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里多了老二,原先在女儿身上的爱,明显少了许多。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每天下班回家,她就如同复读机一般在我耳边重复,爸爸陪我玩,妈妈陪我玩……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重复数十次。
此时此刻,孙悟空面对唐僧的唠叨,会忍不住一棒打死他的心情在我面前具象化了。
在满身的疲惫,和一边苦苦哀求的女儿之间,我想找到一些平衡。
1,量化需求,并且说明我要解决的问题。
有时候,对她苦苦的哀求,我也会忍不住发脾气。
但被妈妈说过几次后,怕孩子以后有什么心理阴影,只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后来,我尝试和她沟通,爸爸只能陪你玩15分钟,因为后面还有很多家务等着爸爸做呢。或者,你陪爸爸一起做家务。很显然,在玩和做家务之间。她宁愿选择自己一个人玩。那么量化后的15分钟陪伴,成了彼此都退一步的妥协安排。
2、睡前夜谈,意料之外的育儿秘诀。
儿子慢慢长大,需求就越发复杂起来。
早前小月龄时,抱在怀里,轻晃一会儿,都能自己睡着了,现在只能由妈妈哄睡,否则绷直身体扯着嗓子嚎哭起来。于是,经过商讨后分工,女儿则有我来负责。
有天晚上,我突发奇想,问了孩子一个问题:如果你拥有瞬间转移的能力,你最想去什么地方?
孩子脱口而出,说想回爷爷奶奶家。
我想,首先是爷爷奶奶家打包放满了她儿时的玩具;其次则是爷爷总会给她买各种好吃的。那爸爸你呢?孩子在一边问道。
我说,我很想去海底两万米深的地方看看那个漆黑的世界有什么史前生物?或者在火星上面行走,看看能否遇见外星人?
她裹着棉被惊呼起来,啊……好恐怖啊?你要离开我们么?
……
从那次夜聊后,她好奇心明显高涨了许多,一种又恐惧又好奇的心思在她内心深处萌芽起来。她也很想知道,太空是什么样子的?宇宙间的星星又是怎么样的?
有时候,我无法用语言描述之时,就会打开短视频平台,让她直观地感受到太空宇宙是什么样子的?这慢慢成了一种,很适合我作息规律的陪伴方式。
3、互动,是一种有效的反馈。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时常会有所体会。
在一场对话里,这一方说出的话,倘若迟迟得不到对方的答复,或者一问一答的单向式沟通,很容易打击到彼此交流的欲望。这种低质量的尬聊,最终都会扫了彼此的兴致。
其实,陪伴孩子,一样是这个道理。
如果,想要孩子敞开心扉闲聊,谈谈她一天的经历。
【睡前熄灯夜聊】,是个不错的时机。
因为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卸下一天疲惫的装束,心态相对轻松。
其次,不妨准备一些【有趣的,脑洞大开的问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提出问题,无须怕自己不懂,可以适当用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加深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她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