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很少完整的看完一部电视剧,今年得益于TX视频会员,竟追完了长达38集的《风声》,并且追的很投入,以至于剧终人散,还是走不出裘庄,甚至连带着把主题曲也加入了歌单。
有心结解不开,不打算再读原著了,但还是想读读麦家先生的其他作品,挑来选去,最终锁定了《人生海海》,不过总是无法进行深度阅读,因为《人生海海》的男人公是一位上校,每次一看到上校两个字我的思绪就跳回到《风声》,剧里的人物、剧情一一闪现让我非常不舒服。不得已只得再追其它谍战片,搜了《兰心大剧院》、《潜伏》、《前行者》都看不下去。
一个没什么兴趣爱好和拿的出手的特长的人,寂寞无聊的时候、身心疲惫的时候总要做点什么来排遣孤独,缓解压力。只能阅读,重读《金瓶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物、情节大都记得,但心境却与初读时大不相同,好比故地重游,没了第一次的新奇和欣喜,但又好像老友重逢,你总得说点什么。但每次当我想说点什么的时候,脑子里就会有个声音冒出来“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真倒霉,是什么孽缘让我看到这句这么鸡汤的水话。
为什么要学会闭嘴呢,有的人能说话、会说话也是一种本事,当然,我是不具备这种本事的。并不是不爱说话,是不会说话,尤其不善于语言联络感情、维系关系。除了讲冷笑话,什么都不会。
扯的有点远,还是讲回故地重游吧,上个月我在两周内去了同一个博物馆两次,第一次没有工作人员讲解,跟着别人信步闲游,在别人高谈阔论妈祖文化和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特点的时候,非常没文化的附和道“这个真好看、这个有点意思,古代人可真厉害啊”。第二次我又去,逆着参观路线前行,装作很懂行的给同行的小朋友讲“这个叫牌坊,这个叫钟楼、这个是鼓楼,记住了吗”?小朋友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崇拜,我得意的笑了,一雪前耻。博物馆的专职讲解员大概听到了我肤浅的介绍,怕我误人子弟,赶紧上前微笑着说“咱们应该从左边顺时针开始参观,然后礼貌的把我们引回正途。
不得不说,那真是一个非常专业又幽默的讲解员,知识含量极高的讲解词比脱口秀演员的段子还好笑。真应了那句话,优秀的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成为佼佼者。可能我笑点真的比较低,她两句话没说完我笑了三次,这大概给了她很大的鼓舞,以至于她抛下其他几拨游客,一直跟着我们从一楼讲到二楼。
这又让我非常尴尬了,因为我觉得如果光听她讲,我不抛一个观点,不提一个问题的话会显得非常没礼貌,但那些东西却又真的触到了我的知识盲区,但她似乎并不在意,仿佛从一开始就看出了我什么都不懂,在她的领域里我是个弱者,强者总会给予弱者适度的同情和宽容。相比之下朋友就懂的比较多了,她能不停的跟讲解员互动,但我听来她俩好像也没在同一个语系里沟通。
讲到最后朋友突然感叹道“这么大个天津可能就你们这有点文化内涵了”。这本来应该是句恭维的话,说明朋友对她精彩的讲解非常认可。但朋友比较耿直,在察言观色和顾及别人的感受方面,功力远不如我。(真是悲哀我为什么要学会察言观色)我发现讲解员从头到尾都没有掩饰过她口音里的“天津味”,那是种语调有点拖沓,语气里带着点不恭和嘲讽又异常坚定自信的腔调。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土著,外地人或者所谓的新天津人,是不会刻意去模仿那种“味”的。由此可见,朋友本来是恭维讲解员的,却无意中贬低了人家的城市文化,这就有点不对了。反正谁要是当着我的面说我们亳州不好,我是肯定不爱听的。讲解员尴尬的笑笑“天津嘛,自古就是大码头,人员流动性大,所以没什么文化积淀,但是民国以后…”她好像有点说不下去了。我为了化解尴尬,脑子飞速运转、赶紧附和,“对,对,你看袁世凯…”话没说完我自己都惊呆了,在心里质问自己“你这么蠢,为什么还爱和稀泥呢”。好在参观接近尾声,讲解员又忙着去迎接其它游客了,对话就此结束。
回去的路上我还是忍不住语重心长的告诫朋友“你以后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说别人的城市不好嘛,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执,况且广义上的文化是很宽泛的,有历史就有文化,不管是城市还是村庄,只要它的历史够久远,文化底蕴就够深厚,历史和文化就在那里,只是你没去了解,不证明它不存在”。朋友斜着眼瞅了我一眼,带着嘲讽的笑“你这人真虚伪”。“虚伪吗”?我用力挺直了背“我觉得我很正直”。
读旧书生出许多感慨来,劳心费力,我想读一读从没读过的新书,陆续读了《变形记》、《傲慢与偏见》、《漫长的告别》,和芥川龙之介的系列短篇小说,其他都还好,只有《傲慢与偏见》让我失望又失落,我早知道这是本爱情小说,只是没想到通篇都是爱情心理描写,结局也难逃“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完美设定。我一向不会批判别人或者其他事、物,与其说这是宽容,不如说是没有鉴赏能力。就像一部电影,就算所有人都能条理清晰的列举出它从角色的选择到情节设定的所有败笔,以此来证明它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时,我也看不太出来。我总能从中找出一些精彩的台词或者情节设定,或者其他的可取之处,就算再不济,我也会觉得,这个导演能排出一部电影,太厉害了,过程应该很艰难吧。对于书籍,就更不敢批判了,一本书能写出来并出版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一个三流的读者,有什么资格评判别人。但《傲慢与偏见》不同,看完后让我不止一遍的告诫自己“像你这种“经济压力大、精神也大的大龄剩女”就不要再看这种爱情故事了,故事里女主角的设定基本都是年轻貌美、不超过25岁,并且她们有祖宅、能分得家产、拿到不菲的嫁妆,有帅气多金的未婚夫,最最最重要的是她们—不用上班。
对不起,今天说的太多了,那句话又再提醒我“一生学闭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