保护自己。
为何有此结论?这两件事有何密切联系?且看我深入分析。
什么是习惯?
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
习惯重要吗?
不言而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就极其不易改变,不改变就无法摆脱平庸, 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摆脱平庸,重要吗?
为什么习惯不被重视?
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习惯究竟对自己有着怎样的影响。
甚至错把自身习惯当成好习惯。
认为能让自己舒服,就是最好的。
实际上自身习惯只能让人舒服,让人迷恋。
可是、可是
舒服≠好,舒服=有待改进
舒服就代表着,不想动身体,不想动脑,不想改变,保持原来的样子。
只有安乐舒服的感觉才是大脑迷恋的,那些未知的习惯会让我们产生抗拒。
人们喜欢确定性,厌恶甚至恐惧不确定性。
而习惯一旦发生改变就代表着不确定性来临。
所以在我帮助同事改进他们的习惯时,
让他们产生了不确定性和抗拒,遭到了反对和指责。
但其实,只要克服了前期的恐惧情绪,后面迎来的习惯会更加“甜蜜、上瘾”,
举个例子:
小时候很多人都学过自行车,但并不是一上来就会,而是要经历反复摔倒、不一样的坎坷、经历不断失败的恐惧情绪,才会在某一时刻,习得要领,掌握技术,并爱上骑自行车的感觉。
那个时候的你,是多么有勇气,多么不惧困难,一往无前。
但是随着岁月的增长,在12岁左右,人类的情绪脑逐渐成熟,开始对困难慢慢产生厌恶和恐惧的情绪,自此我们的勇气也慢慢消逝。
在儿童时代,我们都曾有着披荆斩棘,无惧困难的特质。
因为当时情绪脑还未完全成熟,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直到情绪脑完全成熟后,才对往后的困难产生了恐惧的情绪。
然后被这世界磨平了棱角,褪去了锋芒,选择了较为舒适的习惯。
我希望更多人明白,困难并不是无法战胜的。
只要我们能意识到,战胜困难,养成更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学习知识,增加认知,从而有了更多的选择,去判断出更合适的方法做到,那么养成好习惯便指日可待。
让我们重拾信心,再次出发吧!
出发后,要拼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当我们克服恐惧,战胜困难后,会迎来令人舒服的”甜蜜期“,
但这种情况不能保持太久,否则又会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挑战的过程,
那挑战到什么时候才算终点?
主要看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比如:
如果你的目标是想要保持好身材,那只需要,你保持每天几十分钟的有氧运动习惯,就可以达成目标。
如果你的目标是保持好身材,并且有着不错的肌肉线条,那不仅需要做有氧运动,还需要增加饮食,和一些抗阻力的力量训练。
所以要改进习惯到什么地步为止,主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目标,才能知道自己提升习惯的终点在哪里。
然后不断改进、提升,直到达成目标为止。
而让你舒服的习惯一般来说都是有待改进的习惯,
——只要你的目标还未达成。
所以”舒服的就是好的,就是我最喜欢的“,正是思维上根深蒂固的错误理解。
或者说,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有这种感觉,认为当下就是最好的。
什么是好的习惯?
习惯由坏到好分为三种:
坏习惯
自身习惯
更好习惯
在达成目标之前,自身习惯都不是最好的习惯,也一定有更好的习惯等着我们去学习。
举几个例子
有人喜欢下班后玩游戏;有人喜欢下班后看书。
从获取知识这个目的来讲,
看书就比玩游戏的习惯,要好一些。有人被帮助后会表达「谢谢」;有人被帮助后会表达「谢谢你」
从传递真诚这个目的来讲
「谢谢你」要比「谢谢」的习惯,要好一些。有人每天坚持健身;有人不仅健身,还能控制饮食。
从提升减脂效率这个目的来讲
健身+控制饮食,就比单纯健身的习惯要好一些。
很明显,不管我们自身习惯是什么样的,
哪怕已经有了自己觉得不错的习惯
都有更好的习惯等着我们去学习。
更别说自身不好的习惯了,那就更需要去学习改进了。
所以在达成目标之前,只要比我们表现的更好,就是好习惯。
好习惯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它能影响我们往后甚至一辈子的生活方式、行为、倾向,对我们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命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培根在《习惯论》写道: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最终能决定命运。那习惯对我们有意义吗?这个意义重大吗?
如何让自己拥有好习惯?
既然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
那就要从源头开始,改变思想。
前面所有篇幅都是为了表达:
只有改变思想,并产生行动,才能拥有好习惯,最终决定命运。
希望能转变大部分人对自身习惯的思想认知。
思想上认可了,有了想学习好习惯的念头,然后就去行动,把思想落到实处。
比如看完这篇文章,明白了拥有更好的习惯,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于是乎可以开始留意生活中,哪些是我们完成目标途中,认可的好习惯?
我要拥有这些好习惯,是不是应该向他人学习?
“他今天跑步了,是好习惯吗?”
“是。”
“是我想要的好习惯吗?”
“不是。虽然是好习惯,但是我不喜欢运动,这不是我的目标,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依据自己的目标,来换一个想养成的好习惯。
”他今天读书了,是好习惯吗?“
”是。“
”是我想要的好习惯吗?“
”是。我想赚很多很多钱,想让自己更加幸福,想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想变得更好!“
那就去行动吧。
学不会好习惯怎么办?
根据兴趣,能力挑选能获得反馈的好习惯,然后分解目标。
还拿前面的例子来看
“他今天读书了,读了30分钟《论语》。”
“我也想读,但是我读不来啊,全是文言文,怎么办?”
“虽然想读书,但是像这样的书,对自己来说太困难了。
我读两行就犯困,怎么办?”
先想清楚,这四件事。
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这本书读的时候能不能吸引我?
这本书我读的时候能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能不能解决我当下生活中的问题?
他今天读了30分钟,如果我没有他这样的习惯,我先读10分钟,等以后再慢慢增加到30分钟行不行?这样是不是就简单很多,让自己能够开始了?
当然要除开对自己没有什么作用的网络小说……
拿我自己举例,我被人推荐了一本关于投资的书《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书确实是好书,但是对于当时刚刚想看书的我来说,上面四要素,可能只占兴趣一项。
而且兴趣还不大,只认为别人推荐的就一定是好的。
即使这本书我读起来很费劲,里面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我都看不明白,我还是艰难的把这本书看完了。
即使这本书不能解决我当下的问题——我当时并没有钱去投资,看了也没有用……我还是糊涂的把它看完了。
即使我没有读书的习惯,但我还是逼着自己把这本书啃完了。
结果呢?
看完当时差点把书给撕了,忿忿不平:”什么烂书?浪费我的时间!“
我抱着改变命运的憧憬去读书,得到这样的反馈,是我所希望的吗?
自然不是,所以读书前一定要想好,上面提到的四个问题,有了想要的答案再开始去读。
这样你就会发现,书籍真的是人类最珍贵的宝藏,从此每天都在挖矿的路上。充满了向往和动力,早上不用闹钟叫自己,都会起床读书,获取知识。
不仅读书,其他也是如此。只要我们从兴趣、能力,反馈这三个要素去挑选好习惯?然后分解养成好习惯的难度,就能让我们更好的坚持下去。
只不过可能时间长点罢了,所以要克制急于求成的心,别妄想跳绳一个星期就可以减脂20斤,别妄想读1个月的书,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放平心态,急什么,我们又得不到,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一步一步来就好了,总会达成目标,拥有好习惯的。
认为自己无法拥有好习惯,这种想法有什么危害?
会使自己永远都身处社会底层,过着最普通、最平庸的生活,
想要的东西,只能隔海相望,终其一生都活在碌碌无为的人群中。
有很多朋友都会觉得:
“拥有好习惯是挺好的,可是真的好难,真的做不到,我不配拥有好习惯,用了分解目标的办法也还是做不到!“
——那是因为分解的不够彻底。
如果读10分钟的书都做不到,那就读1分钟,1页书,电子书就是1屏字。
如果跑1千米都做不到,那就跑500米,50米,5米。
总之,分解到自己能够行动为止,行动之后一定要慢慢增加难度,千万别进入舒适区原地打转!!!
人都是趋易避难的,遇到困难就会退缩,简单易上手的才愿意去做,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只要我们把一件困难的事分解成多件简单的事,这事不就解决了吗?
一个橘子一口吃不下,但是一瓣一瓣的吃,不是很简单吗?
所以真的千万不要被困难吓住,认为我们不配拥有好习惯。
这样无法改变我们的命运。
如果读10分钟的书,就能阻挡我们去拥有好习惯,那还有什么是不能阻挡我们的?
答案是:什么都能够阻挡。
最后的话
习惯是一件不易改变,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
它影响着我们的命运,却被我们的思想束缚,
现在能够明白好习惯的意义,并且知道怎么去做了,
那就开始吧。
分解目标,开始行动,放平心态,拒绝平庸,
想要的一切都能拥有。
就如现在你看完这篇文章,认识到了改进习惯可以改变命运,有了更多完成目标需要改进习惯的选择,并判断出最合适自己的方式去行动,就可以战胜困难,养成更好的习惯。
“是否拥有学习的习惯,是决定一个人走向平庸还是卓越的分界点。
最好的习惯就是不断学习,提高认知。没有之一。
如果你已经真正清楚了学习的意义,只是没有方向,或者有任何疑问,都欢迎来和我交流探讨。
朝暮与岁月并往,让我们一同,行至天光。
愿我的读者终将成为黎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世界!
能看到文章最后的朋友,都是愿意努力拼搏,有上进心,想成为更杰出的人。
那么分享到朋友圈吧,让你的朋友们感受到你的这份信念和精神,或许还能帮助到更多像你一样努力向上的朋友。
本文参考资料
《认知觉醒》
情绪脑成熟时,大约在12岁左右,这是本书解读过的概念。文中怎样挑选自己应该读的书,受本书影响。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如果xxxx就能够阻挡你,那还有什么是不能够阻挡的,答案是什么都能。
这个句式是受本书影响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