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香南。
今天,我开始分享这本《考试脑科学》。
本书作者池谷裕二,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脑科学家,大学进入东大理学部,对“药物对脑袋的作用”兴趣浓厚,后以优秀的成绩进入东京大学研究院的药学部药学系,致力于脑方面的研究。1998年,以“海马”的研究取得博士学位,继而在东京大学药学部任教。现为药剂师、日本药理学会学术评议委员和美国神经科学会会员。
记忆究竟是什么
在全书的第一章,作者先带我们了解我们的记忆究竟是什么。记忆是将神经回路的动力学(dynamics)现象转化为一定规则,在突触重叠的空间中,根据读取的外部时空信息,形成一种内部信息表达的过程。简单来说,记忆的“真相”就是“新神经回路的形成”。在神经回路这张网络上,“神经信号”来回奔走、传递,脑便是使用这种“神经信号”来处理信息的。
我们的记忆有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短期记忆就是从长期记忆里调取信息,或者向长期记忆里保存信息的一个临时储存信息的场所。短期记忆有一个小缺点,它的容量比较小,不能同时保存太多的信息,而且保存下来的信息也会很快被忘记。因此,要想形成长期记忆,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短期记忆。
“记忆关卡检查员”:海马体
如果只是把物品胡乱地堆在仓库,仓库里就会变得杂乱无章。与其说那是仓库,还不如说是垃圾场。同理,如果毫无章法地记忆知识,我们的脑也会变成这种状态。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有效地吸收知识呢?作者指出,要从“海马体”入手,这是谈及“记忆”时绕不过去的重要话题。
人脑不同于计算机,无法通过增加存储器来扩容。因此,为了灵活运用有限的存储空间,脑会根据信息的价值,将其分成“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脑如同法官一般,会对信息下达“价值判决”。只有被脑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
那么,具体判定信息是否必要的“关卡检查员”又是谁呢?它就是人脑中的海马体。 海马体是人脑的一个重要功能区,大致位于耳朵深处的大脑部位。海马体直径约 1 厘米,长度略小于 5 厘米,形状类似于香蕉,也像略微弯曲的小指。“海马体”一词中的“海马”二字,指的就是海洋生物的海马。
只有被“关卡检查员”海马体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顺利通过“关卡”,获得成为长期记忆的资格。通常来说,这样的审查最短也需要一个月,而且审查标准非常严格,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以外,一般不会一次性通过。那么,什么信息会被海马体通过呢?答案是“该信息对生存而言,是否不可或缺”。实际上,那些大家在学校里必须记住的知识,基本上都不会被海马体判定为“对生存不可或缺的信息”。
某种程度上我们无法改变“根本记不住”这种让人发愁的状况,因为相对于“记住”,人脑本来就更擅长“忘记”。 从脑科学的角度而言,“怎么都记不住”是极其理所当然的。即使忘记了好不容易才记住的信息,我们也完全没必要耿耿于怀,因为不是只有我们自己的脑特别容易忘记,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那么,要想让尚未演化完全的海马体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划分为必要信息,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欺骗”海马体。
要想让海马体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我们要尽可能地倾注全部的热情和诚意,持续不断地将信息传送过去。这样一来,海马体就会产生一种“如此锲而不舍地传送来的信息一定是必要信息”的错觉,进而允许信息通过“关卡”,进入大脑皮质。
即使我们忘记了学过的东西,也不要因此而感到气馁或耿耿于怀,只需在必要时重新记忆一次就可以了。即使我们再次忘记了重新记住的东西也不要泄气,就再去记一次。像这样,只有进行反复记忆,那些知识才能被保留在脑中。
但是,我们在将来还是会忘掉费了这么大劲才掌握的知识,这该如何是好呢?答案还是一样的:重新再记忆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因为人脑的设计机制,本来就是为了能够尽快忘记大量信息。 也就是说,成绩好的人其实都在这样努力着:即使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遗忘也毫不气馁,仍然反反复复地将信息送往海马体。
“欺骗大脑”说起来简单,在实践过程中其实还需要运用一些技巧,而这些技巧也正是高效学习法的秘诀所在。那些掌握了技巧、擅长欺骗海马体的“诈骗高手”,通常就会被大家称为“聪明人”。
今天,我分享了作者书中关于记忆和海马体的内容,明天我们继续分享“欺骗”大脑的方法,大家在育儿过程中有什么经验心得,写评论告诉我吧。感谢你的阅读,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