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大空头,有点失落,想写点什么。
影片开头,向我们展示了证券市场中,一副众人的狂欢的景象,银行、证券、基金、投行弹冠相庆,买房的人憧憬这房价节节攀升和往常一样,一切似乎都很美好,而且正常。这是整个社会的高潮,都在喊着要要要,买买买。
故事从来都不是只有高潮,还有前戏和落潮。
前戏有点烧脑,但是值得一说,说明白了,就是一堆狗屎被包装成黄金售卖而且还有人赌它是狗屎还是黄金。话从,贷款机构发现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移民,低收入者和跳脱衣舞的)提供的贷款,然后让他们低首付买房,把他们的房贷打包成金融产品出售(次贷的由来)。针对这种产品还有其衍生品,那就是赌房贷能不能还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合成型担保债权凭证(CDO)。如果你听不懂,那就对了,银行家的目的就达到了。在这场游戏中,银行放贷销售人员帮助梦想通过投资房子致富的人造假,银行推波助澜,评级机构心知肚明,却拿钱办事,政府机构不管不问。房子这玩意,被当成了投机的筹码,绝大部分的人都被推上了牌桌,渴望赌一把大的,实现财务自由,与当下中国,如出一辙。既然是赌博,谁还会在意筹码是石头做的,还是黄金做的呢?
银行,基金,评级机构一起来坐庄,他们一手包装了这个产品,销售给自己,然后再加价销售给自己。听不懂吗?解释一下,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销售者,还是消费者,和其他产品区别不同的是,他们拿的是别人的钱生产,销售、消费,赚的是佣金。从左口袋放到了有口袋,一个商品就涨价了,经纪人和公司就转到了钱,这是个魔术,关于数字的。没人注意商品是什么,被交易了多少次,庄家和散户喜欢看的一个数字,叫利润,其他的,可以忽略。
片中谈到5000万美元的标的物,最终产生的了10亿美元的交易市场。这不是巴菲特的滚雪球,而是一个被投金融家们吹起来的牛皮。大多数人能够想到,牛皮吹大了,是会炸的,但是却没有人愿意相信。
繁荣的背后,危机的裂痕正在不断蔓延。在这场狂欢中,极少数勇敢的人看到了投资机会——做空,也就是赌房价会下跌,还不起放贷的人会断供,从下跌中获利,但是没人相信。我之所以称他们为勇敢的人,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事实,愿意相信,并采取行动,最终他们选择了放手一搏。
当狂欢落幕,大潮退去,绝大数人都在裸游。勇敢者获得了丰收,却看到众人裸游的不堪,痛苦而又无奈。
我们渴望金钱,我们希望挣到干净的钱。当面选择辛苦获还是投机取巧去获得金钱,大部分人会选择了后者。守株待兔从来都不是寓言,一幕幕的变着花样上演。当得不到兔子的时候候,还学会了掩耳盗铃,贪婪如此,恐惧如斯。
电影结局,寄托了美好的愿望,像所有其他电影一样,犯人被绳之以法,制度被改革,美好社会又往前跨进了一步。But,这仅仅是美好的愿望,现实毕竟和电影不一样。最终,进了号子的只有一个经纪人,原因是:损失严重,其他如旧。
7年之后,往事依然,故态重现,变形的CDO有了新名字,而且发行了,银行家们又开始编制新一轮美好的梦想了 。有时候,这个梦想也有另外一个称呼——“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