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之路:领悟篇3 关于你的悟性
蔡雪芳 201906
行进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往往会有一种误解:如果我足够认真地去内在探索,或足够用功地去修正自己,如果我内在探索和内在修炼的时间足够长,那么我就会慢慢达到某种境界或转化到某种状态。依这样的推理,我们就会得出结论,认为悟性就是内心的转化状态,即是说,我目前没在开悟状态,将来有朝一日会达到开悟的状态。
以上这样的想法是很能让人理解的,毕竟在我们的生活历程中,实事求是的角度来论,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内心转化的现象。比如,快乐是由愤慨不平,像生气、愤怒、怨恨等沉闷的情绪被化解之后转化而来。比如,笃定是由心神不定,像浮躁、害怕、焦虑等不安的感觉被释然之后转化而来,再比如,合一感、洋溢的心绪,与天地万物相融相通的感觉,是自己内心在不断扩展的转化状态。甚至身体的轻安也是由食物通过摄入,慢慢消化然后吸取营养、排解废物的转化过程。由此我们推断,自己的悟性就是从迷糊暗钝、到豁然通透的一个转化过程。
可是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解开这份误解关乎到我们自我成长的行程,将呈现喜悦的风范,抑或辛苦的模式。因为这将决定我们内心的立场,这就好比你观察云层,如果仅仅从云层的角度,会发觉它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彩云时担心它可能稍纵即逝,乌云时又觉着其沉闷难受。但若是你站在天空的角度,你再来观察云,不仅不再受困于乌云,而且还能依云层的线索而找到天空的开阔。
这云相当于人的心绪,这天空即是我们的悟性,这在禅宗中有一典故正好可以启发我们。
当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让众弟子作一偈颂,以示人生奥秘和禅的深义。众弟子中聪慧第一的神秀作如下一偈:身为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见此偈后告之全寺上下众弟子背诵并践行此偈,因为这偈是在勤勉大家如何转染成净,如何转负为正,方法就是勤加拂拭,但这仅仅只是方法,与传衣钵无缘。后来慧能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大师就是依此偈传衣钵给了慧能。这就是著名的六祖慧能大师的得法偈,这正道明了我们的悟性恒常在,本自在。
今日我们致力于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此番行程达成与否不仅在于我们的勤奋与勤勉,更在于我们的见地与立场。我们只有从一开始就安住于内心的真实力量,才能将所有努力回归,将所有付出整合。宁静与喜悦是悟性的质地,如同钻石的风采一样,它们一直在,是每个人的自然状态,是每个人的本色状态,你需要做的是领悟它,忆起它,并实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