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王韶开疆两千里
第二节 收蕃部
王韶不仅懂军事,还支持变法,许多观点和新法不谋而合,这就更让王安石欣赏和看重,王韶在边关有所求,王安石一一满足,王韶和边帅有争执,王安石一边倒地支持王韶。真是同为“王”家人,不说两家话!
公元1070年十月,王安石升迁王韶为太子中允。
第二年八月,朝廷又特意设置“洮河安抚司”,让王韶主持。王韶走马上任,由一名进士出身的文官,正式成为边关的军事主官。
当时朝廷对谋划攻取河湟地区议论纷纷,唯独王安石慧眼识珠,力排众议,认定王韶可任大事,既让他主持军事,又将边关和少数民族进行贸易,招募人员开垦耕地等事宜,全部委任王韶办理。
王韶能够成功吗?答案是:王安石信任王韶,王韶更没有辜负王安石!
因古渭寨(甘肃陇西)地接青唐(青海西宁)、武胜军(甘肃临洮),王韶将“洮河安抚司”衙门设在古渭寨。并积极开展双边贸易,同时派人刺探军情,准备收复河湟地区。
经过一段时间细致周密的侦查和刺探,王韶对河湟地区的吐蕃及羌人等少数的情况有了彻底的了解。九月王韶胸有成竹地赶到大宋秦凤路治所秦州(甘肃天水),召集众将讨论进军方略。
当时在青唐、武胜一带的少数民族,有很多散落的吐蕃部落,最大一支,头领叫俞龙珂。俞龙珂部落有十二万之众,是个不容小觑的势力。但他和河湟地区的唃嘶啰后裔(董毡)政权并未合并,当然也是董毡拉拢的对象,同时渭源羌族和西夏国对俞龙珂也频频抛媚眼,俞龙珂成了香饽饽。
王韶决定先吃掉俞龙珂,“饽饽”很可口,但怎么吃?
部下提了各种作战方案,王韶均摇头否定。有部将忍耐不住,问道:“将军难道有更好的方案吗?”
王韶笑着微微颔首。部将又问:“将军有何良策?”
王韶徐徐道出两个字:“劝降!”
部将们都心中一惊:劝降?谁去劝?怎么劝?凭一张嘴巴,想要一外族部落归降,无异于与虎谋皮!这差使成功了“效益”当然不可估量,但风险性极高啊!再大的功劳,没有了脑袋,怎么享受?去不得!几乎每个人都这样忖度。
王韶心中雪亮,眼光凌厉地扫了一圈后,突然露出笑容,轻松地道:“这个差使我亲自去!”此言一出,众将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原来,王韶经过仔细调研,分析俞龙珂有归附的可能,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决策,这说明王韶不但有谋略,而且有胆略。
第二天,王韶冒着巨大风险,仅带着少数护卫前去谈判。吐蕃民族一贯崇尚武力,对英雄十分敬仰,见王韶孤身犯险,俞龙珂万分敬佩,热情接待。
王韶真诚地和俞龙珂分析了归附的利弊,从白天一直谈到晚上,且留宿在俞龙珂帐内,这也说明王韶的谈判技巧也不是盖的。在王韶明晓利害之后,俞龙珂终于认清形式,第二天让本部落一些重要首领先行跟随王韶东进入大宋境内,不久俞龙珂率属下十二万人全部归顺宋朝。王韶不费一兵一卒立下大功,收复大量领土和人员。
俞龙珂归顺大宋后,朝廷下诏封赏,俞龙珂上表谢恩,同时上疏道:“我平生敬佩包中丞是国家的忠臣,恳请陛下赐姓'包氏'!”
当时有些宰辅大臣们不乐意了,大宋朝的“国姓”是赵,外族内附,赐姓都是赐“国姓”,哪有赐大臣姓氏的道理?你不按套路出牌啊?这不是扫大宋皇帝的脸面吗?
好在赵顼胸怀宽广,知道这些外族部落性情耿直,没有花花肠子,于是顺水推舟,赐俞龙珂名为包顺。
佐料: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卷十五,对《宋史》记载的王韶“尝游陕西,采访边事,遂诣阙上书”提出了质疑。
洪迈说自己偶尔看到《晁以道.与熙河钱经略书》,文中记载:熙河一带,是宣徽南院使曹玮舍弃不筑城之地,其后夏竦好大喜功,想在此筑城,但他是否考虑到了韩琦、范仲淹的观点吗?此后,有位叫王韶的官员,在阳翟(河南禹州)游览时,无意中看到了《夏英公神道碑》(注:夏竦葬阳翟),碑中载有攻取熙河以抵御西夏的想法,于是王韶将它抄下来写成《平戎策》,献给当时的宰相韩琦。韩琦认为王韶既幼稚又狂妄,没有理睬他。
洪迈的意思,好像是王韶窃取了夏竦的方略,但后面洪迈又说,自己在编写史书时,没有看到类似的记载,《夏英公神道碑》是王珪所写,碑文中提到过夏竦向朝廷献十策,但这十策的具体内容没有细述,因此洪迈对晁以道的说法也不能肯定。
对此,我们选择相信正史,似乎更加妥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