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是在博望坡燃那么一把火,把夏侯惇10万大军烧掉了多半,轻松退敌。
夏侯惇10万大军大半成了烧烤,小半仓惶溃逃,却引来了曹操50万大军的汹汹来袭。殊不知,诸葛亮竟故技重施,来了个更加狠辣的火烧新野,同样是赢得个干净利落,痛快淋漓。
火烧新野,曹刘双方的每一步,尽在诸葛亮掌握之中。战斗的全过程,曹刘两军似乎都在围着诸葛亮的指挥棒转,按照一个规定的作战方案,一步不差地演着自己的角色。过程、结果,都没有任何意外。
战斗之前,诸葛亮早已洞察先机。夏侯惇败走,新野县上上下下还在喜洋洋庆贺之际,诸葛亮已算定,曹操军马必然再次来犯,而他也早早谋划了对敌之策。
战端一开,安排孙乾、糜竺等撤退百姓,备下战场;安排关羽到白河上流头截水待淹敌军;安排张飞博陵渡口设伏待敌;安排赵云在城之四门设伏实施火攻;甚至,包括糜芳、刘封二人的疑兵与伏兵……步步相连,环环紧扣,起承转合,又无不一一应验。
这一仗,诸葛亮可以说是算无遗策,军事天才表现得淋漓尽致。
取得新野作战的重大胜利,就算是付出些比较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因为战争,就是人、财、物的付出,就是资源的消耗。而新野之战,刘备方面,不过是消耗掉了新野的民房。与重大的胜利相比,这个代价似乎并不算是太大。
但是,如果联系到其后一系列战斗进程,其后引发的战斗结果,火烧新野,也许可能算是一种失策。
因为火烧新野,自然就带来了新野城百姓的安置问题。在“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建安时期,只要有了人,土地的垦发,可能不是问题。而人力资源,弥足珍贵。所以,在刘备、诸葛亮,自然巴不得民众能够随他们跑。
问题是,撤离新野,下一个落脚点,樊城,显然也同新野一样,是不可能守得住的。那么,也就同样没有时间和条件安置新野百姓。荆州刘琮已经降了曹操,且因其篡位本来就对刘备充满防范之心,多半不会或者不敢收容刘备。带着这批百姓,如何是个了局呢?
在当时安危未知、去向不定的情况下,显然,准备打仗,才是第一要务。对曹操要作战,对荆州也可能作战。通过作战,争得立身之地,才可能作更长久的打算。而就作战来说,大批百姓的随行,显然是一大累赘。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备让这些百姓一路跟随,只是让队伍多受苦,百姓也多受苦,两方面都没有得到好结果。而由于百姓随行拖累,刘备人马行动不灵,不仅襄阳没能入驻,江陵也没能到达,更直接造成当阳景山几乎全军覆没的惨败。
火烧新野之时,刘备的人马,加上诸葛亮新招练的3000民兵,至少还在7000以上。按照诸葛亮当时的调度,关羽、张飞,各带有1000兵,糜芳、刘封带有2000兵,赵云带去搞火攻的,有3000兵。加上糜竺、孙乾带去护送百姓的,刘备、诸葛亮身边的,总兵力7000有多无少。
从襄阳向江陵进发时,除开关羽带走500兵到江夏搬救兵,刘备身边尚有本部精兵3000余人。其后诸葛亮又带走500人到江夏搬兵。刘备身边2500人以上的本部精兵,基本上都葬送在当阳景山之战中了。如果关羽、诸葛亮不带走那1000人马,恐怕同样也会葬送在景山之战中。
假如不是景山之战这样束手束脚、顾此失彼、被动挨打的作战模式,假如没有百姓拖累,在正常的两军对垒中,即使战败,也不可能造成这样惨重的损失。假如没有百姓的拖累,迅速赶到江陵,凭险据守,那么多半不会有这样的惨败。
幸亏有了刘琦所借之兵,否则,刘备几乎就没有再起家的本钱了。
由此看来,火烧新野,几乎可以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当然,在其后的演进过程中,刘备坚持带走百姓,在刘琮降曹之后,仍然固执己见地不愿攻占襄阳,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而诸葛亮,作为军师,对刘备团队上上下下都必须有清楚了解的军师,对刘备的做派自是有所了解,对可能发生的情形应该有所预判,从哪个角度说,也都负有责任。
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不得而知。就像此前的火烧博望坡,202年由刘备导演的火烧博望坡,《三国演义》中成了208年诸葛亮的初出茅庐第一功。其实,那时,诸葛亮还在隆中,过着“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日子,刘备也还不认识他呢。火烧新野,是否有弄巧成拙之嫌,亦不过姑妄言之而已。
�。其�/��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