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李密再次率众向东都,六月十七日,大战于平乐园。李密左边骑兵、右边步兵、中间布列强弩,鸣千鼓以冲锋,东都兵大败,李密夺回回洛仓。
5、
突厥派柱国康鞘利等送马一千匹到李渊处互市,许诺发兵送李渊入关,多少随他定。六月十八日,李渊引见康鞘利等,接受可汗国书,礼容极尽恭敬,赠给康鞘利等的礼物也非常丰厚。在送来的马中挑选好的,只买下其中一半;将士们愿意自己出钱买下另一半,李渊说:“突厥马多而贪利,这次都买了,他们会送来更多,最终你们会花光了钱,不能再买。我之所以少买一点,是向他们显示我们贫穷,而且也并不急切,我会为你们想办法赊欠,不用你们破费。”
六月二十六日,灵寿贼帅郗士陵率众数千人投降李渊,李渊任命他为镇东将军、燕郡公,仍设置镇东府,补任僚属,以招抚山东郡县。
己巳(六月无此日),康鞘利北还。刘渊命刘文静出使突厥以请兵,私底下对刘文静说:“胡骑入中国,是人民之大害。我之所以需要突厥军队,是怕刘武周联合他们,共为边患;又,胡人骑兵的马靠放牧,不费粮食,我只是借他们以壮声势而已。超过数百人,就没什么用处。”
6、
秋,七月,隋炀帝派江都通守王世充率领江、淮劲卒,将军王隆率领邛黄蛮,河北大使、太常少卿韦霁,河南大使、虎牙郎将王辩等各率所领同赴东都,联合讨伐李密。
韦霁,是韦世康之子。
7、
七月四日,李渊任命儿子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后方事务全部委任给他。
七月五日,李渊率甲士三万从晋阳出军,立军门誓众,并移檄郡县,晓谕以尊立代王之意;西突厥阿史那大奈也率其部众跟从。
七月六日,李渊派派通议大夫张纶率军镇压稽胡部落。
七月八日,李渊抵达西河,慰劳吏民,赈赡穷乏;人民年七十以上,都授予散官(有官职无实权),其余豪俊,随才授任,李渊亲自面试,一边询问其才能,一边提笔写下所授官职,一日之间,任命了一千余人。被任命的官员都来不及取委任状,就拿着李渊所书的官名而去。
李渊入雀鼠谷;七月十四日,驻军于贾胡堡,离霍邑五十余里。代王杨侑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驻霍邑,左武候大将军屈突通率骁果数万人屯驻河东,以抵拒李渊。正巧大雨连绵,李渊不得前进,派府佐沈叔安等率羸兵回太原,再运一月粮食。
七月十七日,张纶攻克离石,杀太守杨子崇。
刘文静抵达突厥,见始毕可汗,请兵,并且与他约定说:“如果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始毕可汗大喜,七月十八日,派其大臣级失特勒先到李渊军中,告诉他兵已上道。
李渊以书信招李密。李密自恃兵强,想要做盟主,派祖君彦回信说:“与兄支派虽然不同,根系本同。我知道自己德行虚薄,但是为四海英雄共推为盟主。希望与您左提右挈,戮力同心,生擒子婴于咸阳(指秦朝子婴向刘邦投降),杀死商辛于牧野(之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朝,纣王烧死),岂不盛哉!”并且想要让李渊带步骑兵数千人,亲自到河内,与他当面结盟约。李渊得书,笑道:“李密妄自矜大,不是一封信所能召来的。我正有事于关中,如果断然拒绝他,那是又制造了一个敌人;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让他为我封锁成皋道路,阻挡东都之兵,让我得以专意西征。等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再慢慢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利,也不算晚。”于是让温大雅回信说:“我虽然庸劣,有幸继承祖先余荫,出京担任使节,入京掌典禁军,如果朝廷危亡,我不能扶持,通达贤德之士,都会责备我。所以大会义兵,和亲北狄,共匡天下,志在尊奉隋朝。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不是您又能是谁!老夫年纪已老,知道自己的天命,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欣然拥戴大弟,攀鳞附翼,唯愿弟早应图箓,以宁兆民!您是李氏宗亲的盟主,如果能为您所包容,还能封在唐国,我已经荣耀满足了。杀商辛于牧野,这样的话我不忍心说;生擒子婴于咸阳,我也不敢闻命。汾晋一带,还需要安辑;盟津之会(周武王伐纣时,在孟津会盟诸侯),还无法确定时间。”
李密收到信,非常喜悦。出示给将佐们看,说:“唐公都推举我,天下不足定矣!”从此信使往来不绝。
雨久不止,李渊军中缺粮;刘文静也还未返回,有传言说突厥与刘武周乘虚袭击晋阳;李渊召将佐商议北还。裴寂等都说:“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短期难以攻下。李密虽然嘴上说连和,奸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唯利是图。刘武周是跟突厥走的。太原一方都会,况且义兵家属都在太原,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李世民说:“如今遍地都是庄稼,何愁乏粮!宋老生轻率急躁,一战可擒。李密守着粮仓,没有经略远方的战略。刘武周与突厥表面上虽然相附,内心实际上相互猜疑。刘武周虽然贪图太原,他就不担心自己的根据地马邑会受到攻击吗!我们本来是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如今遇到一点小敌,就马上班师,恐怕从义之徒一朝解体,回去守太原一城之地,也是做贼而已,何以自全!”李建成也以为然。李渊不听,促令引发。李世民将要再入帐进谏,正巧日暮,李渊已经就寝;李世民不得入,就在外面号哭,声闻于帐中。李渊召他问话,李世民说:“如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李渊这才醒悟,说:“军队已经出发,怎么办?”李世民说:“右军已经整装,还未出发;左军虽去,算下来走得并不远,请派我去追他们回来。”李渊笑道:“我的成败都在于你,还多说什么,随你决定。”李世民于是与李建成分道夜追左军返回。
七月二十八日,太原运粮也到了。
华杉曰:
军事上最危险的行动是撤退,因为你一撤退,敌人必定跟踪追击。李渊的军队本来是闹革命的,如李世民所言,是“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求苍生”,所以士兵都叫“义士”,是革命军人。起兵出战,一仗都没打,看见敌人,就害怕缩回去了,那“义士”们的“义气”就泄了,对李渊也没信心了。撤退的路上,有的人就要开小差回家了,这就是李世民说的“退还则散”,这部队你根本带不回太原。这时候,敌人追击,兵法上叫“击其惰归”,你要跑,敌军士气就旺盛,因为人人都看到你怕他,他以锐击惰,就是一路砍瓜切菜。你残兵撤回去固守太原,那也不是闹革命,是反贼了,这就是李世民说回去做贼的意思。所以,即便第一仗打败,都比不打就撤要强!绝对不能不打!更何况“进战则克”,打得赢,不是打不赢,这就是李世民看清,而李渊没有看清的形势。这不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这个案例,军事上还有一个地势问题,不是地形,是地势,战地的形势,就是《孙子兵法》九地篇,涉及“重地”和“散地”。李渊军队在前线,“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所谓“深入重地”,士卒没有退路,战斗意志坚定,抱团死战。粮食缺乏怎么办呢?《孙子兵法》也讲了:“重地则掠”,抢掠,这是七月份,李世民说,遍地都是庄稼,缺什么粮?抢就是了,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撤回去,回到士兵们的家乡,就是“散地”,《孙子兵法》说:“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本土作战,就是散地。散地怎么办,《孙子兵法》说:“散地则无战”,在散地,不能野战,只能固守城池。为什么呢?曹操说:“士卒恋土,道近易散。”就在自己家附近,管不好就溜回家了,军心容易散,士卒容易溃散。李筌说:“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也。他想家呀,又很容易跑回家,就容易散。李世民说“退还则散”,就是散地的散。这样的战争,不是保家卫国,是英雄要夺天下,对于士兵们来说,跟谁都行,都是求功名,取富贵,所以,本土作战是劣势,不是优势。
为什么要读书呢?你要处理的事情,书上都有,如果没有,那是你书读少了,或者没读懂。李世民是兵法家,书都读透了,知行合一,他后来留下一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他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是《武经七书》之一。其他人,包括李渊和李建成,跟他都不在一个水平。
李世民号哭,因为他看见了胜败结局。李渊醒悟,说:“我的成败都在你,随你决定。”这是他第二次说这个话了,这就进一步奠定了李世民的主心骨地位。李唐革命,李世民是主心骨,李渊是开国君主,李建成是太子,这三主并立,离玄武门也就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