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āáǎàa,几乎不记得什么时候认识这个字的,但印象中这是能想到的最全的读法。
然而,朋友的吐槽,“你知道吗?'啊'有好几种读音,但就是不读'a'!”颠覆了我对这个字的认知。
四级、六级、普通话水平测试轮番上阵,忽然发现都是语言类的,咱们的普通话是不是可以约等于英语的伦敦腔了。总觉得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可现如今这一场场的考试,似乎使其显得越来越功利……
还记得小时候刚学拼音那会儿,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总是会特别注重,像是硬生生地就是要强调一下。开始以普通话为交流的主要语言,也开始不怎么讲家乡话了,会有种羞怯感。
但渐渐地,那些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像是被时间一点一点地消磨掉了。在离家之后,也会开始怀念那股乡音。少小羞之学“普通”,乡音未改心态移。
“学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是不错,因为语言的统一是我们的交流更方便,可是听懂,能理解不就是交流的本质吗?又何必去咬文嚼字呢。
百度百科说,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又何尝不是一种方言呢。
感觉现在的小孩子会说方言的越来越少了,普通话的普及,似乎开始一点点地侵占方言的地位,在一代又一代中消减,不知最终会不会消亡。
各种语言独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有一代人亦或是几代人独特的记忆,谁也不比谁更优秀,谁也不比谁高级。
若说把语言比作一棵树的树干,那各种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可以算是它的枝丫,枝繁而叶茂。
当然,枝繁叶茂,不仅仅是大树和语言,也会是言论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