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今晚的共读活动,这两天我仔细阅读了《教师的使命》第三辑。我喜欢听张老师讲故事,不管是别人的故事还是他自己的故事,不管是好的经验分享故事,还是一些陷阱提醒,都很有启发意义。
张老师的言说,能够广泛传播,跟他的一些更原始的、条理性的总结是很有关系的。比如他的"教师的15条微革命",比如他《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一书中一些建议。这些言语都比较精炼,加上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适合广泛传播。
在这本书中,这样的金句也可以挑出不少:
我们要不断地成为自己,最后才能成为一个更像样的人。——P188
你只要走的是正道,就会遇到支持你的贵人;只要你走正道,就总会遇到同道之人。——P171-172
不要纸上谈兵,不要仅仅坐而论道,不要一心想着构建体系,构建体系让学者做吧,我们老师就一起从可改变的地方开始改变吧。——P170
我们需要坚守这样做的信念,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学业发展,教育中最难的恰恰在于每一个人,在于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这是教育最大的挑战。
今天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教师教学水平的低下,而是教师需要更专业的帮助学生,成全学生发展的意识与素养。
——P169
……
这样的句子在书中很多。这些言说,结合自己的教育生活,仔细思考都能引出一串文字。
读完这一辑,我特别摘录了一段话: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管如何评估,对我们教师而言,最重要的仍然是——你要成为一个建设者,从一切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让一切回到自我,让自己变成一个革新者,变成可以推动教育的力量。这个自己可能就大于教育本身了;这个自己也可能大于学校了。我们是用一种民间的立场、草根的情怀,以田野作业的方式在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另外一个立场是,我们不那么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我们更在意的是,我们是如何自我评估与自我发展的。——P158
张文质老师在"我的教育退守之路"中谈到他的三个退守,其中一个是"退到个人"。我觉得上面这一段话,是对退到个人的一种更深的思考。退到个人,其实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有一块著名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也许我们平时思考问题,我们平时做事,真的是本末倒置了。有大环境的改善固然是好的,但大环境我们很少有人能够去改变,如果心中装的是改变大环境,那你可能会越来越无力,这种无力感会让你自我怀疑,让你感到沮丧,甚至放弃。
我们能否换个角度想,像张老师一样,退到个人。想大问题做小事情,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做一个建设者,革新者?
张老师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生命成长》一文中提到他用"我们都是四小人",来描述我们的工作常态:整天跟"小人"打交道,一天到晚在做小事情,只对一小部分人有影响,并有一点点小成就的人。
我们能做的并不多,我们能改变的并不多。但只要我们始终让自己成为一个建设者,革新者,坚持做好一些小事,先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影响别人。每个微环境的改善,都有可能带来大环境的松动,进而改变大环境。不断地成为自己,成为一个更像样的人,想想蝴蝶效应,相信自己,对教育充满热情,对自己保有信心,对于教育心存美好。相信教育终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