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关于清明的诗,那清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在古代清明往往会定在春分之后的十五天,农历往往是在三月份,这个时间点的气候和适合游玩,另一方面这时是到了暮春之初,有一种伤春的感觉,有一种美好的东西即将逝去的哀伤感,但又是刚刚开始的暮春,天气尚好,这就会呈现乐和悲两种不同的情感,乐是因为我们还在享受,悲是因为这个享受的时间不长了。所以在清明节古代人经常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出去游玩踏青,第二件事是哀伤已经逝去的美好的东西,或者追悼或者祭祀自己的先祖,这就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传统由来。
杜牧的这首诗里描写的景象,可以看到是在下雨,下雨的时候多半心情也不太好,路上的是行人而不是游人,可见不是游玩的而只是赶路的,杜牧此时孤身赶路,是一个漂泊的孤独游子。人在难过的时候一方面想找个地方休息,另一方面就是借酒消愁,此时作者想坐下来歇歇脚喝喝酒,抚平一下内心的伤痛和寂寞,回答的人设很讲究,很巧妙,他问的不是饱经风霜的行人而是一个天真烂漫的牧童,牧童的形象往往是快乐的,纯真的,无邪的,牧童并没有感受到诗人的寂寞和孤独,他远远的指向了附近的一个村庄,一个开满了杏花的村庄,杏花开在农历的三月,而此时也是科举的时间,所以杏花也被视为及第之花,是一个幸运的象征,另一方面杏花又可形容美丽青春的少女,所以杏花村是一个明亮的、开心的、幸福的意象,这也是牧童的眼中的杏花村,他没有成人那么多的孤独与愁苦,这个牧童可能代表着诗人未来的希望这个杏花村也许是诗人通往幸福的村庄,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在表达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杜牧藏在《清明》中的幸福意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4月3日,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唐史学会、汾酒集团联合举办的“纪念杜牧创作《清明》诗1193周年暨2018年春季...
-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