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如何从0-1,从想法到市场运营做好一款产品。
大家好,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腾讯产品法》。简单的说,这本书向读者阐述了腾讯的产品底层工作法,如何发现一个问题,定位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需求本质出发,结合产品设计过程到运营推广完整流程讲解。作为工作4年的产品经理,个人感觉这本书讲解能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绝大部分内容,值得一读。
"在这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这本书即是写给3-5年的产品经理职业人的书,更是写给我们绝大部分普通人的书。在互联网告诉发展的今天,相信很多人都对微信/QQ不陌生,在智能手机的影响下,你的手机上总是装满了各种类型的app,其实他们都是有一个想法点子,形成了现在你所依赖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他们如何从一个点子变为一个大家都在用的产品的吗?这本书会给你详细的解读"
这本书的作者李立是原腾讯产品经理(2007-2014),有对这个产品的解读更加偏向于底层技术的体现。作者在书中用腾讯的产品qq和微信来详细讲解这两个产品的产生及其中间遇到的各种问题。今天我就分三个方面来为你仔细解读。
第一:产品思维是什么,如何定义为需求?
第二:产品设计中如何做?
第三:产品上线后的运营以及产品如何持续迭代?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部分,作者说在谈论具体的产品设计问题时,先来看一下五种最基础的产品思维,分别是是什么呢?本质思维/相对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演化思维;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是本质思维,给大家讲个例子,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每次给购食物之前呢都会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呢,发现只要铃声一响或者红灯一亮,不管给不给狗食物,狗都会分泌唾液,我们现在知道这是条件反射的原因。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心理机制,存在与我们的思维里。有个例子说的是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是由两千多年前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作者认为仔细复盘我们就会发现,人们通常执着与别人都是这么做的,过去也是这么做的,在心理学上这被成为"路径依赖“。本质思维其实说的就是任何事物随着时间/空间/环境/技术等的改变,应该去追究事物之间的实际因果联系。那么什么是相对思维呢?作者解释说就像日光照射的地球有阴面必有阳面一样,某事物在某一方面坏的越明显,在另一方面,好的就会越明显。小时候看过西游记的朋友相信对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都不陌生,每次看到"三打白骨精"就会对唐僧气的牙痒痒,会想你怎么能蠢成那样,其实我们都是容易表象迷惑的人,这个就是说的"设计专家型视角"到“白痴级用户”的视角自由切换的能力。
系统思维就是在以上的基础上按照主要的核心抓住重点,不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要培养自己的系统写作能力。最后作者强调的就是演化思维,其实说的是不管做什么产品,首先要有一个核心产品,在其基础上进行演变,就像一个大树一样,树干为核心,可以在生长出更多的树枝。通过以上几种思维方式的讲解,就能够定义出产品 的核心。作者认为,产品鼓励什么,拒绝什么,如恶化架构,如何演变,都共同决定了这个产品的核心走向,才可以定义出具体需求。
先来看几个问题:为什么有产品中,刚开始设计的关卡比较少?为什么一些让人觉得新奇又好玩的产品总是昙花一现?为什么腾讯的产品容易久而不衰?经济学家是这样概括人性需求的:你想要的别人也想要;人的需求总是不断在升级中的。说到这我们不得不先声明一下需求是什么?作者认为可以用亮点来进行概括:需要不等于需求,但需要是需求的前提;不能用行动表达的不是需求,人们对某种成本的需求和得到它要支付的成本密切相关。由此作者总结出产品需求5W1H,who产品为谁而设计?why用户为什么选择?when用户什么时候用?where用户在哪用?what产品具体形态是什么?how用户是怎么使用的?其实归根结底,做产品的本质是在做解决方案,做产品强度。那如何才能做出足够好,让用户足够痛的解决方案呢?产品强度=体验-成本。作者认为真正 优秀的产品不会仅有kpi来衡量,会更懂得以更长远,综合的眼光去评估产品的总成本。
这样我们第一部分就讲完了,作者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是产品思维以及如何定义为需求。
我们接着来看第二部分定义完需求之后,产品设计中如何做?通过前面的一系列的推演由一个点子就开始转变为了一个产品初始的设计方案,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对比一般互联网项目的开发流程,一般会包含六个阶段:立项、需求、开发、体验、测试以及发布。作者说可以拿腾讯互动娱乐业务事业采用的流程举例说明,简称IDE模型。分别是提炼确定产品核心概念依据产品核心概念,规划产品特性表,完成核心系统开发,基于全部产品概念进行产品开发,验证产品核心概念和产品品质,基于产品核心概念进行宣传和推广,产品结束运营。把这个的流程理清之后呢,我们开始建立用户模型,作者认为获取足量真实的用户反馈在其基础上 提炼出影响产品最核心的因子,根据核心因子为用户分类,建立用户模型,这就是用户研究的目标。
定义完用户之后我们就可以定义需求场景分析,角色、场景、方案,其实就是我们讨论的前面的where、what、how。当这些定义好了,就需要低成本试错了,即MVP,举个例子:微信公众平台就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移动产品MVP平台,首先开发成本,公众号开发无须适配。其次在获客成本来看,微信天然的社交关系使分享和自传播变得更容易。这一切可以顺利执行的背后需要5个问题做产品准则,作者说回答完这5个问题就可以了,分别是精神理念、目标、谁更重要、鼓励什么、拒绝什么。再经过以上的所有讨论之后,作为产品经理就可以写自己的prd文档了,作者认为prd本质上是一种对需求的转译,将需要准确的翻译给开发、设计 以及运营和测试团队,尽可能的消灭团队对需求的误解。
最后我们要说一下的就是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的倡导者杰西·詹姆斯·加勒特在他的《用户体验要素》中提出了用户体验5个层级: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最核心的肯定是战略存在层,两个问题我们通过产品得到什么?用户通过产品得到什么,他们为什么依赖我们?范围层其实就是我们要做哪些事我们不做哪些事。资源层就是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框架层就是每个页面有什么元素,他们的链接关系、调用规则是什么。最外层就是表现层,其实就是第一感,用户接触到你的产品的第一感觉。在作者看来作为产品经理,不需要在原型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其实需要思考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最后经过我们的一系列操作,产品要开发了,咱们先来说一下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产品不能按时交付,开发成本过高,后期实现的东西远未达到设计后期的效果;团队成员沟通不畅,闲的闲死,忙的忙死。成员之间理解各不相同;产品需求频繁变更,导致项目发布时间严重滞后。所以这个时候项目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把控好这一切才能确保项目的正常上线。
一切开发完成,终于到了最后的上线环节,这个时候的运营团队的力量就很凸显了。问大家一个问题,精细化运营的核心是什么,我想很多互联网运营的人员首先会回答说:AARRR漏斗模型,也就是获取、激活、存留、变现、推荐。作者认为做好运营工作其实需要把AARRR模型对应相应的情感因素,分别对应的是吸引力、注意力、安全感、付出、共同体。在整个运营的过程中要特别主义衡量指标投入产出比。始终要记得土堆的经理是有限的,用户认知也是有限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开发核心功能以外的产品,尽可能的去获取目标用户口碑,在他们当中促成自传播体系的形成,要尽量的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不能衡量,就不能够有效增长。数据分析工作贯穿产品设计、成长的全过程。数据是真实客观的,但是我们看待的时候总是可能会主观。误区一:对比分析新版总比旧版好。对比分析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参与比较的两组群体性质相同,也就是尽量控制较少的变量。作者说我们可以选择新旧两个版本发布初期的新用户来进行对比。作者认为对比必须控制变量,同基线的对比才有意义,这也是数据分析的一个基础原则。误区二:平均数掩盖的真相,总结一下就是谈平均不谈分布,谈比例不谈总量,都是耍流氓。误区三:被误导的渠道价值。有多大流量不重要,重要的是产品最终能沉淀下多大的流量。误区四:辛普什悖论。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不仅谈比例不谈总量是耍流氓,谈比例不看细节也是耍流氓。
数据分析完成之后就是产品营销了,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 。产品推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产品营销=内容+渠道。首先作者先说了现在的渠道融合,产品发布会就是一个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表现,线下开发布会、线上同步传播,引发用户关注评论,扩大势能,成为了互联网新品推广的重要一环。作者认为,产品经理人在渠道选择上最容易犯的两种错误:第一,选错渠道;第二,不分阶段的渠道滥用。专心于某一个特定社群,把一个渠道做扎实,将从小社群中发现一个大世界。互联网营销必杀技:免费。现在的大部分互联网产品很多都是免费的,微信免费、搜索引擎免费、打游戏免费等等。免费成了一种习惯。由免费的产品切入可以转化用户付费,还有一点很重要,好的产品是会说说话的。成功产品营销要达到"产品即渠道,渠道即内容"之外,一定会传递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最后要说的就是甄选合作方,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建立在双方气质相投、互信互助的基础上。
最后面向未来,作者认为摆在互联网产品设计者面前更高阶的问题或许是:思考如何扩展“产品容纳用户心智的能力”--不是绝对占领,而是去兼容、容纳用户认知的可能。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解读,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