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後現代心理工作者,並在中年成為兩個孩子的父母,對於心理工作的方式與思考,有很大的省思和調整。這個省思,是來自不同位置的轉換(從心理師到父母),以及投入(從旁觀建議到把屎把尿,從父權到母職),感受到父母角色的不易,以及面對一個孩子與二個孩子的挑戰,並要兼顧工作、伴侶關係、獨處等多重困難等。這些歷程,讓我對於『什麼樣的心理取向、什麼樣的陪伴路徑可以幫忙?』,或面對為人父母挑戰的來訪者,有更多不同思考。
但也留意所處的主流氛圍對於父母有著超過所能承受的重量,例如:多數親子書籍都在『指導』如何去教養,甚至恫嚇如果父母做不到…會影響孩子未來…等等。或者,也常會聽到:『當父母的不會教養,就不要生』等言論。
殊不知,我們的『什麼都知道』,會讓父母如履在『無知』、『無能』的薄冰上。
當然,這些行動也許出於關切與善意,也深深相信許多書籍、言論也有其重要知識和價值。不過,除了建議、指導、負面標籤父母之外,是否也可以有些不同?
首先,當只看父母的缺失和問題:『做得不夠好!』、『沒有能力』時,往往讓父母處在挫折與無能為力裡,更會讓父母更不知如何行動,甚至也可能影響親子關係衝突。
再者,當我們傳達要好好對待孩子、看到孩子寶貴之處時,卻往往忽略父母也是需要被理解、被滋養的。每個做父母的,都有多元的面向,除了有需要調整、缺失部分,也有其做得不錯、已經在做的地方。相信當父母被善待、被理解時,也會容易去行動、去增進親子關係的流動。
『改變』並非是一蹴可及,那是從『已知過去』到『未知未來』的巨大鴻溝要跨越,是需要力量、需要他人支持一步步跨越的。當人們可以先立足在安全、有力量、被支持的位置,在準備要跨越改變、成長的巨大生命鴻溝的那一步,人們會走的更穩、更踏實,也比較不容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