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长大·第四章:长大成人结语:陪孩子长大
2017-12-02 李子勋 中国心宇心理网
结语:陪孩子长大
人类的婴儿很脆弱。在两岁以前,你无论怎样爱他、关心他、抱他,都不会把他宠坏,但是假设在孩子两岁以后你不和他逐步分离,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可能会结得很深。当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很深时,会呈现出很多问题给妈妈,妈妈看到孩子有很多问题,会加重对孩子的关心,于是孩子对妈妈就有了控制的力量。愿意对妈妈呈现问题的孩子,并不是妈妈有多么尽职,而是孩子要控制母亲。他要使妈妈离不开他,使妈妈感觉到,如果我不管他,这个孩子就完了。这就使孩子与母亲的距离过分近了。
其实,孩子是必须要犯错误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必须允许他犯他那个年龄的错误。心理学有一个“挫折理论”,即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成长的。如果成人一直保护他,他就经历不到错误。其实,家长的焦虑就在于怕孩子犯错误,家长的所有努力就是避免孩子犯错误。但这样做的潜在危险可能是使孩子很少会有内心冲突。如孩子一直不单独睡,他就不会有接触黑暗和孤独的冲突。孩子在一岁半时被放到另一间屋子里独睡时会怎么样?他会非常恐惧,会惩罚父母,不理睬父母。但这都是他的情绪的投射,没有关系。如果父母能够坚持鼓励孩子和温柔地微笑,孩子的这种情绪就会很快过去。对孩子来说,如果他独自在黑屋子里过夜,就能慢慢地学会独自处理这种恐惧和焦虑。让孩子适当地独自处理一些内心冲突,体验恐惧和焦虑,他长大以后就很少会有心理障碍的可能性。
我们通常都是透过玻璃窗来看家庭,这只能看家庭的活动,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能够看到妈妈和孩子的位置,爸爸和孩子的位置,妈妈是怎么反应,爸爸是怎么反应。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互动的结果。有时父母会埋怨现在的家庭关系不好,不舒服,以为这种情况是谁的责任。但实际上如果把时间拉长就会发现,这里没有因果,你认为是原因的东西,本身可能就是结果,因果是互换的、循环的,而且经过无数次的循环,才形成了现在的格局。着重的是观察关系,而不是观察家庭教育中的对错,家庭关系是一种存在性的关系,没有什么谁对谁错。
我更重视关系教育,强调孩子在家庭结构中的关系,孩子在这个关系中是一个什么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是什么。对家长来说,发生问题时不要着急,当治疗师提出教育孩子的理论时,要看到这个理论的潜在的危险性。就像吃药一样,难免会有副作用,心理医生的治疗也潜在着危险。如果家庭面临着改变的话,家庭成员要能够承受改变的冲击。有些家庭是脆弱的,平衡本身建立在脆弱的关系中,如果听了治疗师的话,去改变这个家庭,有可能面临更大的麻烦和痛苦,有着更大的危险。治疗的目的是让人的焦虑减轻,而不是增加焦虑。其实问题没有什么严重的,那只是家庭类型的一种表现,假如觉得现在不好,自己可以换一个样子,家庭也可以随之改变,不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中国文化本身就有家庭融合的色彩,家庭分化不够,这是民族性的,没有什么对错。美国人从小认为自己很棒,而中国人从小就认为自己很差,要努力改变自己。这就是文化。心理医生通常不会把这些看成问题,它们仅仅是文化的特点。中国家庭的分化不良,结构分界不清,比如上一辈不知道该不该管孩子,该怎么管。按照国外流行的观点,是可以不管的,老一代可以帮助养孩子,照顾孩子,但不负责教育,教育是父母的事情。如果老人插入教育会怎么样?恐怕更麻烦。因为代际之间的期待不一样,每一代的人价值观也不一样。如果大家都热衷于教育孩子,那就会形成家庭教育层面的冲突。所以有些老人很聪明,躲在后面不教育,把教育的权利留给父母。这样的情况不一定不好。
亲子教育有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关系大于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其实家长不需要说很多教育的理念,不必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只要有良好的关系就行。我说的良好关系不是过度亲密的、过度依恋的纠缠关系,而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相互尊重的关系。当你和孩子建立起这样的关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希望孩子怎么变他就会怎么变。你希望他考上清华大学,他就会一直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因为他把这个目标看成是自己的目标。在我遇到的很多个案中,一些父母有非常正确的教育方法,亲子关系却非常糟糕,其中一些还是教育家,教育别人头头是道,但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就不行。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正是太重视教育了,反而忽视了和孩子的良好关系。这就像一个团队,如果人际关系良好,团队就会充满朝气、有活力,让他做到十分,他能做到十二分,不用告诉他,他会自觉去做。亲子关系糟糕的结果就是,你教育的方式越正确,结果越差。妈妈处处关心孩子、照顾孩子,并不是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妈妈理解孩子,孩子理解妈妈,妈妈绝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说他喜欢韩国的歌,要把头发染黄,妈妈不会阻止他,而会说:“是吗?这个想法不错,妈妈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我不知道假如你染成黄头发老师会怎么说。”孩子看到妈妈尊重他的意见,反而不会染头发了,因为他会想“假如我染了头发,老师会怎么说呢”。
第二个原则,用成长、发展的眼光而不能用凝固的眼光看孩子。如果孩子说谎,父母知道后非常紧张,认为孩子品性不好,就会充满焦虑。当一个人充满焦虑的时候,思维就容易狭窄,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简单甚至糟糕,如骂孩子、惩罚孩子。最好用成长的眼光看孩子,比如鼓励孩子犯错误,当然是要犯他那个年龄应该犯的错误。男孩有攻击性,你不要去打压他,可以去引导,比如孩子把别人家的玻璃打碎了,不要训斥他,不要说他是坏孩子,而要说聪明的孩子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惩罚他;一种是认为孩子犯错误对他的成长是重要的,他需要犯他这个年龄应该犯的错误,包括撒谎、打架、偷别人东西等。一个八岁的孩子打动物,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但是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用硫酸烧熊就会产生公愤。为什么?因为,每个年龄段的人只能犯这个年龄段应该犯的错误,这是社会容许的错误。一个五岁的孩子在王府井大街上撒尿,没有人会指责孩子是小流氓,但是一个三十岁的人在王府井大街上公然撒尿,派出所就会把他请进去。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犯错误看成重要的事情,甚至我可以鼓励孩子犯他那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犯错误恰恰是帮助孩子成长,如果父母不让孩子犯错误,孩子就不能从犯错误中学习,不能成长。如果妈妈从小处处关心、事事照顾她的儿子,什么错误都不让他犯,儿子非常听话,儿子到青春期后就没有经验来处理他的焦虑,处理挫败感,他不敢欺负别人,就会欺负最爱他的人——妈妈。最爱他的人给了他安全感,所以他就对妈妈说粗话,干一些无法无天的事情,因为他知道攻击别人会受到惩罚,攻击妈妈不会。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小时候没有犯错的经验,所以会犯一些大错误。孩子小时候没有从犯错中学习到责任和聪明的应对,都是妈妈来替他处理好了,现在他大了,妈妈没有能力帮助他处理好社会矛盾了,他就容易把愤怒指向母亲,把一切不顺都归咎于母亲。
第三个原则,教育方式大于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正确或错误不重要,有效才重要。很多家长读了许多教育孩子的书,结果是书读得越多越糟糕,跟孩子搞得像仇敌似的。你不能在孩子面前扮演专家角色,很多孩子藐视权威,家长越权威,孩子越不想听话。社会并不像教育家所认为的那样理性和单纯,很多人写教育孩子的书不是真心为每个孩子和父母想,而是宣传一种他喜欢的教育理念、一种观点,为了维护这个观点,他会故意地把事情说得很简单明了。如果家长把教育专家的话太当真,可能会得不偿失,这里也包含我这本书谈到的教育理念,家长最好也不要太当真,最好只当作一种可选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全部。正确和错误不重要,有效(useful)才重要。这样的观念比较符合现代实用主义的思想。我们要告诉孩子一些实用的东西,不要只告诉孩子正确的东西,很多正确的东西只能在书本上活着,在生活中往往就死了,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实用的教育才是现实教育,这种教育不容易妨碍孩子建立适合自己也适合社会的价值体系,伦理与哲学思想,审美态度与世界观。
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掌握了教育的真谛,才会做到“陪孩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