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沙的春天☞欢欢喜喜过大年★第10集♥正月初二,回娘家

第十五部


第21集
总第621集

5521

辛丑银牛年正月初二,公元2021年2月13日,星期六。


第6周。


今天早上,起得早,4:55就醒了,5:06分起了床。

开始看书,学习,每天还要坚持写一、二万字的。


拟写了一篇新闻《把根扎在群众中去》,并放在了美篇上。

首先让镇人大辛主任过目,然后再请村领导把关,然后外播。


中午,侄女们都到了,前来给母亲躲年。


本来计划去小马营舅家走亲戚的,前年有病没出门,去年遭遇疫情,皆没去成的。

母亲听了我的打算时,劝阻了我,她说小娟丈夫不在了,两个女儿和外甥都去了,你是个表伯父,也都大了,那么多小孩儿跑到你跟前,你又拿不出钱来,是很尬尴的,所以说换个日子去吧!

所以便在家了。


按说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我与孩子们应该在老婆的率领下去她娘家☞盐店庄的。

其一是她们那里是初二回过娘家,初三还得回一次,去给先世的亲人们上上坟,所以在去了几年初二回娘家之后,孩子们也都陆续长大,也有的出嫁娶媳了,导致不得不把回娘的日子调到了初三。

其二是孩子的舅舅在马营村落了户,年龄也是渐老了,来回跑,也顾不上,便把岳母也接到马营村去团聚了。

其三是晚辈的增多,队伍的庞大,不得不调整了。

固此,回娘家的路调整为所有人先到马营集合☞去盐店上坟和拜年☞再返回马营家中就餐!


下午时,天突然阴了起来。

4点钟时,又下起了一阵小雨,做小诗一首:

《初二喜逢春雨》

初二春霖来,红梅悄然绽。

鹂鸣雀儿跃,拳曲酒花开。


今天,幺妹也没来。

她家的外甥在南方公园里弄了个生意(骑马娱乐),过春节忙得很,所以她在厂子里一放假,来看过母亲之后,全家都赴南方去做生意去了。

这事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五哥家,当年他找借口让我用3.5万元入股他弄的格林湾公园娱乐项目(碰碰车、海盗船等),计划干8年的,结果5年就回来了,我的3.5万元的资金股,亏损的只剩下3000元。这是什么原因呢?东厂的随兵,詹店和杜村的都没回来呀?真奇怪的。听闻,这种生意还在盈利,偏偏为什么他们就失败了呢?

我外甥弄了个小火车和马,一年收入至少三四十万,为什么他们就经营不成呢?

难说啊!









5522

回娘家的路


大年初一,没告诉父母就偷偷回娘家,老妈看到我们被惊到了。

将近五百公里的路程,走走停停,终于在日落之前回到了家。

这一路,眼睛忍不住一直盯着导航,看着导航上数学变得越来越小,心里就越发激动。但当显示还有一分钟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心情却有些紧张起来。

也许,古人所说的“近乡情怯”,就是这样子的吧。

初一,路上的车不多,不像初二那么拥堵,但是走走停停,服务区休息了几次,回到家时已是傍晚时分。

母亲刚从菜园子摘菜回来,看到我们很是惊喜,因为二十九那天晚上还跟她视频说今年不回了,因为出市区比较麻烦,还要跟学校报备填表做核酸检测之类的。

可是,那天视频挂断之后,心里很是煎熬,尤其是母亲那失落的表情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心里堵得难受,失眠了整整一晚上。先生见我如此烦躁,就说:想回就回吧,不然看你这样,在这里呆着心都不安。要是回的话,你就收拾好东西,我负责把你们安全送到家。

怎么能不想回呢?两年没见了,母亲肯定很想念我们,如果这次不回,要等到暑假了啊,还要再忍受半年的时间!

思来想去决定了:回!

于是,大年三十边忙活准备年夜饭边发信息给孩子老师,然后好填表格,连夜收拾行李。

这次回来,没有跟母亲讲,想要给她个惊喜,果然,她见到我们开心极了,宠溺地看着两个孩子,不住地说:哇,都长这么高了呢……两个孩子很是想念外婆,看到外婆亲热地打招呼,还说:外婆,我好想你啊,我都两年没见你了!

此刻,赶路的疲惫,晕车的不适,全部都被温情所覆盖。回到家,心安定了,连上火的症状都消失了,果然,都是心里因素在作祟呀。

岁月如此美好,生养我的和我生养的此刻都在我身边,幸福,有时候真的就是这么简单呢。


5523

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


初一一大早,刚刚吃过早饭,就看到七爷爷家门口来了客人。

原来是本家一个老姑家的孙子永永,看他一只手提着东西很不方便,我赶紧迎上去接过他手里东西。

父母结婚很多年没有生育,就抱养了一个女孩。后来女孩五六岁时,母亲竟然就有了身孕,一家人喜不自胜,视若掌上明珠。

如果就这么简单快乐的过着小日子,也是一种幸福,然而人生就是这么无常,一场灾难发生了。

永永爷爷平时没事,捡拾塑料瓶,废铜烂铁换几个零花钱。懂事的永永看在眼里,放学没事也帮爷爷顺便捡垃圾。

七八岁那年,永用去庄稼地里玩,正值天旱,村里人忙着浇水。不知道谁在浇水接电线时留了一段铜丝挂在电线杆边。

永永看到那段铜线,想着可以带回去给爷爷,就去拉铜线,结果被带电的铜线打了。当时伤势严重,强大的电流击穿了胳膊,为了保命,只能选择截肢。

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也无可奈何。治病花了不少钱,供电局给赔偿了一部分,却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七八岁的小孩子,已经有了小小的自尊心。看着自己短了半截的胳膊,自卑像细细的绳子,缓慢的勒住了幼小的心灵。学习成绩也逐渐下滑,在家人的开导下,磕磕绊绊的上完了初中就辍学了。

家人无奈,只能选择让孩子学习技术,永永选择了学习修理电器。每天跟着老师学,回家自己琢磨,终于是学有所成。于是回家开了个小修理铺,也算是有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了吧!

人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这句话果然说中了永永。他的父亲又被查出得了病,而且还是很不好的病。具体什么病我也不知道,只听家里人说,腹腔打开准备手术,发现做不成又缝合。采用保守疗法慢慢治,只是越治越重,拖拖拉拉一年多撒手人寰了。

留下一个未出嫁的姐姐和永永,还有身体瘦弱的母亲。还好姐姐有工作,时长接济家里。

永永眼看也二十五六了,重体力活干不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修理的电器什么的也并不多。一个大小伙子整天无所事事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后来,永永了解到许多人那种小电商,就是目前比较火的社群电商。刚开始还犹犹豫豫,不知道行不行,毕竟我们这个地方是偏僻的小村。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运营,永永服务态度很好,又加上永永做事认真负责。乡亲们也都愿意在他代理的平台买产品,他又接连代理了其他几个平台,生意就越做越好了。

这真的是应了一句话,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啊!只要你愿意努力,无论人生遭遇

了什么,无论你落入怎样的境地,总会有希望的阳光照亮前方的路。

电视里正在播放一个节目,一头小牛生下来死了母亲。牧民们经常照顾他,但是他也经常遭遇其他牛的欺负。又一次被攻击的遍体鳞伤。可怜的小牛哀嚎着躺在草地上。牧民们发现后只好单独把他留出来照顾。伤好以后,给它的耳朵上挂上标示牌,告诉所有人这是一头“放生牛”。

所谓“放生牛”,就是不能买卖,不能杀戮,只能任其自由生长,直到自己自然死亡。上天自有好生之德,小牛的不幸成了另外一种幸运,谁说牛生不值得?

在国外,许多地方果园摘果子都会留下一少部分,给那些过冬缺少食物的鸟儿吃。

当人生遭遇不幸,当生命被剥夺某种权利,我们有的,就是努力改变,奋力向上爬,不能倒在跌倒的泥坑里滚动,要顽强的站起来,给生命向上的力。总有一天,你会把跟扎进深深的土壤里,吸收阳光雨露,汲取大地的养分,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让我们都拥有向上的力量,让生命绽放自己应有的精彩。


5524

正月初二,女儿回娘家


正月初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在大年初二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一大早,小两口便开始为走娘家的事儿精心准备着。女的拾掇得漂漂亮亮,男的穿得整整齐齐,孩子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媳妇往往再三嘱咐丈夫和孩子在说话、行为等方面一些应该注意的礼节,一切完毕才带着礼物高高兴兴直奔目的地。娘家人往往会站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闺女女婿一家人,笑纳礼物的同时有孩子的还要给一些压岁钱。

从婆家临走前,尤其是新媳妇,婆婆要包上一个红包袱,这包袱媳妇是不得打开看的。如果包袱里放上甜的东西,譬如甜点心,就说明婆婆对媳妇满意。

回娘家的闺女还要带上糖果和面条,糖果表示祝愿生活甜甜美美,面条是表示健康长寿的意思。

到了娘家见了爹娘之后,先给岳父岳母等老人们磕头拜年;虽然这时候老人们也谦让着说“算了吧,算了吧”,但还是挺高兴地接受这个磕头大礼。然后,女婿由岳父或者舅哥领着,到附近的本家或比较亲近的人家去给长辈拜年。闺女则自己到街坊邻居平常关系不错的人家拜年。

新人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过后,是一定要专程拜年的。春节当然是要在婆家过的,但正月初二就可以去娘家了。新媳妇回娘家,按照早先的规矩新女婿要给岳父母磕头,由岳父母给磕头钱。还要陪着丈夫去本家拜年的,所有的本家长辈、亲戚都要拜,俗称“磕头”,至于是否真正磕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从初二丈母娘家的第一顿开始,老丈人家族的亲戚会排着队的请吃,上席,喝酒,还要给压岁钱。拜一家,送一次礼,收一次小钱。长辈、亲戚都要给新郎一些小钱。回来接着去拜新郎的本家、亲戚,也是吃饭,送礼,收的小钱却是给新娘的。小两口新年往往收入颇丰。

最隆重的回娘家正是婚后第一次回娘家,这一次新姑爷登门,不亚于新媳妇出嫁。

结婚第一年,小两口一定要在初二回娘家。娘家那头隆重地称其为:待女婿(或叫待新亲)。这次回娘家,女婿比闺女位置要高得多,他是娘家的主宾。招待新女婿的酒席很有讲究,既然是请的新女婿,新女婿当然就得坐上席,陪同的必须是同辈或者是小辈,长辈一般不能在场。席间上菜也有一定的程序,一般是先上些点心、糖果之类的六种小吃(也有上八种的,分为四干四鲜),简单吃点就正式上菜开席。每上一道菜,都要新女婿先拿筷子吃第一口,他不动筷子,任何人都不能动这道菜。

初二这天中午,光吃菜可不行,还要喝酒,既然女婿是主角,喝酒自然是少不了的。为了不至于喝醉丢人现眼,女婿会带个代他喝酒的,此人能说会道,而且酒量极好。在酒场上,敬新女婿的酒多数由他们代喝了。

当酒席进行到一半时才能端上整鱼这道菜,可只要鱼上了桌,就会有一个端着空盘子的人来到新姑爷面前为厨子讨红包。送了红包后就轮/到小舅子或是侄子辈的年轻人“献”酒了,这时新姑爷就可以根据献酒的人随时决定是否需要掏红包,一般是只给与妻子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小孩就行了。

所有的菜上完以后,最后还要上糕点,这些糕点全是陪客带来的,是专门做的花样糕点。上的糕点也同样需要新女婿先吃,每个陪客带来的点心都要上一遍,来多少陪客,这糕点就要上多少道。每上一道糕点,就会有专人介绍这是哪家亲戚带来的,和女婿是什么关系。新女婿如果各种糕点都尝一个的话,估计肚子会撑圆了,所以他只是动一下筷子,夹一个放在自己的盘子里,就算尝过了。

这一次回娘家,不能回去太早。吃过饭要陪老人聊聊天,听听岳父母的教诲,并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然后再告辞回家。

是谁套住了新女婿的车子,满院子人哈哈大笑,这时新女婿才回过神来,原来“耍女婿”开始了。新女婿要发喜糖和香烟,请求人们解套。这要很费些口舌来讨价还价呢!客人、主人被逗得捧腹大笑,穿西装打领带的新女婿不敢怒也不敢言,还得赔着笑脸。如若不然,别人就会说这新女婿娃“不吃耍”(玩不起),让人瞧不起,以后就是来丈人家,村里人都懒得理。所以,新女婿无论如何也不能落下这“不吃耍”的名声。虽然现在“耍女婿”更多的是图热闹,但在我们农村,如果新女婿没人来耍,对主人家来说是很没面子的事。耍的人越多,则说明主人家为人不错,人品也好,主人家自然高兴。

新人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过后,以后过春节再回娘家,就没有这么多规矩和讲究了。


5525

春节的历史由来

春节由来已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数次变迁,才形成今日的春节。大家知道春节的历史由来吗?

春节在远古时代不叫春节。春节叫“岁首”,“年岁”,而“年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天皇时代以“岁”来表示“年”。

春节在夏商周时期,所定的日期也不一样。

夏朝的时候以一月为一年的初始,也就是所谓的正月,一月初一就是岁首;商朝取代夏朝后,改动了历法,一年的初始改成了十二月,十二月为正月,十二月初一就成了岁首;到了周朝时期,又提前了一个月,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一年的岁首又变成了十一月初一;到了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又进行了改动,一年的岁首又提前一个月,变成十月份。

可是秦王朝只是短暂的王朝,秦二世而亡,到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岁首继续沿用秦朝的历法。但到了汉武帝时期,觉得十月份过春节,未免有点早,不利于社会发展,就改到一月初一为“岁首”,正式确立春节的习俗,并一直沿用至今。

发展到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大臣们及老百姓辛苦一年了,应该放松放松一下,将春节放7天假,让官员们回家过年,吃好喝好玩好。到了宋朝,逐渐形成了鞭炮来庆祝新年到来。明清时代,春节的一些习俗形成,庆祝的方式也愈来愈丰富多彩。

关于春节的传说,众说纷云,有好几种说法。有万历创年说、有民间传说。其中有一种传说,据说,在古代有一种怪兽叫作“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她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这个传说,后来演变成春节放鞭炮的习俗,来驱逐旧年的恶运,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就是“辞旧迎新”。春节的习俗还有“贴春联”、“拜年”、“逛庙会”、“派利是、发红包”、“祭祖”等。不同的民族会有所差异。

春节俗称“过年”,大家年年过年,却不知这“年”怎么来的?其实这个“过年”据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过“春节”却只有107年。

在1911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担任民国临时大总统。但没过多久,孙中山被迫退位,被袁世凯窃夺革命胜利果实,就任大总统。这个“春节”的确立还是袁世凯定的,我们知道日历有阴历与阳历之分,孙中山确立了“元旦”为阳历新的一年开始,袁世凯也试图沿用孙中山的这一历法,颁布政令叫全国人民过阳历新年,但当时全国人民不过阳历新年。

实在没办法了,在1913年7月,时任北京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其中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但袁大总统只规定“春节”为全国性节日,在1914年正式实施,才把“春节”给定下来。这样算下来,只有107年的历史。

在国民党统治期间,“春节”也曾一度废除过,但终究抵不过民众的抗议,因为这“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不能丢。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开全国政治第一次协商会议,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春节”。

春节的由来历史悠久,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变。春节也是中华民族一个最重要节日,它赋予“辞旧迎新”、承载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期望。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回娘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