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谬误指的是当人们尝试找出自己或者他人行为的原因时,并不能总是准确地反应现实情况,容易产生错误和偏见。
在《社会动物》中,Ellot Aronson把这种状态称为归因偏差 其中一种就是:我们倾向于把对方的行为归因于性格和内心,而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为环境,这也叫“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对于“迟到”的看法。对于自己的迟到,我们总是很容易找到原因为自己的失误辩解:今天闹钟没电了、路上堵车了、在路上突然发现忘带文件折回去拿、电梯出故障了等一系列环境因素。而要是对于那些没有好感的同事和下属,我们通常喜欢“以小见大”:你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责任感和上进心的人,没救了。甚至会使用语言暴力说出“你总是。。。。。。”这样的话
不得不说,人的本性就是“全能自恋和极度偏执”,为了维护内心自洽,我们会为自己辩护,为了契合别人在我们脑子里面的印象,容易断章取义造成误判。在归因的时候,真相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
如何归因,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解读事实的方式和角度,从而影响我们认知决定的行动,很多时候,我们错了而不自知,这才是最可怕的。
幸存者原理:二战期间,美国统计学家沃德教授在研究如何降低战机被击落的概率问题。
他的研究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地方,而飞机员的座舱和飞机的尾部则是被击中最少的部分。
可是当时的航空条件,飞机的加厚部分太多,笨重不灵活;太少的话一中弹就容易坠机。
所以只能局部加厚战机。当时,指挥官认为既然机翼上的弹孔多,那我们就给机翼加厚钢板吧。 而沃德教授从统计的观点来看,多次被击中机翼的战机,但依然能够返航,说明这个部分相对不重要;而座舱和飞机的尾部发动机处中弹少,不是因为中弹的概率小,而是一旦这些部位中弹之后实际上回不来。
还有个类似的例子:某顾客去网购“降落伞”的时候,一开始很好奇其中有家店铺好评很少,却没有一个差评。后来细思极恐,真相是可能是有些买家没有机会给差评了。
由此可见,成功学不科学也不可学,我们总是乐衷于去听成功企业家的讲座,百万级公司的老板去听千万级老板的讲座,千万级公司的老板听上亿公司老板的创业心得。
可为啥菲尔普斯是游泳冠军,他的教练也游不过他,可是菲尔普斯却愿意听从教练的指导。 事实很有可能是成功的企业(个人)有所成就的原因都类似:抓住了历史性机遇、优良的管理、坚持了道德底线、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犯致命的错误等等。而当他们去演讲的时候,会着重讲解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和道理,因为这些都是曾经遇到的重大的难题和瓶颈以及栽过跟头的地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感情亲疏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熟悉的故事就是“智子疑邻”了。
《军师联盟》中,曹丕和郭照出去郊游打猎,路上遇到大学士崔琰被教训一通:“曾听说周文王不敢以打猎为乐……袁绍公子放纵,游玩作乐,天下仁义之士皆不肯效力,最终偌大家族衰败灭亡,如今您父亲外出讨伐并州,作为世子,您应该遵循正道,心系百姓,思虑治国。。”当时曹丕立马表面认错,当崔琰上轿离开之时,说了一句话“您说的都对,可是您是子建(曹植)的岳父”
后来司马懿得知,力劝曹丕说“崔琰是当世之大儒,说的话肯定是为了您好,而不会为了子建公子的利益来打压您的气势。”曹丕听后,立即把打猎的用具全烧了。
了解我们归因的常见思维误区,就是为避免“犯错不自知”的本能,更进一步地逼近真相,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