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个叫公明仪的人,弹琴弹得特别好听。他只要一弹琴,大家就聚在周围,听他演奏。
一天下午,公明仪带着琴,去郊外的草地上散步。微风轻轻吹着,暖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不远处,一头黄牛正在低头吃草。公明仪高兴地说:“大黄牛,你当我的听众吧,我给你弹好听的曲子。”说完,就开始演奏乐曲。可是,不管公明仪弹得多好听,那头大黄牛都没反应,只是一个劲儿地埋头吃草,吃着吃着,还转过身去,用屁股对着弹琴的公明仪。他气坏了,心想:我要把真本事都拿出来,就不信你还没反应!他演奏了一首接一首,但大黄牛仍然不理他,只是专心地吃草,时不时甩甩尾巴赶苍蝇。
公明仪失望的停止了弹奏,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大家都夸他琴弹得好,可为什么这头牛不爱听呢?他呆呆地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突然,公明仪灵机一动,又开始弹琴。这次的琴声,既不优美也不动听,只是一阵阵杂乱没规律的声音:有的像苍蝇的“嗡嗡”声,有的像小牛的“哞哞”声。再看那头牛,大家猜怎么样?它竟然把头转过来,慢悠悠地走到公明仪身旁,认真地听他弹琴。
公明仪哈哈大笑:“原来如此!我之前弹的曲子虽然好听,可是黄牛却听不懂,自然就无法欣赏;后来弹的乱七八糟的琴声,黄牛却听明白了,那是苍蝇和小牛的叫声,所以它听得专心。”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伴随着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它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这是白白浪费时间。所以我们在说话、做事的时候,要用别人能够明白理解的方式,不然就白说了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