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逍逍熊
《深度工作》是阅读课的第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的卡尔.纽波特。我觉得特别难读,读完后再回想,只记得以下几点内容。
1.无论是哪一个领域的杰出人士,他们每个人都是深度工作者。比如
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专门写作思考的小木屋;
作者J.K罗琳在写作哈利·波特系列最后一部《死亡圣器》时,她入住了爱丁堡市中心的五星巴尔默勒尔酒店(Balmoral Hotel)套房。
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会远离世事(通常是在湖边小屋),只读书,思考大局。在思考周里,他会暂时放下日常工作和家庭责任,带上一堆白纸和书,隐居到一间小屋里。他的目的是拒绝任何打扰,深度思考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务。
正是在一次思考周中,他提出网络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动力这一著名论断。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备受赞誉的小说家艾伦·莱特曼(Alan Lightman)也用过大手笔的方法。他每年夏天都会隐居到缅因州的一座“小岛”上,做深度思考,补充能量。在2000年他接受采访介绍这种方法时,那座小岛不仅没有网络,而且也没有电话服务。后来他又解释说:“在那大约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似乎恢复了生命中一些沉静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彼得·尚克曼(Peter Shankman)的单次大手笔的例子更加极端,尚克曼是一名企业家和社交媒体的先驱。作为一位著名的演说家,尚克曼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飞。最终他意识到3000英尺的高空是帮助他保持专注的理想环境。尚克曼签了一本书的合同,要求仅用两周的时间完成全部手稿。要赶上截稿日期,要求他极度专注。为了达到这种状态,尚克曼做了一件非常规的事情。他预定了一张往返东京的商务舱机票,在飞往日本的航班上写了一路,抵达日本后在商务舱休息室里喝了一杯浓咖啡,然后登上返航的飞机,又写了一路。等他回到美国时,已经有了完成的手稿,这距他最初离开时仅仅30小时。“这趟旅行花了4000美元,但是完全物有所值。”他解释说。
2.本书有两个目标,分两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个目标在第一部分实现,让我们相信深度工作假设的真实性。第二个目标在第二部分实现,教会我们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训练我们的大脑,转变我们的工作习惯,使其成为我们的职业生活的核心。
3.开始学习工作前,要有仪式感。比如先洗洗脸,喝喝水,上上厕所等等做好准备工作。
4.一旦开始工作学习了,就屏蔽一切网络手机等等的干扰。不要看一会书又想去看手机。你以为看一会儿手机没关系,可以接着看书,其实不然,大脑又要重新链接你以前的学习内容。
5.深度工作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是一个小时左右就要休息一下。休息时就不要用大脑。最好是练练字,做做家务等等。
6.走路散步时,大脑可以思考。比如想写作大纲、想日记的题目等等。
我以前经常接连看几个小时的书,听几个小时的课,现在想想确实是没有记住什么东西,以后得精力高度集中地听书或者看书一个小时,再干干其它事情。
威尼弗雷德.加拉格尔说:“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我最好的选择。”卡尔.纽波特同意这句话,比尔.盖茨也同意,我更同意。因为我也会活出我自己的专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