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讲到育儿是场马拉松,起跑线有两条,一条是父母肩膀,另外一条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规律。
你可能会问了,既然是马拉松,有起跑线,那就一定有终点线,那终点线是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起跑线有两条,终点线也有两条:
一条是基本的生存能力;
一条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一、育儿的终点线是生存能力;
Brunette smiling woman performs a concept of the
育儿的终点线首先是帮助我们获得生存能力,我们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是基础,而要获得这些东西,我们需要有赚钱的能力,而想要获得赚儿的能力,学习知识是基础。
然而,近几年来,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几年前,有一位叫玲玲的成都女孩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本科,但是她的父亲却拒绝了她的申请,理由是玲玲的父亲认为读大学是个失败的投资,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并且他还给玲玲算了一笔账,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肯定需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开始打工,四年至少可以赚8万,这样一来一回就是1万。这16万可以拿去投资个房子做首付,或者直接开个店做生意也能赚钱,可是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一个工作每个月就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赚回16万,非常不划算。
玲玲爸爸的这种思想不在少数,据统计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加大,学费逐年攀升,高考人数已连续5年下降,在一些农村学校,放弃高考的学生高达三成。
我对这种思想是非常担忧的,要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古往今来都是最正确的思想。
没有上大学的在肯定也有成功的,但是他的比例是远远低于上过大学的人,而且那些没有上大学的人在成功后没有不坚持坚持学习的。
例如,我们知道华人首富李嘉诚小学毕业,但是自识字起,他没有哪一天不读书,工作后,他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回到家后,还要就着油灯苦读到深夜,有时经常会忘记时间,以至于想到睡觉时,已到了上班的时间。
他说:” 没有知识成就不了大业“。
浙江大学120年校庆时发布了一组数据,浙江大学毕业的校友执掌着近140家上市公司,另外300多位浙大系创业家正活跃在全国各地,不仅仅是浙江大学如此,其它名校的数据也一样漂亮。
所以我们不要被读书无用论误导,耽误孩子。
学习知识是获得生存能力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孩子好好学习,让孩子用知识认知世界,服务于这个世界,获得生存能力。
那学什么呢?
我认为至少语数外三科得学好,这是一切学科的基础,然后再搭配个性化的教育,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10年来完成。
现在很多的父母都是80、90后,80、90后的父母成长在填鸭式的教育环境中,深受其苦,当自己成为父母后,他们希望他们的孩子不要受这种苦,加之欧美的教育理念甚行,所以,现在的父母大多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快乐学习就好。
我想说的是,快乐学习是不存在的。
因为学习本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学习需要思考,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喜欢思考,因为思考需要脑力,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所以学习的过程中是很难快乐的,但是结果可以是快乐的。
所以,不要被快乐教育误导,想要让孩子顺利抵达终点线,你需要在这10年的有效期里引导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
二、育儿的终点线是获取幸福的能力;
运行在海滩上的情侣
实际上我认为育儿的最终的终点线应该是获得幸福的能力,因为我认为获得幸福是一个人一生最美的状态。
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呢?
答案是有良好关系的人,这种关系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社会关系等。
哈佛大学开展了一次史上对成人发展研究最长的一次研究:从1938年开始,至今75年间,他们跟踪记录了724位男性,从少年到老年,年复一年地询问和记载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发现: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更快乐和健康,那些与家庭、朋友、团体有更多社会联系的人会更开心、身体更健康、寿命也更长。
所以,你在育儿这场马拉松中不仅要帮助孩子获得生存能力,还要帮助孩子获取幸福的能力。
育儿是场马拉松,起跑线有两条,终点线也有两条,孩子从父母的肩膀上出发,父母依照孩子的发展规律引导孩子开始长跑,跑到孩子可以独立生活,追求幸福的终点为止,这就是父母的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你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建立一套知识体系,因为育儿是个复杂的工程。
我是芳sir,致力于用科学的方法搭建一套育儿体系,如果您觉得我的分享有用,请帮忙点赞转发,关注我,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