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废旧的厂房,顶上的钢架横纵错落,从钢架上悬挂下来很多绳子,观众就坐在四周摆放的塑料椅子上,一切显得古朴简素。 就在观众区的中间一大片空地上密匝匝铺了一层干枯的树叶,清晰可见的还有好多尘土,这就是悬疑话剧《罗生门》的演出舞台了。
时不时响起的雷声、乌鸦掠过时发出的丧气惊魂的叫声、关键节点响起的用作人物动作伴奏的鼓点声、古琴声,以及仿佛一扇生锈的门被打开时的那一声巨响…… 还有跟随情节不断进行明暗和色彩变化的灯光,悬疑冷僻灰暗的氛围感拉满。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笔下的《罗生门》的故事其实不是这样的,将其与竹林中结合起来,重新构织一个故事是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创造。话剧《罗生门》也取材这样的一个再创作故事。一对夫妇在山中行走,丈夫被一个偶然路过的出名的强盗战败绑缚,妻子被强奸,丈夫怎么死的?妻子又在其中是怎样的心态、经历了怎么样的曲折,妻子起先用来防身的一把精美的短刀落入谁手?在县衙,身处其中作为当事人的丈夫、妻子和强盗各执一词,对事件过程的描述有很大不同,目睹整个事件的樵夫又是另外一种说法。每个人都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去陈述,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找合适的理由和说得过去的借口,遮掩自己的自私和错误,而真相永远无从得知。
不得不说,在如此简单的舞台布置之下,考验的是演员的功力。西安勾栏剧社带来的这部话剧非常像戏曲,戏曲的舞台就是如此简约的,全凭演员的表演来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这部话剧也是如此。
首先,布景借鉴了戏曲的写意手法,你可以想象这个场景是山坡、是罗生门、是县衙,总之所有剧情发生的场景都在演员中得以呈现。
其次,真刀厮杀。平常我们所见到的影视剧中的武打动作,很多都是后期合成的,而戏曲的对打则是实打实现场表演,话剧《罗生门》也是如此。表现丈夫与强盗的打斗场面绝对是真刀对打,动作非常真实,而且有发狠绝杀的情感在里面,充分体现了两个人生死搏斗的场景,据导演梁戟说他们排练还经常会受伤。剧中就是演员摔跌也绝不来半点虚的,这就颇具观赏性,尤其演员和观众又距离如此之近,没有充分的排练和相当的武打功底,以及演员的高度敬业精神,绝对不可能演绎得如此精彩。
再次,戏中演员的很多动作也是借鉴了戏曲的表现手法,比如高抬腿轻迈步,跨人连跳、蹑手蹑脚、背摔、裆下穿梭等,在鼓点的伴奏下,那种戏曲即视感就更明显了,甚至于两个演员在打斗之前转圈找机会做准备动作,都有点让人想到了戏曲当中的跑圆场。
作为话剧,有这么高难度的连续的大幅度的动作表演,算是一种创新,相比较而言,也曾经看过三个男人在一起battle的话剧叫做《艺术》,单论动作的精彩性与《罗生门》是没法比的。
这部剧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所有的演员既是角色,又是讲述者,忽而是具体的一个角色,忽而又是旁观的第三者,这种表演形式既来源于黑泽明的电影剧情,同时也是一种创新。
说到演员,全场一共就4个,除了女主只演妻子一角、杂役只演一角以外,另外强盗、樵夫都是一个演员演的,他是剧中的导演,扮演丈夫的演员同时还要演衙役和行脚僧,对演员的表现力和台词水平有相当大的考验。
除了对本剧演员动作表演十分赞叹以外,还觉得作为剧中唯一的一种道具一一在那么多的残叶当中隐藏着两把长刀,只有演员拾起来厮杀时才发现,可见编导也是别具匠心的。
话剧结尾处理得也非常好,行脚僧伫立在舞台中央,似乎在关照自己的内心,思考着人性的善恶,同时也在默默地叩问现场所有的观众,是否身处其中能放下私心,还事件一个本来的真相,这一幕的处理很像写作中的省略号和画作中的留白,真正可算作此时无声胜有声。
观剧唯一的小遗憾是天美剧场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地铁不通,下了地铁需要坐公交车,当然要耗时至少半小时以上,即使打车也要20分钟 ,本宝从市中心到天美剧场路程花了一个半小时时间,回去时还有点怕怕的。
我是冰珊醉红楼,爱红楼爱文艺的江南女子,欢迎关注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