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乐的,何为快乐?怎样寻求快乐?快乐是一种浑然忘我 ,如入佳境的感觉,源自获取“心流体验”的瞬间。
1.
日常生活的构成
生存就是在行动,感觉及思考过程中体验一切,年复一年,体验的内涵决定我们生活的品质。日常生活包括生产,维持及休闲三大类活动,如何在其中分配或投资时间,则成为个人最重要的决定。
生产类活动
我们平时的活动可以区分为三大类,最主要的一类是为求得生存以及生活舒适而不得不做的事,即生产类活动,人类大约将1/4至1/2以上的精力花在生产类活动上,对于仍在求学阶段的年轻人而言,学习也包括在生产类活动中。
虽然大多数全职工作者每周工作近四十小时,但实际上只在工作上花了三十小时,其余的时间都花在谈话 ,胡思乱想,做决定以及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
维持类活动
生产力活动可创造新的能源,但要保持身体机能及维护个人财物,还得凭借其它手段,因此每天约有1/4的时间消耗在各种维持类活动上,通过饮食,休息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状态,并借着打扫,烹饪,购物以及各种家务来维护个人财产。
休闲类活动
扣除必要的生产及维持类活动后,人类特有的闲暇时间大约占1/10,据许多思想家的见解,人只有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方能了解自己的潜能,希腊哲学家认为,只有在空闲时,人才是真正的人,因为他可以将时间用于学习,艺术等自我开发的活动上。
2.
心流何时有
心流有隐涵的意义,就是许多人形容自己表现最杰出的那份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也就是运动家所谓的处于巅峰,艺术家及音乐家所说的灵思泉涌。
情绪是构建意识的最主观成分,因为只有你才能判断自己是否真的体验到爱,感激或快乐,但情绪同时也是心灵最客观的成分,因为爱,恐惧或快乐时所体验到的衷心感受,通常比我们对外界的观察,或有科学与逻辑中所学到的一切更为真实。
情绪源自人的内在意识状态,忧伤,恐惧焦虑或无聊等负面情绪,会在内心产生“精神能趋疲”,导致我们无法集中处理外在事物,也无法恢复内在主观情绪的常态;快乐,力量或机敏等正面情绪则是“精神反能趋疲”,你既不必费心思量,也无需自艾自怜,精神能量自可畅通无阻,进入你所有的思想及行动中。
当你面对一套清晰的目标,而且目标又需要你采取适当的手段时,如下棋,打网球,心流的境界很容易达到,尽全力接受挑战并达成目标,极有可能产生心流。
如何进入更愉快的心情状态呢?答案是学习新技巧,如果处于掌控的状态,同样也能获取快乐,坚强满足的感受,但人缺少全神贯注,全心投入及办理要事的感觉,那么该如何达到心流状态呢?答案是提高挑战的难度。
3.
休闲的利弊
休闲并不比工作更令人快乐,拥有自由时间也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除非我们知道如何有效运用空闲时间,但这份能力绝不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不能将所有的休闲活动一概而论,主动式休闲及被动式休闲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也会造成不同的心理影响。
被动式休闲,就是找人聊天,阅读一些不花脑筋的书籍,或者打开电视机,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精力,也无需动用技巧或专注力。
而主动式休闲者有助于个人成长,但过程却不那么轻松,休闲的正当性来自于带给人们试验或发展技能的机会,事实上在科学技术成为专业之前,绝大多数的科学研究,诗歌,绘画及乐曲创作都在闲暇时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