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即饮食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食育”一词,最早于1896年由日本著名的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我国自古就有关于幼儿食育的记载,但是我国的“食育”直到2006年才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里特引入。“食育”的内容和意义一直在不断丰富和拓展之中,目前尚未形成准确统一的说法,有学者认为,“食育”应包括生命与营养科学知识的教育,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的教育和饮食文化的传承弘扬。
所谓“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是从幼儿期起,给予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像力和人格培养上。在实践中,这种颇为有趣的“食育”,很易被儿童所接受,故在家庭和幼儿教育机构中得以迅速推广。幼儿与食物的互动是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互动,是理所当然的教育。共荣医学科技的儿童食育互动教育系统可以在家长或是幼师进行食育的过程中进行辅助,帮助儿童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更好的培养饮食习惯。食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在跨越生活、生命、生态的不同维度,获得和谐的情感和品质,如珍惜与不浪费、感恩与分享、和谐的生态和环保观念等。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食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政策制定、理论探索、实践探索等方面均未形成体系,需借鉴国外“食育”经验,从幼儿及青少年开始进行全民推进,联合政府、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多主体联动共同推动“食育”发展。食育是生活化的教育,可以实践的教育内容。幼儿在自已动手的过程中用五感来感知食物,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真正有趣的劳动教育。
民以食为天,“食育”是关乎国民健康的大事,应当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得到全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