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挑战自己的体力,就主动也是被动地选择了缆车,没有爬山的辛苦,也少了苦中的乐趣,多了些凌空的恐惧.当缆车在空中缓缓向山顶移动时,想如果掉下去会是什么感觉呢,应该像飞一样的吧?眼前是山峰,周围是山峰,脚下就是深不可测的山谷,脱离了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厌恶的环境,在这样的空中,倒也很自在.到山顶时,才觉得还是着陆好,踏实.跟着熟悉的不熟悉的一些人,只是走,印象最深的是深深的山谷中形态如五指的山峰,和山上的那种叫作柳杉的树,长得很好,笔直得没有丝毫的弯曲,心中不由暗叹!当我走马观花般看完了一些景点,就已经觉得体力不支,也没有等到同行的人,就自己下山,很长一段前后没有熟悉的人,就很随意的地走走停停。中途累时,坐在青石板上歇一会,抬头望望,山高林密,山风渐疾,山雨欲来。山里抬滑竿的人也许觉得我走不下山,问坐不,不,那些坐滑竿的人,尤其是胖一些的,也忍心坐上去。当然抬的人不这样想,他们想要更多的生意.他们都是光膀子,汗水顺着脸颊脊背流下,但是脚步匆匆,走惯了山路的人,在我们觉得崎岖艰难的山路上也如履平地.虽然我爬过的山不多,但觉得到处的山不论风格形态有何不同,上山下山,仅就单纯的上下山感觉而言,是一模一样的,上时累得气喘,汗流浃背,下时腿疼,甚至发抖,人在这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是体力意志力与山的较量,而不是风景.唯一不同的是同行者的不同所导致的感觉上的差异.一路下山,行者匆匆,前呼后应,我想真正的行者应该不是成群结队,步履匆匆,而应该如余秋雨那样,可是大多数的人们大都是花钱,走路,浮光掠影的看景,拍照留念,名曰旅游,也就是某某到此一游的意思吧!也许在大山面前,人很可笑,山以它的沉默稳当目睹着人的狂躁,浮华与挣扎.如果张家界的山能出声,定然会抖落一山的乱石,惊动自以为是的人们.
于峡谷之中,沿溪而行,淙淙的水声美妙入耳,溪水清浅纯净,在夕阳多情的注视下幻出一片浪漫的靛色,水中石子安静地享受着流水的轻抚.干净潮湿的石板路在脚下蜿蜒前伸,树木高而纤细,枝叶铺开,因为阳光现出了斑驳的亮绿.两边的山峰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地在天空剪出各种影子,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思.不是鸢飞戾天者,望峰以后,心不但不息,飞翔的愿望反而更加强烈,不是经纶世务者,窥谷之时,就更加唤醒了素来的心事.石桌,石凳,一盘棋,两盏茶,几本书,一段无语,几缕琴声,美到无法言说,只是可惜,梦回2010,只有山风阵阵,飞红点点。这里像极了陕南的金丝峡,原来大自然也会在不同的地域有如许的默契,或者是因为同一个人把相同的感觉带到了不同的地方?
所谓十里画廊,就是在峡谷之中修出一条路,仰观两边奇形怪状的画一样的山,欣赏大自然的画作,来回7.5公里,曰十里画廊.好多人走着走着觉得索然无味,不就是山嘛,张家界的人真会赚钱,把同样的山让你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俯视仰视平视,看透看够看得不想再看,其实人家是有道理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何况这样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呢,这里的山已经活了,不用听导游说它像什么,你觉得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也不用觉得无味,就如同看人,不同的时间地点事情,总有别样的感受.所以,即使独行,也愿意一走,耳旁似有高山流水,恍惚之间,不知身在何处.
不到山顶无法领略天子山的美.景观似乎是处在一个巨大的谷地里,奇峰林立,悬浮于云雾缭绕之中,如同仙境一般.游人就在周围的山上俯视这样的奇观,由于境界的开阔,压抑烦恼一扫而光,不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就觉得征服了阿凡达的悬浮山,不能飞翔于石林之间,闭上眼,竟也如在云端,浩浩乎,飘飘乎,奇幻异常.有许多观景台都是危险的地方,围栏外就是万丈深渊,不知什么时候胆子大了,站在最边上,伸出头去下望,树木丛生,藤条缠绕,幽深诡异,藏满了许多的不可知.对面有百丈绝壁,直上直下,如刀切而成,造化神工!云雾缥缈,恍惚间,似有一白衣侠士,挟一女子,于谷底飞身上涯,不及细看,已飘然远逝.有身怀绝技者,在绝壁上上演飞檐走壁的好戏,若非真有绝技,岂敢在这人间绝境卖弄生命!有一天然石桥,凌空飞架,草木笼罩,站在上面,只觉阴风阵阵,凉气袭人,真是高人修炼的好地方.由于上乘绝壁电梯,下坐缆车,所以感觉如梦如幻.
古城的夜依然喧嚣,不知道沈从文先生对于这里的变化是什么感想?我看到了凤凰,但没有看到心中仰慕的那个凤凰,在这里,许多的梦被现实击碎,只有奔流的江水和为数不多的吊脚楼,还能唤醒那个美丽的湘西世界。遗憾的是,由于行程关系,与她的会面就这样在夜色笼罩中完成,没有能在白天再去细细地感受她,拜访沈从文故居,寻觅昔日大师的足迹。
对湘西的探访,已经成为了记忆。山峰,水乡,苗寨,大师,这些都将化为一种精神养料,滋养人一生。只是有一个愿望,湘西是沈从文的湘西,凤凰是沈从文的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