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坦:安也!形声字,从土旦声。坦原意为土地平坦而行步安舒,如《广雅》:“坦坦,平也。”又如《易》:“道坦坦。”
坦后延伸为心安、宽舒。如“坦然自若。”也指直爽、无隐瞒。如“坦白”、“坦城。”
坦也指敞开,如“袒胸露乳”。又如杜甫的《江亭》:“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荡:原义为弄光、理清,如“荡平”、“倾家荡产”等。后延伸为“摇晃”等意,如:“动荡”,“荡秋千”等。
荡也指宽广、平坦,如“浩荡”。也指浅水湖泊,如“芦苇荡”等。
长:《说文》以为“从兀从匕(化),亡(亾)声”。今人多不从此解,认为长是象形字,像“长发”。
长的繁体字“長”和发的繁体字“髪”是同源字,由于古人不轻易剪发,所以用头发表示长久之长(cháng)。长的原义就是“长久”。
然此字构形又与老字同作拄杖形,其本义也有可能是年长(zhǎng)或长(zhǎng)老。
现“长” (cháng)多指指空间或时间的距离大。如《诗·齐风·猗嗟》:“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又如 《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又如《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长也引申为常常。如《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如陶潜《归去来辞》:门虽设而长关。李商隐诗:风云长为护储胥。
又从本义引申为年长(zhǎng)。如《国语·晋语四》:“齐侯长矣。” 又如《论语·先进》:“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长又引申为长老,师长。《诗·大雅·皇矣》:“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又从本义引申为生长。《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长也指久也。如《诗·商颂》:濬哲维商,长发其祥。《老子·道德经》: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长也指大也。《世说新语补》:愿乗长风,破万里浪。
长也指善也。《晋书·乐广传》: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唐书·韩琬传》:文艺优长。
戚:象形字。甲骨文“戚”字像边缘带齿状装饰的斧钺,商代金文也是如此。
《礼记》载:“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意思是拿着红色的盾、玉制的戚跳舞。可见这是一种比一般斧钺更华丽的戚,是作为一种高规格的礼器使用的。
《大雅》曰:干戈戚扬。毛传云:戚,斧也。扬,钺也。依毛传戚小于戉,扬乃得戉名。《左传》:戚钺秬鬯,文公受之。戚钺亦分二物,许则浑言之耳。
《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戚延伸指忧伤、忧愁,李清照的《声声慢》:“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戚也指亲戚,如《吕氏春秋》:“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君子胸襟开阔、乐观豁达。小人心胸狭窄,患得患失,常感不安!”
孔子道出了君子与小人在胸怀和心态上的典型差别,有见识、有道德修养的君子重情重义,乐观大方,把得与失看得很淡,所以活得坦然。小人却相反。
小人做事往往违背道德、良心,所以常常心里不安,害怕遭报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小人气质。君子还是小人,很容易辨认。
钱穆先生曾点评本文道:“读者常以此反省,可以进德。”本文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常常提醒自己!
小人王世充的一生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建江都、挖运河、东征西讨,过度消耗民力国力,百姓怨声载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紧接着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军阀也开始造反。
天下大乱之际,君子小人纷纷上场,都想出人头地,于是群雄并起,各展身手,中原逐鹿。
有个西域析支(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胡人,姓支,一头卷毛,他父亲支收(汴州长史)随老娘改嫁到王家,所以改姓了王。他叫王世充,这人善于察言观色,奉承讨好。
隋炀帝大业年间,王世充负责修建江都宫,为隋炀帝搜罗美女,寻找珍宝,深得隋炀帝欢心,于是不断地被提拔,扶摇直上。
615年,炀帝被突厥人围在雁门,王世充率军援助,蓬头垢面,几十天不脱盔甲,睡在草丛里,失态地大哭。
炀帝脱险后,更加器重他了,亲自倒酒给他喝,后来成为隋军洛阳的总指挥。
王世充是个典型的出尔反尔、心胸狭窄的小人,他曾率领隋军江淮劲旅,攻打吴郡的刘元进(响应杨素之子杨玄感而起兵,今杭州人)农民军,刘元进被杀,但余部败后复聚,死灰复燃。
王世充选了个黄道吉日,请上大批人,亲自到通玄寺大佛前焚香发誓:投降者全部免死。刘元进部下听说,全部投降,不到一个月,吴郡平定。
大局一定,王世充把投降的三万多人,全部活埋了。
徐文远(太学博士,曾是汉王杨谅之师)是王世充的老师,也是李密(西魏名将李弼玄孙,曾是杨玄感军师、瓦岗军领袖)的老师。李、王大战,洛阳战火连天,徐文远出城找吃的,让李密的部下逮住了。
李密请老师上座,好吃好喝还请教问题,徐文远高高坐着,讲大道理。后来王世充打败李密,徐文远一看到王世充,急急忙忙先行礼下拜,颤颤巍巍地说话。
别人问了你见了李密端个老师的架子,怎么见了王世充,那么谦虚恭敬?徐老师笑了:李密是真君子,容得下傲慢的师长,王世充是真小人,是容不下故人的。
618年三月,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被叛臣宇文化及(鲜卑族,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勒死,接着宇文化及带着好几万装备精良的隋军骁果军也回到洛阳。
洛阳的隋军拥立杨广的孙子杨侗为帝,招降李密让他去打宇文化及,王世充容不下李密,除掉了招安派,大权独揽。
李密苦战多日,打败宇文化及。心胸狭小的王世充来了个“黄雀在后”,抓住李密兵将疲惫的大好时机,率精兵出击,要和立了大功的李密决战。
王世充请了一个巫师做法,说周公旦托梦给他,一定会保佑王世充大胜。大家信心满满,纷纷请战,于是精选步兵两万,骑兵二千出击。
恰巧这时的瓦岗军内讧,李密杀了大将翟让(曾任法曹,因犯法当斩,被黄君汉释放,在今河南安阳市滑县瓦岗寨聚众反隋),人心不安。
就在战事处于胶着状态时,王世充事先准备了一个很像李密的人,反绑着牵到阵前,手下大声喊叫:“李密被活捉在此!”士兵们高呼万岁。
乱哄哄的战场上,李密部队正被冲的七零八落,听到呐喊声都信以为真,登时大溃。
王世充率军乘胜追击,一路接连拿下洛口、金墉、虎牢关,打得李密狼狈溃逃,从此一蹶不振,只好投奔李渊(北魏名将李虎之孙,唐朝开国皇帝)去了。
王世充打败李密,瓦岗军的名将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等都被他收编,一时兵强马壮,威风八面。
有一次,程咬金(济州东阿县人)对秦叔宝(山东济南人)说:“王世充器量小,又喜欢胡说八道,不是拨乱反正的真英雄。”秦叔宝深有同感。
没多久王世充进攻唐军,两军阵前,秦程二人率十余骑向唐军驰行百来步,下马向王世充拜道:“我们受王公的大恩,本来要报效的;但您太猜忌,又喜欢听谗言,不是我们托身之处,从今不能服侍您了,就此别过。”王世充眼睁睁看着他俩扬长而去。
接着,他又担心裴仁基(隋朝将领,后投降李密,今山西永济市人)、裴行俭等父子几个太厉害,只怕他们不安分,搞得老裴家兄弟父子要谋反,后事泄被杀。
罗士信(隋末名将,后投降李密,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人)刚投降,王世充对他非常好,同吃同住。可后来瓦岗的叛徒邴元真(隋军逃兵,后投靠翟让,又背叛李密,致李密被俘)来了,王世充对他一样好,罗士信内心不愿与叛徒为伍,很不高兴。
王世充只相信自己王家人,任人唯亲,常常因小失大。他侄儿想要罗士信的好马,罗士信不肯给,王世充抢来给侄儿。
这样的猛将,怎么吃的消这种侮辱?后来,罗士信被派去打唐军的谷州,率领自己的上千人马,投奔唐军。
手下一批超级猛将,就这样让王世充自己搞散了。
不久,时任太尉的王世充,动起了当皇帝的念头。一个道士进献了一张图,画着一个人拿着竹竿赶羊,并说:“干一,合在一起就是‘王’字,隋帝姓杨,王在羊后,太尉必将代替隋朝为皇帝。”
王世充大笑:“这是上天的旨意哟。”然后逼杨侗“禅位”。并信誓旦旦地说:“等天下太平了,一定把皇位归还给你。”王世充登基,国号“郑”。
仅仅两个月后,公元619年六月,王世充派他的侄子王仁则(电影《少林寺》中的大反派)到杨侗家,赐上毒酒……
杨侗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杨侗说让我见一下我的母亲行吗?王仁则没答应。杨侗以布为席,焚好香拜佛,说下了最为沉痛的祈祷词:“愿自今以往,不复生帝王家!”
喝下他们带来的毒酒,却又死不了,王仁则再用锦帛勒死了他。
王世充迷信占卜巫术。平常他在脖子上挂着个小锦囊,里面装着各种令符,很神秘的样子,装成个是上天眷顾的真英雄。
王世充平时鬼话连篇,在朝堂上又喜欢唠唠叨叨,半天不明白他要说什么。有见识的将军谋臣都讨厌他。
620年七月,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唐军来势凶猛,王世充坚守洛阳,屡屡吃败战,城内共出现十三次叛乱,都让王世充给镇压下去。
战事非常激烈,有一次乱战,王世充手下大将单雄信(瓦岗军将领,后随王世充降唐,被杀,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看到李世民,拍马挺枪直冲上去,被唐军大将尉迟恭(鲜卑族,唐开国功臣,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半道截住,一枪把他捅下马来。
渐渐王世充顶不住,只好向另一大势力窦建德(农民起义领袖,今河北省故城县人)求援。没想到窦建德的二十万大军早已被李世民的几千玄甲军摧毁。窦建德被俘(后被押往长安处死)。
大势已去。城上王世充,城下窦建德,互相哭成一团,无奈,王世充率领二千多文武到李世民军门投降。
王世充被押到长安,李渊历数他的罪过,王世充说:“我是罪该万死,但秦王(李世民)许诺不杀我。”
李渊把他发配到蜀地,还没出发,来了一行人,自称有旨,王世充出来,被这批人乱刀砍死。
为首的叫独孤修德,父亲独孤机死于王世充之手,矫诏杀了他,是为父亲报仇。隋末乱世群雄之一王世充的人生到此结束。
王世充一生阴险狡诈,心胸狭窄,迷信鬼神,做事患得患失,无容人之量,注定难有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