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霍兰德理论的缘起
早期生涯咨询大致遵循着固定的几个步骤,柯来兹曾嘲讽为“三次面谈,一团迷雾”。
第一次面谈:按照惯例先搜集当事人的背景资料,分析需要,决定要实施哪一种测验。
第二次面谈:根据面谈前完成的测验,解释测验相关的概念,教当事人考虑自己内在各种特质的差异,从而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
第三次面谈:是根据测验的结果,指导当事人做适当的生涯选择。咨询师也会提供一些相关职业数据,建议当事人进一步探索工作的世界。
一团迷雾:当事人离开后,会不会自己继续探索数据?是否做了一些测验,就能对未来工作或选定的走向有所帮助,拨云见日?这一切依旧是个问号。
当时职业辅导上使用的测验有一个大的缺憾,及测验归测验,工作世界归工作世界,两者之间缺乏直接的关系。
1959年,霍兰德在提出他的理论之前,只是默默地在明尼苏达大学进行职业心理学的研究。之后,他跃出了原有师承的轨道,根据他在事务经验上的观察与研究,在1973年提出了光焰灼目的六角形的理论。此论一出,在生涯发展与职业心理学学术论坛上,波澜壮阔,声势澎湃。
1995年,美国心理学会颁发杰出贡献奖给霍兰德,在颂词中提到:霍兰德的生涯理论提供了一个智性的工具,整合了我们对职业意图、职业兴趣、人格与工作史的知识。他在职业心理学的杰出贡献,使得职业心理学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二、霍兰德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理论的基本原则
霍兰德以下列六个基本原则为基础,发展出简明又实用的类型论。
1.选择一种职业,是一种人格的表现。
2.既然职业兴趣是人格的呈现,那么职业兴趣测验就是一种人格测验。
3.职业的刻板化印象是可靠的,而且有重要的心理与社会意义。
4.从事相同职业的成员,有相似的人格与相似的个人发展史。
5.由于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有相似的人格,他们对于各种情境与问题的反应方式也大体相似,并且因此塑造出特有的人际环境。
6.个人的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与职业成就感,取决于个人的人格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配性。
(二)主要假设与衍生假设
霍兰德将社会中的职业归纳为六大类型,相应的,也自然有六种不同类型的人,会去从事和自己的类型相同的职业。
1、主要假设
(1)大多数人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
(2)在社会环境中,也有着相同的六种类型。
(3)人都在追求某类工作环境,这类环境能施展个人的技术与能力,能展示个人的态度与价值,能胜任问题的解决和角色的扮演。
(4)人的行为由人格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决定。
2.衍生假设
霍兰德为了测量这六个类型,发展出《职业自我探索量表》(SDS)。从SDS中,可以得到六个不同的分数,分别代表六个类型的强度。从这六个类型中,霍兰德提出了以下几个在理论操作上的衍生假设。
(1)一致性
指每一个人第一个类型与第二个类型之间在心理上一致的程度。
如果分数最高的这两个类型,在六角形上相距的位置相邻,距离最近,即表示相似程度最高。反之,如果两个类型的位置相对,则距离最远,即表示其心理上相似程度最低。居中者是相隔的位置。
通常一个人的一致性程度愈高,表示其内在兴趣范围的同质性愈高。相对应的类型不是截然不同的,而是要看一个人对这两个类型使用量的多寡而定。分数较高的表示较常被使用,分数少的不是不重要,而是较少被使用。从一致性角度看,类型与类型之间无冲突可言,只是人们在使用这些兴趣的强度上,有弱势与强势之别。
(2)分化性
指内在六种兴趣强度差别的程度。
分化性愈高,表示这六种类型中,有的兴趣类型特别突出;
分化性愈低,表示六种兴趣的类型之间的差别不大。
一般而言,探索中的青少年兴趣分化程度较低;而兴趣发展较为稳定的成年人,其分化程度通常会比较高。
分化程度低的人有两种情形要特别注意:一种是六个类型分数普遍都很高,另一种则是普遍很低。前者显现出这个人对什么都感兴趣;后者则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3)适配性
指个人类型与环境特性配合适当与否的程度。
适配性高低可以预测个人的职业满意程度、职业稳定性以及职业成就。
(4)统整性
个人统整性:个人在生涯目标、兴趣及能力各方面的清晰度与稳定度。
环境统整性:某一类环境或职业是否有清楚的目标、任务与报酬系统。
三、霍兰德理论在生涯咨询上的应用:关于适配性的诊断
职业不仅是一个人安身之处,也是一个人立命之所。人境适配理念的基本假定,建立在人的内在本质必须在生涯领域中充分地拓展;也就是一个人能够在适当的生涯舞台上,充分地实现自我,不仅能安身,更能立命。
我们如何能够用适配性的工具,揭开当事人存在的焦虑?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生涯现象底层的两种生命情态。其次,借助霍兰德的理论,让当事人有所觉察,从而产生实质改变。
(一)生涯现象底层的两种生命情态
1.自我实现vs.自我意象实现
当一个人能够以自身原本的面目去生活的时候,完成如其所是的自己,生命自身的完成就是一种至深的乐趣。如此平凡的人生境界,对于一些人来说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主要问题是他们在跨入工作世界之前,分不出“我是谁”和“我想是谁”。前者是“如其所是的自己”,也就是真正的自己;后者是“想象中的自己”,也就是虚拟的自己。“自我”是自性,是真实的我;“自我意象”是别人眼中的我,是虚拟的我。当自我实现被自我意象实现所取代时,也就是自我疏离的开始,悲剧的开始。
2.“人之所有”的情态vs.“人之所是”的情态
自我状态的分道扬镳,产生了两种实存的生命情态“人之所有”(having)与“人之所是”(being)。
在“人之所有”(having)的生存情态中,“我有一份工作”,表示我用我所拥有的工作来定义“我”这个主题。主体不是“我自己”,而是“我所拥有的职业”。这种疏离的经验,会让一个人天天带着面具、穿着盔甲上班。他们失去了反应能力,也失去了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这种生存情态下,“我”在不断地在进行自我意象的实现,载满了诸多社会的期许与价值,把外在的价值视为自己的价值和真正的自己渐行渐远,如行尸走肉,疲惫不堪;
在“人之所在”(being)的生存情态中,“我自己”就是活动的主体,我是不必戴着面具的,在工作上随性又随兴,有着充分的反应能力。这种生存情态下,“我”真正的自我实现,活泼又自在,自信满满。
(二)自我觉察:人境适配程度的诊断依据
生涯咨询师最大的挑战,是诊断出这两种生命情态目前的实在状态。他们以假当真,疑真似假。如何把“原来的”与“后来的”明白区分出来,是生涯咨询师的一大挑战。
1.兴趣图与工作世界图的结合
普利德格在职业研究当中,以霍兰德的理论为蓝本,发现在霍兰德这个六角形的兴趣结构下,潜藏着两个双极维度:一个维度是“事务处理(data)”与“心智思考(ideas)”,另一个维度是“与物接触(things)”和“与人接触(people)”。
2.“人之所有”的情态与“人之所是”的情态之图像化
人本的咨询学派,认为个体承载着丰富的“现象场”,不管我们以何名义去命名,兴趣、性向、价值或个性,均是个体经验世界中不同侧相的存在经验。当这个经验以某种表征呈现时,只有回到那个曾经发生过的经验世界去,才能显现出它的意义。让“经验”说话的意思是,邀请当事人回到曾经发生过的经验世界去,看看哪些原始经验是快乐的,哪些是忧郁的。当经验的结果出来后,咨询师接下来的工作,是帮助当事人由“名义层”的讨论进入到“事件记忆层”的对话谈论……让当事人觉察并区分“原来的”与“后来的”。
生涯辅导强调生涯探索,对自我能力、兴趣、价值以及工作世界的探索。霍兰德的类型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生涯辅导理念:把个人特质和适合这种特质的工作结合起来。霍兰德代码巧妙地拉进了自我和工作世界之间的距离,出其不意地引导当事人走向一个主动、积极的行动方向,进行动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