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 VS 不买房,这的确是个问题
一个多月前,早晨去公司上班的路上,大BOSS边开车边侧过身来,向我们问道:“你们觉得西安的房价是会上升还是下跌?作为个人,你们近期会买房吗?”
“我个人觉得西安房价整体会上涨,但是我近期不打算买房投资,因为去年买的房子现在正在装修。”其中一位合伙人答到。
我思忖了一会,回答说:“我也认为西安房价接下来只会升不会跌,个人近期如果有买房打算,我支持应该尽快。”
“昨天参加一个商务活动,我听一个专家说,西安的房价将会下降,原因在于国家对于房产税的征收,加上西安商品房存量过剩,势必导致大量人抛售手中多出的房产......”大BOSS向我们复述了他听到的这个专家信息,同时,他并没有对这个信息表态。(大BOSS永远都是那个提问的人哈...)
中午午餐休息期间,又有朋友在微信端咨询我买房的事情,的确,买房还是不买房,这是个问题,但是最最核心的问题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如何确定哪些信息或是见解值得相信,哪些需要反对?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让我不禁想到了此书——《走出思维的误区:批判性思维指南》
海绵VS淘金,两种思维模式
有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与海绵遇到水时的反应类似——那就是吸收。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你吸收的信息越多,就越能理解到它的复杂多样。你通过海绵式思维获得的知识,可以给往后更复杂的思考打下基础。海绵式思维的第二个好处,是它的相对被动性。它一般比较快捷简单,并不需要繁复艰辛的脑力劳动,在给出的材料清晰明了、饶有趣味的时候更是这样。海绵式思维要求的基本脑力劳动不外乎两点:全神贯注、牢记在心。
如果你想成为有思想的人,吸收信息固然为之提供了有效的开端,这种海绵式思维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它无法提供方法让我们确定哪些但息与见解值得相信,哪些需要反对。要是一个人始终用海绵式思维来读书的话,那么他相信的就是任何他最后读到的东西。随便遇到一个什么人,就做了他的精神愧偏,这对个人和群体来讲都是十分可怕的。在这里决策变成了偶然因素的集合,而不是深思熟虑后的判断。我们觉得,你最好自已选择要去吸收什么、忽略什么。要想做出这样的选择,你阅读时得带着一种特殊的态度——那就是提问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你主动地参与其中。作者在试图跟你讲话,你就得尝试做出回应——虽然他根本不在你身边。
我们就把这种互动式的思维方式叫做淘金式思维。淘金者淘金的过程,为那些积极的读者与听众判断事物的价值提供了一个示范模型。淘金的工作颇有挑战性,有时还相当单调乏昧——不过,其报酬也会十分丰富。要想在对话当中的砂石里淘出黄金,需要你频繁提问,思考答案。
你是“海绵人”还是“淘金者”
小游戏:测试下——回答以下问题:
1.当某人想要我相信某事时,我是否会问"为什么"?
2.想到某一讨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是否会把它记下来?
3.我评价过讨论的结果吗?
4.如果某个话题针对的是讨论结果的合理性,我是否还会形成自已的结论?
如果4个问题都是“YES",你应该是倾向于“淘金者”,反之,就有可能是“海绵人”噢,在此,也特别说明一下,因为测试样本小,对测试的结果,其准确度是有待考量的。测试的目的,重点不在于确定我们到底是哪一种类型的人,而在于以此为引,去思考两种不同类型人背后的原理以及特征。
"海绵式思维" VS "淘金式思维":适用边界
海绵式思维与淘金式思维并无高下之分,海绵式思维重在得到知识,淘金式思维则强调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其进行积极的互动。因此,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补充:
海绵人:为“淘金者”进行分析提供必需的信息与知识积累。
淘金者: 对“海绵人”吸收的信息进行理性评价、分析。
也就是说,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为了应对每一个具体问题,最终做出合理决策,每个人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变换“海绵人”与“淘金者”的身份。
“海绵人”VS“淘金者”的成功案例
上周六,在西安举行的线下拆书课,我见到了崔崔和她先生,在过去的几个月,她们俩成功运用了“海绵人”、“淘金者”的角色转换,于3月中、下旬购买了她们在西安的其中一套房产。
“在过去的一个月,我们的这个楼盘,房价上升了近17%......”崔崔开心地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