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场疫情,公司作二休五,被动赋闲。便有了更多时间读读书,也做一些自我提升。之前也冲动性的买了挺多书,但不喜欢耐着性子咬牙切齿的看,毕竟个人感觉看书应该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但享受之余,每每阅读完一本书之后,还是希望自己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而学到的东西时间久了不用就会忘记,于是找了这个平台,来把自己的一些感想写下来,权当做是个自我提升的途径吧。
大学期间有宏微观经济学的课程,那会儿对于这门科目还不是那么感兴趣,玩性比较大吧,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工作之后越发觉得有一些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在拼命寻找答案的途中才发现经济学的很多原理是可以解决自己的困惑的,真是恍然大悟。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挺厚的,看了挺长时间才看完。之前看书都是跳着看,只看爱看的部分。但是这本书的确是一字一句的读下来的,一来薛兆丰老师是北大教授,想着认认真真的把它看完就仿佛也接受了北大的教育,二来写的的确通俗易懂,很多例子也很有趣,便不舍得跳过一页。
之前读书也会有所记录,这次算是第一次在平台上正式写读书笔记。因为其他人有可能会看到,写之前也反复的考虑怎么才能写的更加有系统性,想来想去也没个答案,索性摒弃了偶像包袱,权当是给自己看吧,以一种自己更容易思考和记录的逻辑去写就行了,得罪了。
一.马粪争夺案:
这个案子发生在1869年4月6日。原告请了两位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他俩从晚上六点干到八点,在马路上共堆了18堆马粪,堆起来之后由于太多了拿不动,两位帮工就回去取车准备第二天取走。但是他俩没有在马粪上作任何标记。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发现这18堆马粪,就问附近巡逻的人这些马粪有没有主人,巡逻的人也不知道。于是被告就运走了马粪撒在了自己的田里。到了中午两位帮工来取马粪,却发现没了,询问之下得知被告取走了马粪,于是将其告上法庭。
第一章稀缺
第一章讲的是稀缺,这个例子举的特别有趣,因为法官也纠结了,不知道该怎么判罚。如果要看马粪的主人是谁的话,那应该是马,原告被告都不属于马粪的所有者。原告负责将马粪进行了整理但是没有做标记,而被告在没有标记的情况下花费时间将马粪运走同样付出了劳动成本。其实判罚谁并不是很重要,而是要看不同结果对日后的影响,设想一下有两个村子,发生了同样的案件,唯一不同的是第一个村子将马粪判给了原告,也就是堆马粪的人;而第二个村子将马粪判给了被告,就是那个看见马粪把它运走的人。这两个村子若干年后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第一个村子,由于把马粪判给了创造财富的人,那么村民就会有这样的预期:凡经过人类劳动的成果都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随意被别人拿走,于是村民就会达成共识,不会花费很多精力思考如何保护财产,而是努力创造财富。若干年后这个村子将会走向富足。而第二个村子由于把马粪判给了被告,也就是运走未标记马粪的那个人,那么村民就会形成另外一种预期:只要没人看管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拿走,结果顺手牵羊的行为就会大大增加,人们就会把精力放在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上面,损害了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若干年后这个村子就会走向贫困。一个小小的例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还是意味深长的。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事件本身,更要考虑到事件会对未来产生的影响。
二.亚当斯密看到的现象,一个人尽毕生之力,也很难博得几个人的好感,而他在文明社会中,随时有取得多数人协作和援助的必要,这种情况下,人们该怎么办呢?答案就是依靠市场。市场是一个陌生人跟陌生人打交道的地方,是一个陌生人服务陌生人的地方,彼此做着价值交换。但是人还是要同情心的,帮助朋友应不求回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以在大的市场中,为了增强效率,要靠市场,讲规则,通过价值交换和陌生人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对于家人和朋友来说,就不要仅仅计较,过分的讲究市场原则。也不要在市场中奢望得到陌生人不切实际的爱心。
我还是很赞同理性人的思想,人都是利己的。每个人有不同层面的需求,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有背后的动机,有的是渴望得到利益,有的是渴望得到认同和尊重。所以搞清楚每个圈子里的规则,做等量的价值交换很重要,可能这样想显得特没人情味,但事实的确如此,人情味本事不也是需要互相帮助来维系么?
三.世界银行失败扶贫史。在非洲,如果每个儿童能拿到12美分打上一针疫苗的话,死于疟疾的人数会减少一半。但是过去50年,西方对非洲的援助高达2.3兆美元,却没做到这一点。在实践中,四个方面会让扶贫难见成效。最重要的一点是市场有反馈机制而扶贫没有。比如在市场中,一碗牛肉面10块钱,顾客吃完后有两个选择,继续吃或者下次不来了。看到顾客下次不来了商家也有两个选择,要么提高质量,要么降低价格,否则生意就做不下去了。但是慈善却没有这种反馈机制,白送一碗牛肉面你要不要?不管质量如何,下一碗还白送,什么时候是个头该如何界定?
所以不管做哪些事情,反馈机制都是一个很好的优化方法,做事必有目标,定目标必然执行,执行必有结果,结果必然反馈从而优化目标设定。
四.歧视:不公平的对待。一般人认为,歧视别人就是欺负别人,被歧视就是被欺负,但往往不够准确,歧视别人,自己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经常有人说,美国人怎么样,日本人怎么样,韩国棒子怎么样,这都是以偏概全的视角,这种视角实际上是一种歧视行为。但了解陌生人是需要时间成本的,以偏概全能让我们以最低成本获取一些初步印象。当然以偏概全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如,马云当年到处找投资人,但是都觉得他夸夸其谈,没把钱给他,那现在可能都会非常后悔。在国企里,竞争压力小,招聘部门就有更大的主动权去歧视特立独行的人;相比之下,私企竞争压力大,雇主以貌取人的话往往会错失掉真正有才能的员工,所以更看重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在这样的机构,歧视现象就比较少。
我们要在花费时间成本认识一个人和直接歧视错过一个人之间做权衡,找到一个相应的平衡点。尽量减少歧视,以满足自身的具体需求。不要地域黑!以偏概全可以节约时间成本,但也可能错失良机!
仿佛又仔细的把书看了一遍,但是这仅仅是第一章节的小部分内容。一共十个章节都阐述了不同的问题,觉得分开来写。下一章成本,在经济学中非常重要。
第二章成本-不要只盯着钱
1.“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一块地不仅可以用来建采石场或者小区,它还有abcdefg好多用途,被选中的那个选项,它的成本就是所有放弃了的选项中价值最高的那个。简言之,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而沉没成本,就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是不可收回的支出,凡提到成本,我们一定是向未来看的,而不是看向过去,所以,沉没成本不是真的成本,做决策的时候也不要考虑沉没成本,因为不可收回。例如我们看电影,坐在电影院20分钟就知道这部电影好不好看,虽然电影票已经买了,但是如果这部电影不好看甚至影响心情的话,最好的做法就是尽快离开。因为买电影票的钱已经沉没了,不再是成本,要及时止损。”
从脱离物品本身,看与之比较的其他物品的成本从而确定标的物品的成本,用这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恍然大悟。
2.你拥有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生命究竟要怎么度过,放在哪里,是由社会上其他人共同决定的。你选择职业,也很大程度上受别人对各种职业的看法影响。其实,我们年轻的时候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不同的课程,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哪个职业带给自己的收益最大,无论金钱还是成就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兴趣,同时自己花费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所以,用力的去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先博后精,也不枉走这一遭。
3.资产的含义非常广泛,可以是土地,矿山,人的才能,发明创造,甚至是特权。只要能带来收入的资源都叫做资产,而对资产的付费就叫做“租”。以人力资本为例,你在公司上班,老板给你1万元月薪,他指望你在上班时间好好工作,但实际上,你每天在工作时间里抽出半个小时来刷朋友圈。老板也不会因此炒你鱿鱼,你就为自己赚了半个小时的“租”。
寻找能够带来收入的资产,是人类的共同行为。但这些行为可以明显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类似医生研制出治疗癌症的药物等;另外一类,是某个年轻人花了十年青春在官僚机构里谋取一份正式的闲职行为,或者像某个公司通过公关手段拿下特许经营权。表面上这两种行为都在努力工作,实际上前者增加了社会财富,后者则消耗了社会财富。
4.科斯定律:谁用的好就归谁。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一开始他的产权归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到最善于利用它,能最大化其价值的人手里。(交易费用足够低的情况下)
生活不是非黑即白,还有很多灰色地带,多方征用稀缺资源的时候,人们要做的就是在其间寻求平衡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5.实际上,整个经济学的思维都是关于边际的。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相同时,总收益最大。
经济学考100分是没学好经济学的表现。更应该把时间平均分配到其他学科或者社会活动中,以追求总分的最大化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6.需求第一定律:需求受价格影响,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市场需求减少。
需求第二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增加,人们会找出更多的可替代方式。一件商品的价格决定它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
需求第三定律:好东西值得运到远方去。
7.价格只是一个信使,他只是如实的反映商品稀缺的信息,枪毙信使并不能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价格永远只起到调节作用。
按出价高低的方式竞争,可让社会财富迅速增加。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果是,今天我们需要的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基本上都是按照出价高低的方式来分配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社会竞争规则的转变,造就了我们整个社会财富的巨大变化。
8.稀缺是人类乃至动物都普遍面临的基本约束,短缺是指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人们仅仅用出价的方式买不到这种商品,而只有采取其他的竞争方式才能买到这种商品的情形。例如春节买不到火车票,要通过黄牛或者抢票软件才可以买到,这时候人们就动用了价格以外的方式来竞争,仍然要付出额外价格。春节火车票本质仍属于一种商品,只不过政府采取了价格管制策略,如果完全交由市场机制去确定价格,那么就会有人选择春节不回家,那些春节回家可以获得更多收益的人也会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买票。从而实现社会收益的最大化。补贴教育也是类似的事情,政府补贴教育有两种方式:一是把钱交给家长,二是把钱交给教育机构和学校。政府通常交给学校,这时学校要讨好的就不是学生,而是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了,而教育质量如何,家长和学生是否满意,则很难说。其实应该把补贴发给家长,让学生自由择校,这样学校也会把精力花在教学质量上面。
无论是垄断企业还是竞争企业提供的商品,价格都应该由市场决定,否则就会出现我们前面所说的短缺或者过剩的现象,从而产生无谓的损失。火车票的定价应该参照航空公司的做法,打折机票就是一种市场定价机制。
春运火车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尾巴,是习惯了市场经济的年轻人了解过去生活方式的一个样本。
9.我们要让每一条路都有价格,都通过价格来调整。猪肉贵了牛肉当然会贵,牛肉贵了鸡肉也会贵,这时候人们就可以根据不同食物的稀缺程度,来选择他们的需要,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高速公路需要进行收费,这样才能把它的使用权交给那些最需要它的人,从而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若是免费了,招来很多本来对没那么大需求的车主,高速公路就堵成了停车场,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可以选择免费也可以选择收费。如果收费就能达成两个效果:可以筛选需求,判断谁更需要这项公共服务。第二就是可以进行经济核算,政府修了一条隧道,如果免费,我们无法知道它在经营上是否合算,如果收费,我们就能计算出修这条隧道划算不划算,从而推测出是否需要再修一条。
10.任何一宗现货和期货之所以存在利率,关键是人们都有时间偏好,人们都愿意早一点消费,而不愿意晚一点消费。而那些想要换取现货的人为了说服别人,让他们推迟消费,接受期货,就只有一个办法,对他们进行补偿。补偿就是利率的基础。未来越不确定,利率就越高。
回过头来看期货市场也是一样的,整个世界中,风险的总量没有变化,但是由于风险的分摊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满足感得以普遍提升,那些讨厌风险的人,哪怕是多付出一点钱,他们也得到了满足;而那些喜欢风险喜欢大起大落的人,他们得到了金钱的补偿,也非常满意。期货市场上,对未来的预测越准确,就越有机会赚钱,所以人们会孜孜不倦的分析他们手中的信息,做深入的研究。
11.衡量一个市场的竞争程度,主要看一个行业入口处有没有行政设置的障碍,有的话,这个市场竞争程度就有限,没有的话,市场就是激烈竞争的。你不去找竞争,竞争就回来找你。所以长期来看,提升自身的实力,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本才是正确的选择。
12.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质量越高越好,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价格和品质要相当,成本和收益要相当。这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品质。驾驶坦克可以避免交通事故,但是显然汽车厂商不会去生产坦克代替汽车,因为坦克太贵了。问题是消费者愿意把钱花在安全性上还是汽车功能上。所以在汽车市场上,我们能看见各种各样的汽车,都会有消费者选择他们。经济学中优质的真正含义:哪怕是为了提高质量,也不应该做无止境的投入,当边际成本上升到与边际收益一样的时候,就应该停止了。
理论上,只要你能承担做事带来的后果,那你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13.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赢得对方的信任,人们会构想出各种有趣的办法。比如,重复交易,第三方背书,签合同三包。还有就是付出沉没成本。比如谈恋爱的时候在身上文对方的名字。酒店把logo印在地毯,毛巾,床单上。银行接受储户的储蓄,要在最繁华的地方买下铺位,证明它们打算一直在这里,不会跑路。又或者矿泉水厂花大价钱请某个明星做广告,可能并不是因为明星效应有多大,而是为了像消费者证明,厂家花了大价钱做广告,已经付出了沉没成本,就打算一直干下去,是为了取信于消费者。
14.一夫一妻制度是对成功男人的限购,保护了那些年纪较轻,收入较低的男人。
15.一个人进入企业工作要放弃很多自由,还要听人指挥。但是如果自己投身市场单干就要面临高额的交易费用,每天跟很多陌生人打交道,跟别人讨价还价,才能把商品或者服务卖出去,每天都要应付各种不靠谱的行为。而如果进入企业工作,每天和熟悉的人一起配合,将个人时间一次性的批发给企业,风险交由企业承担,会大大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团队能带来比每一个人的产出之和还要大的产出。
16.一个企业中该由谁当老板?第一个准则是,看谁提供的资源更容易被滥用,被支配,这种资源的所有者就充当老板,因为他们更在意自己的资源是否被滥用了。而员工的资源是自身劳动力,这种资源随时可以收回,就算偷懒也不会被轻易发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劳动力剥削滥用操控资本。
17.工资是由市场的力量,市场的规律决定的,而不是由老板是否贪心决定的。时间跨度越大的薪水,给人的空间就越大,空间越大,人的灵活度就越高,就越有机会做一些新的尝试,眼光也就越长远。例如,教授拿的是年薪,就不需要每天都有贡献,这样就有机会做一个周期长一点的科研和教学计划。有些工作看似悠闲,实际上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检验结果。
18.市场竞争环境下,同工不同酬的情况趋于消失。最低工资法实际上损害了那些它想保护的那些人的利益。
19.行业准入的门槛,通常是由那些已经获得职业许可证的人来设定的,他们只有一个积极的倾向,就是不断提高准入门槛。其实怎么才算一个好医生,好教师,好律师本来应该是由市场检验的。如果一味的提高这些行业准入门槛,最终的成本会由消费者承担,这些行业内人士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不必纠结是否考取了执业资格,更要在意的是自身技术水平能否经受住市场的检验。所以学到核心技术才是要紧事儿。
20.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终身学习是增加自身人力资本的良好办法。
21.货币提供的第一个帮助,就是人们不用满足交易中对双重偶然性的要求了。在物物交换的年代,我有面包出售,同时我需要牛奶,那我就必须恰好遇到一个手上有牛奶出售又需要面包的人才行,必须满足两个人共同的要求才可以。这就是双重偶然性,但是货币的介入,我只要遇到想买面包的人,就可以出售给他换成钱,然后在遇到手中有牛奶的人的时候花钱买牛奶就可以了。卖牛奶的人也可以利用赚到的钱去换自己需要的东西。
两个人相爱,就是要满足双重偶然性,所以很不容易。如果买一宗交易都要像谈恋爱一样,简直无法想象这个世界有多么的难以运行。
22.通货膨胀就是钱太多了,钱相对于物来说不值钱了。所以在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中,财富主要以钱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损,而财富主要以物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益。正常的通货膨胀系数是合理的,无需管控,若强加管控会带来不良后果。
东西不够时间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把握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