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摘录(作者:罗振宇)
(阅读时间:20191005)
这一代人的学习(上)
我们通常把人类社会粗分为三大块:政治、经济、文化。而这三大块,其实任何物种都有。比如说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它也有。所谓的经济需求,就是占有资源,让自己生存,获得能量。所谓的政治需求,就是和其他个体协作,和环境协作,并且找到一个机制。要支撑这两个需求,第三个需求就出来了,叫文化需求、信息需求、知识需求。任何一个单细胞生物,它的细胞膜的表面会布满受体来收集环境的信息。所以你就知道,人类的知识焦虑从哪儿来!
中国现在到底阶层固化没固化?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也固化了,也没固化。关键的区别在哪儿?就是你有没有知识,你是不是能够完成认知升级。
如果认知不升级,就像我们曾经在一期讲德国的节目里讲的,很多穷人家的孩子,社区的活动参加不了,因为不能自律,没有自我刻苦的精神;教堂的唱诗班参加不了,任何一样乐器都学习不了,连体育活动都参加不了,就等着拿政府的补助吧。
但是也有人并不需要自己出身很好,或者父母给他多少钱,他靠自己的认知升级就能够突破阶层固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写《哈利•波特》的英国女作家J. K. 罗琳。一个单亲妈妈,天天为了给孩子讲故事,在咖啡馆里写作,结果是什么?英国作家首富。
知识的爆发性的价值有可能是改变你的一生,最终帮助你完成阶层穿越的。所以,你说我们这代人的知识焦虑能不大吗?更何况现在知识爆炸。
现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不能用农耕民族的态度了,就是搞一块地,在里面一天到晚地耕种,而是要用游牧民族的态度。什么意思?就是哪里水草丰美,就要向哪里迁徙,一辈子都不能停。
“另类二八法则”,也就是用20%的时间去了解一个领域80%的知识,然后赶紧丢掉,迅速转场进入下一个领域,同样是只花20%的时间搞清楚个80%。
这一代人的学习(下)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怎么学习?我给大家五个建议,也就是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人格。
我的体会是跟人学效率更高。
我们这代人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尽可能和牛人在一起。
第二个关键词,概念。就是通过不断地搜集新概念来高效地学习。
第三个关键词,缝合。就是拿针缝一针,把知识合起来。
很多人都在感慨,我读了这么多书,那些字从我脑子里飘过,读完之后,书一合上,啥也没记住,这咋办?你缺的就是这两个字—缝合。
学习知识是自己的事,是从自己的内心向外界盛开的一朵花。外在的知识从你眼前飘过,你必须缝一针才是你的。
怎么缝合?很简单,表达一次。就是做读书笔记。
爱因斯坦讲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就是把在学校里学到的全部忘光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叫教育。
第四个关键词是碎片。
美国的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富兰克林也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一生的知识积累的来源就是这样的,在查找一方面资料的同时意外地看到了另外的资料,这就是我的学习。你看,这不就是碎片化的学习嘛。
一个成年人应该怎么学习?先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立定一个目标,比如说编一个微博程序,就动手干了。那肯定干不下去嘛,再去查书,书上也查不到就去问人。这儿学个方法,那儿得一窍门,一点一点地往前拱。还拱不下去怎么办呢?干脆到网上下载一些成熟的模块,说白了就是抄啊,往自己的体系上去拼,然后一点一点去调试。最后的结果不见得能用,但是你毕竟是在学会编程。
第五个关键词,目标。
我活了四十多年,现在观察,人间就有两种人:第一种人,他的世界里是三个词,叫立场、感受和意见;第二种人,他的世界里也是三个词,叫目标、方法和行动。
意见是一个特别不确定的东西,知识在脑子里是散黄的,是在那儿晃来晃去的。可是一旦切换到第二种人生,就是只有目标、方法和行动的时候,一切就被整合起来了,这就是我要创业的根本原因。
不计成败利钝地追求知识,这是专业学者干的事情。可是我们不是,我们是普通人,普通人是要面对一个一个的目标去行动的。行动一步获得反馈,调整行动,继续往前走,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知识是什么?知识就是偶尔亮起来的一小片天空,这是我们要抓住的线索,然后据此行动。
我们就像是战士,在海滩上伏击正要登陆的部队,这个时候一颗照明弹上了天,这就是知识,非常地短暂。抓住这个瞬间,咱们干什么?有枪开枪,没枪用弹弓打一下子,弹弓都没有,抓把沙子也撒过去了。
一只眼死,一只眼活
一个人也是这样,如果想要存活得好,就得有第二只眼,一个跨界的优势。
通常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跨界。跨界带来的优势,不是两个优势的简单相加,而是几何级数的增加。
如果你想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你大概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你把自己的某个技能练到全世界最好。这个非常困难,极少人能做到。
第二个选择是,你可以选择两项技能,把每一项技能都练到世界前25%的水平,这就比较容易。同时拥有两个能排在前25%技能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而如果你能把这两个技能结合起来去做一件事,你就可能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亚当斯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管你真正喜欢的领域是什么,你要努力在这个领域练到前25%,然后你还得再加一个领域。如果你不知道该加什么领域,那就练演讲。亚当斯说,演讲这个东西,只要愿意苦练,就一定能练好。
这也就是老喻讲的,一只眼死,两只眼活,三只乃至更多的眼位,才能活得更自由这个道理。
两种人生策略
一次我和柳传志先生聊天,我就请教他,创业公司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他说,不能过舒服了。什么时候有一块业务已经不错了,创始人就应该想两件事:第一,找一个合适的人,把这块成熟的业务管起来;第二,赶紧想下一步做什么。他说:“我在联想集团做的这辈子,一直就是这么往前找机会。不懂就学,不会就试,局面才能一点点打开。”
一张张考卷衡量出来的优秀,一旦还原到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国学生的弱点,比如不善交际、对本学科没有真实的兴趣等等,就全暴露出来了。
从钻透一只眼,到经营两只眼,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策略,它背后有很多观念的变革。
所谓知识的农耕民族,就是像以前的知识分子那样,找一个学科,像种地一样,精耕细作,最后熬成专家教授。
而所谓知识的游牧民族,则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获取方式,不断激发自己的兴趣,四处搜寻自己可能感兴趣的领域。哪里水草丰美,就向哪里迁徙。一旦觉得这个领域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又收拾行囊,转场到更新的领域。
老喻的“两眼论”,就是想告诉这些“知识的农耕民族”—在一个变化剧烈的生态中,一只眼的生存方式,是代价巨大的生存方式。我们只有不断向前,寻找自我人格和精神的下一个落脚点,才是在这个时代的生存之道。
博物学精神的回归
“博物学精神”是两条:第一,管理自己的知识,让它有层次;第二,让知识回归生活。
活着,就要升级
衰老,不只是身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我们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的能力下降。从我们身边的很多老人身上,就可以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们普遍排斥新事物,喜欢的歌和娱乐内容都是很多年前的;他们舍不得花钱,也不晓得如何花钱;他们不认识新的品牌,也不会使用各种新工具。你知道的,在现在的大城市,如果不会用手机上网,连打车都越来越困难。
我们必须有一种能力,就是不断扔掉存量,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的生活阶段。60岁再去上个大学,65岁甚至70岁再去干一件全新的事,甚至创个业,未来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常见。
凯文•凯利在《必然》这本书里讲了12个关键词,开篇第一个词就是—形成。
什么意思?它就是指未来的世界没有一个固定的状态,所有的状态都在不断形成中,不断升级,这才是未来的常态。
扎克伯格,就是Facebook的创始人,好像没听说他在大学的时候成绩有多好,可是你看他的行为方式,就是不断挑战非舒适区。
他每一年都给自己下一个全新的任务,那些任务听着都有点匪夷所思。我没记错的话,2010年应该是学中文。中文这事太难了—我到今天都不敢说自己中文学得好—挑战一下;2011年是他只吃自己亲手杀死的动物,不知道为什么要挑战这个;2012年是要自己重新学习编程,因为当老板时间长了嘛,挑战一下;2013年好像是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2014年是每天写一张小便签感谢一个人;2015年是每两周读一本新书;2016年,他给自己设了两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自己要做一个人工智能项目,来做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助手。还有第二项任务,就是全年要跑365英里(约587千米)。
你看,这就是牛人,他们一天不进步,自己浑身都不舒服。我们普通人可咋整呢?我们达不到扎克伯格那个境界,但是又想在某个特定领域成为高手,有没有方便法门呢?还真就有,那就是让自己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被动地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那么我们就得重新定义什么叫好的学习环境了,它绝对不是指什么窗明几净的教室,提供大量免费学习资料的图书馆,好的学习环境特指能够提供即时反馈的环境。
你看,我们中国的教育核心是考试,考试也是一种反馈,但是这种反馈不是即时反馈,它太稀疏了,我们一个学期也就期中、期末两次考试。而即时反馈是指,你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外界环境都会给你一个反馈,告诉你对了还是错了,是已经够了还是得继续练。
一个非常棒的大学篮球教练,叫约翰•伍登。这个人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好的体育教练吗,天天私下跟运动员谈心,在战前擅于做各种演说和动员。平时安排训练计划?他不是这样的人。这个人其实看起来情商挺低的。有一些心理学家就密切跟踪他在训练场上的那些行为,发现他只有5%到6%的话是在表扬和批评,说白了很少关心你们是好还是坏。
他关心什么呢?就是发不同的指示,他有75%的话都是在非常具体地给反馈,这个动作做得怎么样,改,下一个动作去做什么。这个人在训练场上的话永远很短,心理学家在旁边掐表,没一句话超过20秒。所以你看,这反而是最好的教练,不断地对你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提供反馈。
所有高手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他看到任何新的东西,马上就和自己脑子当中已经长期存储的那些记忆—它是一个群,能够迅速同时激活。所以高手眼里的世界和你不是一回事。
学习的过程是什么?就是把新东西和自己原来的结构缝在一起
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的发刊词当中有一段话,我觉得写得真是好,他说人类原来的区别仅仅体现为智商,可是智商这个东西在人群当中是正态分布的,就是橄榄型,中部永远很大,两头很小,智商高和智商极低的人其实都非常少,大家差不到哪儿去。
可是认知这个东西就不一样,它是幂律分布。什么意思?就是只有极少的人能够达到认知的高层。为什么?因为认知是学习得来的,你通过不断地练习,不断获得正确的反馈,然后你的认知不断地蹿高,把绝大部分人留在身后。而在认知上,高手和低手的差别判若云泥。
鍾书先生讲过这么一段话,说上帝要想惩罚人类,大概是几个方法,一场饥荒、一场瘟疫,或者一场战争。但是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人间降临一个道德家,如果他的那个道德目标一般人做不到,而且他还有强大的煽动力的话,这个人就很危险,是人类的灾难。
英国哲学家罗素讲过这么一段话,说我从来不敢说,我为我的理想献身。为啥?因为我没有把握它是对的。对,在这个现代社会,追逐单一的道德目标非常可怕。
那好,我们把心学的这个灵魂和核心给阉割掉了。剩下来是啥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论。
我曾经讲过,我也听很多高人讲过,在互联网时代的前方,心学将是一种显学,它会大放异彩。这指的不是道德这一个层面,而是它由外向内,追逐自己提升的思想方法。
王阳明思想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知行合一。
请问这四个字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做浅表的理解,说既然认知到了,就应该能做到,你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就应该戒烟嘛;知道好好学习有未来,放了学赶紧回来做作业,这叫知行合一。这个理解也不能说错,但是确实太浅了。
更深一层的理解呢?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它所有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都是我们的自身,是我们的这颗心。这就是心学的道理。
首先,你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来驱动更正确的行为。知行合一首先,你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来驱动更正确的行为。
2019-10-05《终身学习》摘录(作者:罗振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