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公开讲授三晳之后,经常有人私下向我求证他自己或者某某人的修行如何,其中说得最多的是明心见性。
这反映了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学道学佛的人很多,二是有正传师承的人很少,其实这种情形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老师少,学生多,于是没有正传师承的人只能自学。而自学的主要途径似乎只有一条——即从流传下来的道佛经典中寻求成道成佛的方法和理论。
但是这很容易由求道变成了求知,并且陷入求知的困境。
关于求知的困境,陆老师在《仿佛谈道录》中讲:
人好求知,但却“易著知解相,难行格知悟”。这就是说,人们遇到一件事,他往往先要去琢磨琢磨这个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有没有意思,有没有道理,然后再决定是否值得去做。而不是在还没有弄懂的时候,先去试一试,做一做,在做的当中去理解。人们的习惯是先求解,后实践;而不是先实践,后求解。
道行是入境性修为,需要不断地破掉自己的已知,才能进入未知。而“先求解,后实践”则容易掉进先入为主的陷阱中。人一旦有了自己的理解,就很难改变,因而形成了障碍,这种障碍叫做已知障,也叫做知碍。
按照自己理解的去做,实际上是在试错。在精神领域中试错,很难判断是非得失,所以很多人努力了二、三十年也没有结果。即使是有师承的人,也会如此。
还有一类人,把学习世间学问的习惯带到学道中,企图在知识中发现道。
在前面引用的那一段之后,陆老师接着讲到:
人们每每以知为得,得之即止;不知真知在行,真知无得。你要想真正地深入了解一件事情,不能被得心所碍。所以人们虽好求知,但却易著知解相,一得即止,不肯再入。……最后,自以为有得,却反成知碍。
执著于“知解相”的人,喜欢浮解、虚解,甚至是强解、曲解道佛的经典,认为只要自己说得通、讲得圆就行了。结果是“自以为有得,却反成知碍”。满嘴都是道佛专用术语,出言必称明心见性,实际上是被这些概念锁定了。
可能有人会说:我也深入参悟了呀,那些禅宗公案,我早就已经参透了,你凭什么说我没有明心见性?
陆老师在讲课时,讲了四种入:
神入为上,心入次之,念入为愚,形入为痴。
那么执著于“知解相”属于哪一种入呢?
属于第三种——念入为愚。
神入入神,心入入心,一旦真的入了,先天智慧必然开启。而道理懂得多,那叫做后天的世间聪明。
怎么分辨这两者呢?
道圆而理方。先天智慧立在道上,后天聪明立在理上。
立在理上,必然执著于理,一旦离开理则无所适从,因此,注意了,关键之处来了——他无法破掉自己所讲的理,甚至是没想过要破掉自己所讲的理。
所以,这一类人还经常表现为不允许别人追究、质疑他所讲的理。
立在理上讲道,其实讲的是理;立在道上讲理,其实讲的是道。从表面上看,都是在讲理,但两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诚然,要想真正明白这两者的差别,那必须开启自己的先天智慧。
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