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首篇读书笔记了,所以也不用矜持着了,想到哪里写哪里吧。
一、反常识思维
我觉得全书读完,得出的结论是:反常识很重要。这也似乎和我们小时候就一直了解的真理“反对拿来主义”挺像的。
作者说常识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从人的原始思维而来的。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基因中的另外一个因素决定的:习惯甚至是惰性。常识是对的是靠谱的,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会再去探究,直接引用,反而觉得“旁征博引”。但其实有些常识在形成之初就是漏洞百出的,但我们因为时间关系、精力关系没办法去究其根本,所以在尽可能多了解常识的想法指引下,我们更习惯于直接记住结论并在日后大肆引用。
但其实现在社会貌似更希望反常识思维。
为什么现在惊人的进步越来越少了,因为能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已经被发现的差不多了,换个说法,很多常识都已经被人类总结出来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大发展,时过境迁,原来的常识还能发挥作用吗?可能吧。所以需要我们就事论事,一事一议。
二、从概率论中得到的五个智慧
1、随机
大多数事情并不是完全的随机事件,但都有一定的随机因素。就像之前逻辑思维里说的,为什么同样要进化,人类祖先猿猴为什么就能慢慢的进化为人类,而那些近亲却仍然是猴儿呢?随机因素或者偶然因素很重要。在人类祖先的群体中,可能随机生下来的几个小猴子就很擅长直立行走——虽然在当时应该被认为是病,但对现在的人类来讲,解放双手那可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点。很多的随机因素叠加在一起,人类就进化到现在了。
作者说“理解随机性,我们就知道有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没有太大可供解读的意义。我们不能从这件事获得什么教训,不值得较真,甚至根本就不值得采取行动。”我翻译过来就是有些事情是不可控的,所以不用太在意,还是留下一些精力去在意那些可控的因素吧。
比如升职加薪。一个朋友提到过一句话:行或者不行都没用,领导觉得你行你就行。嗯,就是这样。
2、误差
作者说“有了误差的概念,我就要学会忽略误差范围内的任何波动”。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想中国古代卯榫建筑那样可丁可卯的,很多都是像法官那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的,可左可右的事情很多,一板一眼的事情毕竟还是少数的。所以要把误差纳入认知范畴,从而减少认知误差(你能看明白吗?反正我懂了……)
3、赌徒谬误
不是所有事情之间都有相关性,如果想太多了反而会很累。
4、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
作者说“理解了随机性和独立随机事件,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是没有规律和不可预测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智慧。”
那么也就是说独立随机事件无章可循就是一种规律。
5、小数定律
书中提到小数定律说如果样本不够大,那么它就会表现为各种极端情况,而这些情况可能跟本性一点关系没有。
那么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真的不能听风就是雨,真的要用数据说话。
三、意志力
作者提到意志力其实是一种生理机能,而且是一种有限资源,甚至是我们的一个小小的选择都会消耗掉意志力。但其实是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补充意志力的,那就是吃甜食。
好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还是不要吃甜食了,而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重要的地方。比如减肥,比如工作,比如带娃。而不是放在每天做选择上。
我其实一年以来一直在实践胶囊衣柜,就是说衣服少而精,每一件都喜欢,每一件都能多场合穿,这就让我每天早上起来不用因为选择穿哪件衣服而白白消耗掉宝贵的意志力。最近要换季了,突然觉得胶囊衣柜有些小了,所以现在每天我讨厌早起找衣服穿……我想我的个人经历还是能说明减少不必要的选择有助于保存意志力的。
四、笔记就是力量
好吧,我能坚持写这篇的理由也是这个。
我承认一年来我翻了很多本书,其中也会很喜欢一些,也做了笔记或者思维导图。但是没有认真地做笔记,所以一些东西时间长了我只剩下模糊的印象了。这就降低了我的学习效果,所以前面我用的字是“翻”,而不是“读”。
对于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慢,第二遍快。这可能和书中介绍的方法以及其他人的方法略有不同。第二遍我过的很快,但很多人可能第二遍为了认真做笔记反而会更慢。
在读的过程中我也做了笔记,现在就是对照笔记写这篇后感。
慢慢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笔记和读书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无论如何,找感觉得时候,我觉得还是以量取胜!
五、我的理解
这本书是作者博客的一些整理,所以体系脉络并不是很清晰。但是也不乏一些耐人寻味的观点,比如反常识。但是书中的一些观点很多都是近来比较流行了的,比如刻意练习、比如笔记力量、比如拜托童稚等。所以我还是相信经典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