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读者从来都不看你新写的文章,那可能说明他们是真的爱你。
我已经忘记是从哪里看到上面这句话了,但每当我写的文章没什么点击率时,就会拿出这句话来自我安慰一下_。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在简书上写一些东西的新人,我也时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读者(那些对你并不十分了解的人)到底会对你写的什么东西感兴趣呢?
著名用户体验设计师 Samuel Hulick 的话或许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人们买的并不是产品,他们买的是一个更好的自己。 - Samuel Hulick
换句话说,你的读者对你具体在写些什么其实并不感兴趣,他们只对你写的东西能不能使他们感觉更好感兴趣。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让我们看看简书上,最近一个月,那些点击率最高的文章,它们的标题都是怎么写的:
- 一个追求高效的学习者手机里装有哪些APP?—— 阅读:195942, 喜欢: 11527
- 百日逆袭!成为全能英文达人!—— 阅读:22478, 喜欢: 2600
- 你不是不努力,你是太着急 —— 阅读:42589, 喜欢: 2040
- 跑步改变了我的生活 —— 阅读:39196, 喜欢: 2031
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它们往往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标题。
嗯......
- 我装上这些APP后,就能成为一个高效的学习者了。
- 我也努力个100天,就能成为全能英语达人,到时我看美剧就不用字幕了。
- 可能有一种不用太着急的努力方法能让我成功?
- 我应该跑跑步,除了健康,或许还能遇到我的男神。
我们在这里不评判这些文章本身的优劣,单从它们所产生的效果(点击率与喜欢数)来看,它们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这其中的秘诀便是:有效地向读者(用户)展示了一条能使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捷径。大家很愿意读这些文章,因为我们觉得只要照着做了,就能取得文章中同样的效果。
文章如此,产品亦是这样:
由于兴趣的原因,我参加或在网上观看过不少新产品的发布会,有些令我映像深刻,而另一些则感觉乏味、无趣。出于职业习惯,我会拿这些发布会来作比较,发现:那些让我感到兴奋的发布会往往能让人产生一种很强的带入感,发布会一结束就急着想去购买这件产品,而反观其他一些发布会则容易使人产生距离感,整个发布会像是在听一堂无聊的讲座。
在这些精彩的发布会中,我最喜欢的还数苹果与Sony这两家的新品发布会:
如果你也看过了这两个公司最新的产品发布会视频,便会发现,整场发布会中,他们只用很少的篇幅介绍产品的具体制造、工艺、性能等信息,反而是把最大的篇幅用于介绍运行在它们产品之上的那些优秀软件。
苹果的发布会介绍了大量iOS新操作系统的特性,以及在Apple Watch和新的iPad Pro上的各类新奇软件,而Sony的发布会更是全场都由一个个精彩的游戏介绍串联而成。要知道,他们介绍的很多软件和游戏并不是苹果或者Sony开发的,这佯做不是等于在为别的公司产品免费做广告吗?其实这两家公司早就认识到:用户购买你的产品(苹果设备和PS4)并不是为了拥有一个性能有多么强大的设备,而是为了使用这些设备上的软件,使自己的生活更完善,或者获得更好的娱乐体验。这才是人们购买你的产品的真正动力所在。
反观国内一些产品发布会,仍然充斥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容:
- 我们使用了最新的 XXXX GUP、CPU、XXXX摄像头……
- 我们经历了XXXX小时的艰苦努力,我们实现了XXXX项功能改造……
- 我们采用了XXXX提供的,最棒、最先进的XXXX技术……
- 最后,我们忠心感谢XXXXX领导,和我们广大的XXX粉们……..
整个发布会通篇都是“我们...”,唯独缺少了“用户,你可以...”,这样的发布会很难引起用户共鸣,更别说激起用户的购买欲望了。或许我们也应该学学苹果和Sony,少说点“我们”,多讲讲“你可以.....”。
最后我想用小时侯都玩过的“超级马里欧”中的一个游戏场景来结束这篇文章:
“马里欧(你的读者或用户)+ 火之花(你的文章或产品) = 可以丢火球的加强版马里欧(让你的读者或用户变得更好)”
请记住,你的文章或产品并不是真正卖点,而那个“使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加强版马里欧”才是你的读者或用户真正想要的。
稀土掘金联合编辑:技匠,以上内容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微博等。如需转载,请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号联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