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今天聊一个话题:后设程序。简单说,它是一种心智认知,是我们后天形成并认可的一种思维或者心智模式,那与之相对的模式,恰恰就是我们不认可的,并可能与之发生冲突。然而一旦认识了后设程序,你可能更加理解和接纳这个世界,从而更加和谐幸福。
举个例子:我们一般认可“积极“这种模式,那与之相对的“消极“模式可能就是我们不认可的,并可能会不接纳、甚至否定。这种冲突表现在对他人,也可能是对自己。
当我们对两种模式都有深刻的理解与接纳后,我们会发现各有利弊,并非绝对,我们可以更好的与之相处,并带来和谐与幸福。
让我们来详细说说:
一、到底什么是后设程序:
人们的行为习惯(表现)受其内在的后设程序(后天形成的一种模式)支配,后设程序是心智模式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受其内在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影响。可以比喻为思维框架,在任何给定的环境中,你的后设程序将决定你的视角,思维方式和对情境的反应,从而决定你的行为和反应。后设程序也有人说是删除过滤器---删除了你不认可的部分,只认为一种模式是正确的。所以后设程序往往成对出现:
比如:感性与理性,积极与消极,自我型和他人型,主动与被动、顺利和挫折等。
二、为什么说一种后设程序不一定是绝对的好?
我们一般情况下,会认为一些行为或者思维模式和与之相对的都有可能是好的,比如我们经常说性格无好坏;
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又会认为,某些模式是好的,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不好的。
比如,刚才提到的:
感性和理性,我们还容易接受,理性有理性的好处,感性有感性的优点;
但是,像后面说的积极与消极,自我型和他人型,主动与被动、顺利和挫折等,我们往往认为前一个词可能更好,那真的如此么?
我们详细拆解下:
第一对:过滤机制:“主动型”和“被动型”。
概述:“当你遇到某个情况时,你通常是在权衡之后迅速行动,还是对所有后果进行全面研究之后才行动?”,这很容易理解,有人去旅游,属于“说走就走型”,有人打死也不会这样,属于“细致攻略再出发型”,我原来就属于后者,必须深思熟虑,认为不想清楚,一定会做不好,认为背着包就走属于“用推土机过人群”,那不行。
客观全面的看,“被动型”倾向于停下来了解情况、分析和思考,等待他人开始行动,在极端情况下,他们是“消极的”,可能会陷入“分析迷局,从而丧失机会”。
而“主动型”朋友往往会表现为很少犹豫或思考,不做分析,有时会凭感觉下结论,有时候可能出现“用推土机过人群”一般的现象,可能片面,可能一边做一边出事故, 同时有时候这种JUST DO IT的模式会争取时间,避免犹豫和纠结,抓住了一闪而逝的机会。
全面的看,真的是各有利弊,哪种是绝对正确的呢?
第二对,参考框架:内部参考-外部参考
概述:当你要回答这个问题----你怎么就知道你干得不错?这时候,你是更加听从外部来源、他人建议(外部参考型)还是你的内心标准和信念(内部参考型)。
“内部参考型”同事制定自己的标准,提供他们自己的动机,决定他们自己的工作质量,或者将会只从那些他们认为值得听从的人那里获取建议。
“外部参考型”同事需要别人的意见和方向来确定这件事,目的是获得激励,并知道别人的做法.
当然,实际的人群中,也许是混杂的----即“内部为主”、“各占一半”、“外部为主“。我们这里简单点,便于分析。
内部参考型的人,更加笃定,做事不拖泥带水,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干扰了自己的决定,同时,也因为自信,可能会被赋予“武断、自我“的名声,不好接触,独断专行,或者不能兼听则明,而失去很多外部参考建议。
外部参考的人,开始会听取各方意见,过程中和后也会兼听则明,会被视为一个“能听劝”、“明智”的人,“名声”较好,同时,因为缺乏自我笃定,会犹豫摇摆,不会很快做决定,而且可能因为别人的“流言蜚语”而“迷失自我”。
全面的看,真的是各有利弊,哪种是绝对正确的呢?
三、当我们有了这个认知以后,对我们带来的帮助是什么呢?
我们瞬间觉得对这个世界接纳了,原来世界真的的可以多元化的,不是只有一个状态才是所谓的“正确模式”,原来“都好”;
我们可以把这种认知带入我们的生活工作,可以有不同的尝试,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模式,和不同的人相处也会更加和谐;
我们还可以把这种认知带给只有一种后设程序的人,让他拓展认知边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四、我们怎么做,才能不断地把这个认知深化到我们的意识中,真正形成我们的思维认知模式,而不是只是看了一个每天飘过的“一篇文章”从而感动一下就得呢?
佛教中常说:闻---思---修。
看这篇文章就是闻听的过程;
后面要自我思考:
1,到底什么是后设程序?
2,模式真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么?那我应该如何选择不同情景下的模式?
3,认知虽然不容易改变,但是一定会改变!
再后面要修了:
4,寻找每个模式的两面:
找到你认可的A模式的不足;
努力找你不认可的B模型的优点,问自己,这种模式的正向价值有什么?它很难找到,但是,一定有,而且有很多。
4,看看太极图,你发现了什么?
5,去跟别人讲解什么是后设程序,听他们反馈和讲解~这本身就是修。
6,最后是应用,我们单独谈谈可以用在哪里?
五、我们可以用在哪里?
1,教练对话:与教练对话中,了解客户的后设程序,与其匹配,有助于创造亲和。洞察客户的后设程序一方面与之匹配,另一方面也可以挑战客户,拉伸拓展客户的认知,让客户发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思维盲点及限制性信念。
2,有效沟通:知己知彼,了解沟通双方的后设程序差异,有利于更有效沟通。
3,销售推广:了解客户的后设程序,会让你了解如何更好地接近客户。
4,指导和管理:选择最好的方法来激励客户和员工,并与之交流。此外,在适当情况下,你可以通知你的同事或指导客户学习一些和全部的后设程序知识。
5,招聘面试:能够理解和影响应聘者或面试官。使用后设程序来描述职业或职位,以决定你理想的形象和可接受的职位选择,然后在招聘广告中使用适当的引导性语言。同时,在面试过程中引出关键的后设程序。
6,冲突和误会:不同的人在特定的后设程序中存在分歧,这是很常见的。你可以使用后设程序至少可以了解对方,在理想情况下,可以用一种有效的方法去处理内在的差异。
7,广告和营销:在升级或更新现有产品时,使用“改进”(“求同为主”)而不是“全新”(“求异型”)・因为大多数人都属于“求同为主”的性格模式
8,演讲培训:正如在几个过滤机制中提到的,联合使用某些特定的关键词,以确保你影响到所有的听众。
现在就分享出去,听听他人的见解,就是一种实践和修行了。
本文参考了简书作者~慧海无涯引力波的文章《解读后设程序,提升你的沟通力》,此处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