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想明白为什么鲁迅会弃医从文了,按教科书上的说法是,鲁迅意识到中国人的病不在肉体而在精神,即便医术再高明也救不了千千万万精神上得了病的中国人,所以义无反顾的弃医从文,要用文章把中国人的灵魂解救出来。这都不知道谁编出来的,也许鲁迅自己,但是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我就从下面一些角度来分析一下。
有些事情的选择是开始不是结束,没有人对这种选择可以理想化和情绪化,长时间的正负反馈怎么可能抗拒,一定是经过利弊分析的。
首先学医和从文两条路,结合当时的具体社会环境一对比,立马发现学医要获得理想的回报一点希望都没有。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根本没有西医的落脚点,中国人大部分都没见识过西医,不存在任何信任基础,梁启超为了不让西医受到更大的误解,即使白丟一个腰子也没有公开责怪协和医院的医生,反而还亲自写文章为他们辩护。可想见,当年学西医在中国的前途是何等的渺茫,即便现在西医在民众中也普遍误解重重,多数人还是更信荒唐的中医,正如鲁迅所说“中国人病在精神而不在肉体”,即使到今天也还是成立的。
其次医学和文学虽都算是一门手艺,但差别巨大,医学这门手艺虽然单次的价值多数时候比文学的大,比如帮助一名重伤病人脱离生命危险肯定比同等时间下写出的文章价值大多了,可是一次医治只能一个人受益,价值再大也有顶,而同等时间的文章也许就可以突破这个顶,只因为文章能同时给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看,还能跨越时间传递到千年之后,收益不断累积扩大。一卷论语,历尽沧桑穿透时间之墙流传至今,其价值无法估量。华佗妙手之下,现如今白骨都没有了,若不是把他的事迹编成故事,谁能知道他!
最后医学是不断进步不断更新换代的,但文字和文章就慢的多,一千年前的好文章读来依然可以直达心灵,给人启迪;一百年前的医学大部分早已淘汰。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选择行当真的要慎重,有些行当你再努力也不可能有什么前途的,这是有客观规律的,非人所能改变的。事实上所有行业确实可以在回报率上分出三六九等的,而不是一切行当都值得做都平等。鲁迅为什么改行,从来都是只有利益权衡,成人世界哪来那么多牺牲小我为大家的童话故事。
你说你就是愿意,愿意奉献乐在其中,那这就另当别论了,我们举双手欢迎。同时能进入什么行当,也是自身条件和行业特点限制的,有些行当不是你不想,而是不能或暂时不能,但我们可以在有机会选择的时候或给别人建议的时候能更明白,而不要被那些宣传意味很浓的干扰因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