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把万能钥匙,当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能够开启一扇光明之门,而罗辑思维正是这把万能钥匙,只要我们轻轻转动一下,眼前的世界变豁然一亮……
如果你是一名职场人士,罗辑思维能让你迅速理清同事,上级之间的关系,并迅速提升自己!
如果你是一名全职主妇,那么罗辑思维能帮你恰如其分的协调家庭关系。
如果你是一位自由职业者,那么逻辑思维能让你更好的为自己的未来定位。
无法坚持本心,思路易受外界干扰,以致被人牵着走,不能及时应对。
同事B经常谈的话题,就是和老公吵架拌嘴,几乎吵不赢。
我们纷纷好奇地问:“为什么?吵架我们女人应该占有优势啊!”
B说:“你们应该知道,我老公很能说吧。平时和他拌嘴吵架时,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或是刚刚想起应该说什么,他就像机关枪一样,嘟嘟嘟一长串,说的我脑子发懵,不知不觉自己都忘了该说什么。等回过头来,我仔细一想,不对呀!我应该这样说,可再去找人家理论,人家早就举着休战牌,不玩儿了!”
虽然说夫妻间一些无伤大雅的吵架可以调节气氛,而且每次过后老公都会哄她,向她道歉,但心里就是有一团气,梗着,不舒服。
B说:“我就羡慕A(单位另一个同事),头脑特别清晰,反应灵敏,越是着急,紧张的时候,思路反而更加敏捷,说话条理清晰,有板有眼,即使对方再能说,她都能从中找出漏洞,做出反击,一点儿也不怵头,简直太有女王范儿了!”
我问B:“你知道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吗?”看着B茫然的摇摇头,我说:“你缺少一种能帮你分析自己,理清思路的方法——罗辑思维!”
如何提升罗辑思维呢?
【一】学会反方向推演,由结论反推原因。
周六休息,给爸妈分别买了一双旅游鞋,鞋底软,防滑,主要是特别轻便,不像皮鞋穿着沉重。考虑到,已经入冬,父母脚底血液循环减慢,给他们挑了鞋里加绒的款式。
让他们试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试,“赶紧拿回去退了,我们又不缺鞋子穿。”好话说半天,才勉强穿上。还不停的念叨“上班这么辛苦,总是乱花钱……”
父母为什么会嫌弃,不想要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后面隐藏的是什么?一层层抽丝剥茧下来:
一是父母觉得自己老了,在工作上生活上,都帮不上孩子们,他们能够自给自足,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
二是父母觉得与年轻时相比,心里落差很大,觉得在孩子面前没有了优势,反而成为需要照顾的人,失落感很重。因此才会反复的重申,不需要我们给他们添置东西。
得出结论之后,事情当然非常好解决了!直接顺着老人的思路,知道老人是心疼我们的辛苦,同时证实自己的欠缺,即使已经成年,仍旧需要父母的支持与帮助。凸现出老人的优势。
同一件事,换一种思维方法,收获和效果截然不同。
【二】运用产品思维,从用户需求出发。
今年单位举办秋季研讨会,会上有订货环节,往年,业务前期走访客户,带回来的数据只有各地区到会人数,年龄,性别,并确定会订货。详细的订货量,明细一概没有。
这样导致会场上的订货环节,一片混乱。因为每个业务负责客户很多,只看见业务员满场跑,会场上空飘着的都是各种喊声“某某某来一下”,“某某某到这一下,看我怎么订货合适”……
订货会最后也会成功,订货量也很高,但会场上的效率和质量却很乱,有许多不足之处,距我们想象中的高质量的订货会,还差很多。
今年的订货会,我改变了一下思路:从用户,需求,出发:我们与客户之间是属于双向对等的关系,客户是我们的用户,我们需求的是高销量,而这销量是通过订货会由客户带来的。
反过来,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我们同样是他们的用户,他们的需求是货品和服务。通过订购货品,得到心怡奖品和服务。
因此,我根据不同客户的月销量,将客户群体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别,在原销量基础上定出月销量+1的额度,并分配相应的奖品,做出一份数据分析报表。使客户觉得没有太大负担,稍微使点劲儿就能完成,占用不了多少资金。
业务拿着报表走访客户,客户看到自己的月销量,再对比订货量,觉得比月销量稍稍高出一点,我不用费很大力气,一个月就能周转开来,还能得到心仪奖品,何乐而不为呢!
奖品也能提前和客户沟通,以客户需求出发,提供其心怡奖品,或同等价值替换,使客户的期望值达到更高!
这种方式关照到了所有客户,一些大客户如果需求价值高的奖品,只需结合月销量,适度增加就可以。而一些小型客户也不会有落差,觉得我定的货少,就没有什么奖品,白来一趟。
研讨会现场,各环节衔接恰到好处,客户订货热情高涨,乱中有序,会后客户回馈:对我们研讨会评价非常高!
心随脑动,罗辑思维这把万能钥匙,带我们披荆斩棘!
有脑子方能走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