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写日记,有四五年了;既然是日记,自然还是“私密”留给自己。不过自今年6月份开始更多的转移到纸质笔记本:手执笔,跟着思绪漫游,可以更充分的表达,也有更多的机会看到,看清一点点的自己。
今天下午2点忙完,中午没好好吃饭,自然地拿来一些吃的犒劳一下自己。沙盘室的地面都是湿泥沙和水迹,“晾一晾,明天才更好收拾一些”,于是整理文件资料,导入沙画照片,准备明天要用的合同等。
一会儿,突然觉察到自己在不停的吃东西,且有无法停下来的感觉。当下有意识地让自己停下来,细细感受:其实肚子有些涨,鼓鼓的还有点撑的不舒服,可是却弥漫着一种感觉“身体内的底部需要有东西送下去”,此刻体会到那就像是一个深洞,在渴望着被填满。我逐渐意识到“我好苦闷”,我不清楚下午孩子的工作给了我多少影响,还是节日效应勾起了心底的某些东西?我很苦闷,待收拾好了我要早点出门,接孩子放学之前先去趟菜市场,去烟火气里熏染熏染,很需要。
继续收拾着东西,脑海里重演着早上日记里的一段内容。
听来的故事:一位优秀教师分享,她的童年是跟着奶奶度过的,奶奶无法给到自己有关性格,学习,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教育,但是她的班主任在这些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位老师还说,她看到这个班主任总觉得像自己的妈妈,那么的温暖。
故事听到这里,我祈祷着这位老师一定要属于很幸运的那一类,否者这么优秀老师的背后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折磨。其实人都会经历苦难,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担心是因为,有些苦难是可以在成长中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的。比方这位老师学生时代对于班主任的那份热爱和认同,恰恰是隔代养育中母爱缺失的典型表现,所以我期待老师是幸运的:她对班主任的认同所选择的人生恰好也发掘和发挥了她自己的天赋,否者这份认同反而禁锢了老师的生命活力。
最近把吉竹伸介的书/绘本买来看了个遍,其中《尿裤子男孩》,我原本想用来跟工作的孩子做一些连接和沟通,可等我把作者的书都看完,我猛然发现:尿裤子男孩说的不是尿裤子的事,吉竹伸介的所有的书都在传达一个主题,就是“认同”,包括尿裤子男孩。孩子认识自己,或者人长大,需要有一面镜子来反射自己的样子,也就是孩子是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才有能力去看周围的人,然后就有了“认同”的课题。然而,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带着“认同”不良/失败带来的神经症性的苦恼,而作家可以通过文字故事表达出来,好似因祸得福的感觉。所以说,某位伟人曾说:苦难的经历是日后的财富。也是“认同”的。
如果足够幸运,我们认同的恰是我们生命里最具活力的潜能,自己受益,大众社会必定也受益。
如果不幸,我们认同的恰是我们生命早期缺失的,需要填补的,那么,早早晚晚,这禁锢的生命会找上门,渴望解脱,那便是神经症或抑郁或等等症的发作之时。
回来说自己的苦闷,找不清原因,就不找。收拾妥当,背起书包,去菜市场。路上,思绪还是不停歇:逃避还是会回到原点,please,就在那苦闷里面待着,安住下来...是的,就好像我们烦闷的时候,找人聊聊天追追剧打发打发,那一阵的情绪也就过去。我偶尔会用这种方式,比如今天去菜市场,只是我的工作性质,不断的在挑战我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程度,会影响工作的进展;对自己的认识越多,越能够放下自己。认识什么?本能的欲望,需求,缺失,创伤,爱的能力等等,越能面对自己的不堪和阴暗的面相,整个人也就越发的柔软起来,在路上,一辈子的功课。
虽写在教师节,但跟教师节也没什么关系。就这样吧。
写完已发布了,突然想到自己为什么命名“写在教师节”,中午那会有一阵感慨:
在我们的生命中,会经历很多的人,这些人来了,又去了,来来去去,似乎就是人生。这些所有的人,我们喜欢的,讨厌的,热爱的,惧怕的...都是我们的老师,都是来充实和完整我们的生命:有时候很精彩,有时候黯然无光;精彩的时候或许会沉溺,黯然的时候想要逃避,然而无论如何,只要别丢掉“我”,别丢了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