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辉10月14日工作日志
沐着晨光,踏着晚风,今天和几位老师一起去菏泽听了几节各有特色的语文课,真的是意犹未尽。
孙庆博老师教授的六年级的《穷人》,让我知道了语文课要聚焦语言,发展思维,才是一堂好课。孙老师就是抓住了文中描写主人公桑娜的两段心理描写,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课后,孙老师以课为例,为我们解读了基于“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设计实践探索。此任务群最终指向的是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品位,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孙老师提到的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设计和我们所进行的大单元教学一致,要设计好大任务,创设好大情境,提炼好大观念。大任务要有很强的驱动性,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来设计,要有挑战性。大情境的创设要真实,贴近生活,能体现出学科的特点。大观念关注的是生活问题的解决。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象,丰富审美体验,做潜心的阅读者;关注文体特点,提高审美品位,做积极的分享者;关注语文实践,提高审美能力,做有创意的表达者。
戴建荣老师教授的《古诗三首》巧妙地进行了整合和拓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人陆游的家国之爱,黍离之悲。课后,戴老师领着我们进行了吟唱,了解中国式读书法,领悟诗文吟诵之美。
史春艳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通过她的课例展示和解读,让我知道了语言文字重在积累和梳理。儿童不仅习得汉字,正确读写,更要成为汉字的发现者、守护者、传承者。作为老师,我们要改变机械识字方法,可以采用双线并进识字教学法。融通汉字的视觉思维,发现汉字的“象”,感性象形识字;融通汉字的逻辑思维,理解汉字的“理”,巡线拼搭识字;融通汉字的听觉思维,发现汉字的“韵”,诵读复现识字;融通汉字的系统思维,发现汉字的“网”,有序归类识字。作为老师,我们要拓宽汉字学习的场域,让汉字学习向四面八方打开。开发汉字学习任务群,在沉浸式体验中爱上汉字;开展跨学科项目学习,让汉字向四面八方打开。
李祖文老师讲的是《安徒生童话》导读课,他的教学设计强化了学生对于童话的感受和认知,引导孩子形成对于童话的印象。李老师提醒我们对于整本书,千方百计让孩子舒服的读下去,才会让学习真实发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阅读侦探,去发现书的秘密。
何捷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带着学生和我们穿越时空,沉浸诗中,去感受其中的景、人、事、情,在何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激发思维,精彩发言连连不断,赢得场下阵阵掌声。静下心来,又感觉回味悠长。何老师说,学习就是变化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变化,学习者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变化是由学习者经验引起的。通过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让学习过程被充分演绎,让学习者具有更多的获得感,让学习的发生清晰可见,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可视化。关于大单元教学,我们要做的是对应目标,设计评价;抵达目标,完成学习;单元学习,形成闭环。教学中落实学习任务群,主张现有资源的统整,带有任务驱动的意味,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何老师在报告中还一次次呼吁老师要好好锤炼执教的基本功;学习过程要充分展开,要教给学生方法和策略;要带着孩子进行大量的阅读,来增长学生的见识,学生的认知层面越丰富,学生的建构结果越标准。
一天的精彩课例听下来,真的不由地感慨,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真的需要很深的文学功底,有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技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这条路上,要精进的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