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两场地面咨询。和约练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约练场里,来访者都是具有超级觉察力和倾诉欲望强 ,有经验和方法的的消费型。和他们聊。只要稳稳的陪着。足够的相信他是自身问题的专家。基本上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和他们聊基本上是没有预设的。能够保持中立。
而在地面咨询里。接触到都是青少年。他们的觉察力和经验抵不上成年人。忍不住还是会说上几句自己的经验。有时候还是站在了成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真的和他们聊,你要完全的放下,放空自己。和他们同频真的很不容易。
忽然想到了刘老师,他是专职做青少年的。他能够完全的进入到了他们的世界,放下了成人的思维,成人的角度。成人的看法,和他们同频,时间久了。反而呈现出来了那份“纯粹到极致。真诚到透明”的境界,
所以在今后的咨询当中。放下成年人所有的想法。就在青少年的世界里。与他们同频,
今天咨询一个是长成咨询的第三次的高一,用到了一点比较好。一般化。让她看到了。自己出现的这种情节。不止他一个。处在这样的状况下,一般学生都会有这种羞涩与喜悦。有效继续,无效改变。他曾经有过的例外经验。尝试再去做来解决今天的困惑。今天的开场没有用焦点的方式来开头,“说说看,这一周有什么样的不一样?”而是用了心灵图卡的方式。他选择了两张图片。需求。和对抗。当她选完之后,就立刻说起来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没有用的好的地方是隐喻没有表述清楚。还用来赞美。最后留下了个话题,作为下次聊的内容。
这个学生。能够及时的。去倾诉刚刚发生的事情。我很佩服他父亲的果断。让孩子做持续的咨询。定期和咨询师去聊梳理自己的,让孩子的困惑,情绪波动。能够及时的得到帮助。对他的学习和成长真的十分有利。
另外是一个初中的孩子。不助不帮。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坎儿。真的不容易过去。毕竟自己的咨询客人少,看到学生有问题,忍不住想去帮助他们。处理比较好的一点是 及时的抓住一个点。促使他想改变的意愿。
在两次咨询中。也用到了处焦点之外的技术。总感觉用焦点非常好。可是由于焦点的技术学的不扎实, 怕hold不住。就穿插一些其他技术在里边。
其实这一点恰恰在说明自己内心的底气不足。
怕挽留不住学生,怕对学生帮助不大。怕没有效果。就忍不住助人之心有点儿强。
在今后的咨询里,尽量的朝这个方向努力。和青少年同频,进入到他的脉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