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 2022.10.21
我出生在70年代,好像已经很久远,我印象里,70年代物质是匮乏,可是情感却丰盈,尽管缺吃少穿,却真心的快乐,现在能想起来的还是觉得溢于言表的欢喜,春、夏、秋、冬各有各的乐趣和美好。
01. 春天的“二月二”和“清明节”
春天来了,大地苏醒,万物复苏,小草发芽,人们等待脱去穿了一冬的棉衣,期待换上单装,是那种看得见的期待和喜悦。春天有两个儿时记忆深刻的节日,“二月二”和“清明节”。
“二月二”龙抬头,要吃蝎子抓(反正方言是这样,至于字不知道对不对),家家户户院里用草木灰画一个粮仓,中心是放了五谷杂粮,然后用砖头压上,还听母亲嘴里念念有词,至于为什么?不得而知,大概期待一年丰收之类的。记忆里最深刻的是各种各样的好吃的豆子,又叫“料豆”,煮的五香的最常见,讲究些的有:油炸的,蜜饯的,也有用面裹上再炸或者炸完再用水开糖裹上的,这样的极少,大概也是后来逐渐有的。开心的是小朋友那天是可以去每一家进行讨要的,至少可以要到六家,很好玩也很好要的,几乎每家都准备好的,现在想想都觉得很乐。
过了“二月二”,“清明节”很快就到了,小孩子家家,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愁绪,有的只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的喜悦,想的就是那天可以吃上好几个鸡蛋,平时十天半月都可能吃不上的,到了那天可以吃至少两个,那是梦里都能笑醒的乐事。
02. 夏天“坑塘里洗澡”和“吃冰棍”
夏天最美好的事,大约就是在坑塘里洗澡和吃冰糕(一种叫冰棍的味道)。洗澡,是大大小小,男女老少的感觉。炎热的夏天,村头上的坑塘里随着夏天来临几场大雨便坑满壕平,坑塘里洗澡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大多数都是皮猴子似的男孩子,几乎都是光屁股,稍大些的才会穿短裤,女孩子都站在坑边看,很少下去的,即便在坑边站着也觉得凉快。坑塘里的水经常被搅动的很是浑浊,尤其中午最热的时候,坑边被爬的踩的溜光水滑,还有种种制作的玩具:摔泥瓦屋,印模(各式各样的造型,都是喜乐常见的,孙猴子,弥勒佛等等),格子房,走大字等等。大人们也会在晚上收工后在坑边乘凉,有的趁着夜色也会在坑里洗澡。
冰棍是那时夏天最浪漫的味道。二八大杠后面驮着一个白色的写着红字“冰棍”的木箱,这是标配。里面是用白色棉被包着的冰棍,一般都是在农地里,乡间地头,大人们为了犒赏孩子们在农田里劳作,所以孩子们在地里干活最欢喜的就是等“雪糕”,甜甜的透心凉的那种爽,现在再吃“老冰棍”也已经没了那时的凉到心里的快乐。
03. 秋天“野地里烤地瓜,烤玉米”、“炸豆子”
秋天的美好当然是野地里烤地瓜、烤玉米还有“炸豆子”。我小时候的秋天是放“秋假”的,因为秋收是农家喜悦的大事,帮着家人秋收是对秋的尊重,大概也是一种庆祝吧。秋天是金黄的,是收获的季节,黄澄澄的玉米,带着皮。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分工合作,在沟渠的堤岸上,挖个洞,就地取材,做成篦子的样子,上面放上玉米,在捡一些材禾,就是架火烤的那种,有时候黑烟滚滚,呛的眼泪都掉下来,吃的是满嘴烟味和烟灰,烤地瓜同理。炸料豆则更简单些,就是拣拾一些未被割掉的豆棵,围堆一些豆叶,直接点火,烧火过后就可以在火堆里捡已经烧熟炸裂的豆子,记得很香很香,冬天里的玉米粒和地瓜也都可以放到烧饭的锅底烤,都觉得美味好吃。现在没试过,大概那时吃的也是一种烟熏火燎的快乐。
04. 冬天的“堆雪人”“打雪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了暮秋野外就已经格外的空旷和萧条,因为所有的庄稼都已经收割,已经搬到了农家的院里。这个时候地鼠就失去了屏障,还有野兔,獾等等,所以这个时候会有年轻人带着狗去地里追赶兔子,总是会跟着成群的孩子看热闹,多少也有收获。接着就是翻地,种小麦。再接着就是白茫茫的冬天等待春天。
记忆里,每年好像都下大雪,那种鹅毛般大雪,那种“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大雪。所以才可以有“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的乐子。小手都冻得通红通红,还是去雪地里疯跑,听着咯吱咯吱的响声,感觉天地白茫茫一片,洁白美丽,埋葬了所有的糟污。夏天洗澡的坑里结了厚厚的冰,冬天都去那里滑冰。尽管雪人模糊的也就是一个意向,滑冰也是摔翻跟头的很多,我们依然勇敢的快乐。
冬天的乐子还有很多:打四角,弹珠,丢沙包,还有用秧子跳绳,一整个街统子的孩子们捉迷藏,男孩和女孩都各有各的玩法,这些都是用来热身的运动,感觉每天都充满活力,现在想来大概也是为了驱除严寒。
以上都是那些年的小美好,没有一样是需要付钱的,都是自然的恩赐,以及信手拈来的美好和快乐。今日成文,是给经历过的友友们留个念想,也给没经历过的小伙伴们留份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