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好评如潮的《冈仁波齐》,看完后心里居然很平静。虽然在观影前就预热了自己的情绪,但看到最终,除了觉得片中的歌曲很好听以外,真的就没有其它很强烈的感悟了。
难道是,我变麻木冷漠了?
就在不久前,在网上看一部日本电影时,我还一个人对着电脑屏幕哭得唏里哗拉来着。
只是因为,这部影片没有打动到我的痛点和泪点。
他们去朝圣,是缘于从小受到的宗教教育。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想法和出路。这样的执着或许值得佩服,但未必值得赞美和推崇。尤其是看到,9岁女孩也被要求一路跪拜磕头,妈妈告诉她:磕头长见识。
还有一名“屠夫”,因为多年杀生而心怀罪孽感,为了赎罪,他戒酒后加入了朝圣的队伍。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其它人,都深信他是有罪的。然而,“杀生”是他的职业啊。如果他因“杀生”而定罪,那吃肉的人呢?朝圣之前,可是有一头牦牛特意被杀掉作为队伍路上的主食呢。
这样推断下去,人人都有原罪,每个人都需要赎罪。屠夫朝拜完神山回到家乡,多半会继续着过去的主业。那么,他还需要多少次这样的救赎之旅?
救赎有很多种方式,具体的言行比刻意和盲目的仪式更为重要。当然,这或许只是“宗教”门外汉的几句诳语而已。
深受触动的观众或许会发问:难道朝圣者们怀揣着善意、赎罪之心,一路拜着跪着抵达心中的神山。这样的信仰和坚持不值得你流泪和感动吗?
我只想说:我打心里叹服他们的精神和毅力,但真的没有收获到太多感动。在我们的周围,同样有很多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执着前行的人,也有很多人以平常心泰然接纳日常的困苦和突如其来的挫折。
身边的很多平凡人:在家门口卖包子的老奶奶,在陌生人面前推销产品的业务员,如果你愿意去挖掘去了解,他们身上一定也有能打动你的执着和善良。只是因为离得太近,反而被我们忽略了。
我们被《冈仁波齐》打动,一方面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特有的神秘感,另一方面或许来自很多人对西藏、宗教等名词的过度迷恋。有些美感因距离产生,有些感动因不常见而突现珍贵。
汉族人经常自我批评为“没有信仰”的人。但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只是没有宗教信仰,并不代表没有其它信仰。有的人信仰金钱,有的人信仰善良,有的人信仰众生平等。只要信仰没有超出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便不存在谁比谁更高级更优雅。
这部片子以很直接平白的方式拍出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导演特意把整个过程处理得非常平静、自然,路上无论出现什么状况——产子、车祸、死亡,他们都顺其自然、从容淡定地去接纳,情绪上没有任何明显的起伏。
这是在众多影评里被观众歌颂的地方。很多影片都在崇尚“克制”,难道在面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时候,惊慌失措、无助焦虑甚至痛苦愤怒就不体面了吗?
很多不容易看懂的“文艺片”正是如此,无论什么情感都被“压”在演员不悲不喜的表情下面,好像只有这样才显得“深沉而不夸张”。但是,不管怎样的艺术形式,最终还是要跟观众之间达成某种链接(具体的链接点因人而异)。
夸张的表演或许会显得虚假,但过分的克制,会不会走向了另外一种极端?就好像人们常说:低调是最牛逼的炫耀。
在网上看到,只要是对这部片子表达出不喜欢的声音,就会被影片的推崇者以“因为你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尊重别人的宗教和信仰”噎回去。其实,只要不是攻击侮辱性的方式,任何观众都有权利对每一部影片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我也相信“存在即合理”,在现代社会,宗教对其信仰者有其独特的精神作用和力量。如果仅仅想通过一部电影了解到平常接触不到的人群,想看看他们的生活常态,以此丰富自己的世界观,那么这部影片也算合格了。
但是,如果观众只是想增长知识面,想深入了解藏族,个人认为不如去看看有关这个民族、有关朝圣的真正的纪录片,可以获得更详实的资料,同时也能得到想要的感动
我挺喜欢张扬以前拍的一些片子,不管是《爱情麻辣烫》的生动还是《洗澡》的朴实,都真诚地展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情愫,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冈仁波齐》貌似更纪实更接地气,然而过度的平铺与克制让电影缺乏了必不可少的表达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