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这个段子相比大家都很熟悉,手机带了方便,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切都变的那么快,注意力随时会被分散,看似每个人都很忙,其实一有闲功夫,空虚还是会席卷而来,焦虑也会趁机而入。
那么在这样的时代,在外界纷纷扰扰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关注自身,关注内在,关注你自己,是一件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情。
打开手机看看,有多少无用的APP,在消磨我们时间,抖音,快手,各种短视频,头条新闻,各种资讯,根据我们的喜好,在分割着我们的注意力。
这些是非看不可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合理的控制使用时间或者说是直接把它卸载,对自制力极差的人来说不见得是件坏事。
那么我们的时间应该花在哪里呢?要花在能够产出价值的地方或者说是能让你觉得自己实现价值的地方。
其实这就提到了学习,学习需要付出精力,付出时间,付出思考,需要总结,需要复盘,能够每日精进,日拱一卒的事情上去。
越来越觉得,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那是时间开出的花朵。能不能成功,可能在一开始就注定了,那些微小的习惯,那些爱思考,有韧劲,不怕挫折,抗压能力强,这些小小的品质,在一开始就已经预示着,在时间的复利下,会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三岁看老”古语说的好,有阅历的老师,在看一个学生是不是一颗好苗苗的时候,大抵也是从细微处着眼的吧。时间经年累月,一步步证实着这个道理。鲤鱼跳龙门,他不是寒门逆袭,而是正主归位。
人生已经步入中年,在跌跌撞撞的旅途中,才慢慢明白了一些浅显的道理,这些道理大道至简,却需要你花费大半辈子去揣摩,甚至一辈子去揣摩,去实践,去得出你的人生感悟。
想起堂哥嫂子,上学的时候,就是调皮的孩子,不学习,不做作业,爱顶撞父母和老师,可二十多年后,面对自己的孩子,又开始苦口婆心的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报补习班,这是一个轮回。
有些道理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等我们懂得的时候却已经不再年轻。
那么如何去早早的领悟那些道理呢,我觉得有两条路。
1.去阅读,去读书
为什么要提倡读书呢?因为我们不可能穷尽一生去看很多东西,我们不会像演员一样,有机会体验不同的人生,我们也不可能像很多遨游世界的人一样,看遍整个世界,那些无法直接直接体验的世界,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获得。
读书是为了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获得更多的认知和提升自己的境界。多读书,读进去,从知道到做到,从认知到实践,读进去,收获了,那么你真的可能脱胎换骨。
也许你要问?我们读书读得还少吗?我们从义务教育阶段到本科毕业,到研究生毕业,或说我们小半辈子都在读书?
可实际上那只是你被动的在输入,是在功利性目的的影响下去应付考试,应付毕业了。试问,有多少人,毕业后在没有老师的要求下,在没有考试的逼迫下,认认真真的去读过一些书?
我们要做的是读书去塑造我们的三观,去提升我们的认知,去开拓更为宽广的精神世界,这是读书可以带给我们的,在没有任何奴役下,可以去自由选择的事情。
曾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买书不贵花不了多少钱,看书却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我也想说的是,不要把买来的书束之高阁了,拂去上面的灰,开始阅读吧。
2、去写作、去发声
写作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个自由表达的时代,写作并不是要求大家去当作家,而是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只有发声才会发生。
你什么声音都不发那么什么也不会留下。
不要担心自己写的文章稚嫩,谁都是从小白一步步走过来的。有天赋很重要,但没有天赋,一步步坚持也很重要。
勤能补拙是真理。龟兔赛跑有韵味。人生的路很长,谁能踏踏实实走到最后才是人生赢家。而不是一开始你跑的有多快。
回看你的人生,你会发现,上学的时候的好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次次考第一也不意味着什么?人生是场接力赛,保持好自己的体力,定好自己的步调,允许向前就可以。不要一开始,就耗尽了所有体力,那么半道丢下的可能就是你。
人生应该早一点领悟很多道理,你20岁就能明白,要比你30岁明白,要受益的多。毕竟10年的实操量的积累也是很显著的。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实是现在。十年前没有种,也不要后悔,一切还来得及。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