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背景下,我们如何进行活动育人?北京中小学德育专家迟希新教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从两幅读来令人沉痛的高考标语(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谈及中国的教育制度,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今天,当我们的教育绕不过成绩时,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为代价,而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把他们当作真正的“人”。那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活动来育人,这才是当前教改背景下学校教育的不二法门。
小活动,大德育。首先,我们要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整合学科教学,开展同课异构,挖掘教材背后的德育元素;此外,要改变单一的学生发展评价。著名教育家李希贵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多元化理解,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见解,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迟教授强调,班主任一定要弄清几个问题:我们组织活动是为了什么,教育为什么离不开活动,我们为什么要做活动研究。我认为,活动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活动促进教育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要发展以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把老师想告诉学生的话变成学生自己的真实体验;把老师要灌输思想观念变成学生自己感悟出道理;把老师反复的要求变成学生自觉的习惯。因此,我们要把活动时间拉长,把活动空间进行拓展,由课内到课外,由校内到校外。把活动过程优化,创新形式和内容,用“小活动”构建育人“大棋局”,从而达到有效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